查看原文
其他

【树英成长】开始怀念申请季——魏兰(南加大全奖)

2016-02-02 ShuyingAcademy

还记得前些天刚刚得知魏兰拿到USC全奖的offer时,为了第一时间传达这个喜讯,在微信上各种催她要照片,按照要求拍offer的特写镜头,虽然隔着屏幕却依然强烈地感受到那份激动和喜悦;还记得去年11月的宣讲会上,刚刚递交完EA\ED申请的她,用那特有的细声细语却快而有力地分享着她的申请故事,话语间这个女孩儿超出年龄的逻辑和思考方式让小编印象深刻;还记得小编在树英刚刚得知她就是那个带着优异的标化成绩,对自己的申请目标有着非常高要求的魏兰时,对她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所有的疑惑和好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得清晰明了,在为数不多而又简短的相处之后,对于魏兰的认识也变得立体鲜明。而所有的这些也许就包含在了今天这篇树英成长中,想要认识她?就从这一篇起...




读了那么多树英成长之后,有没有也跟着一起成长了呢?


换句话说,我们看别人在压力中挣扎,听别人在挑战中进勇的时候,是不是也读到了自己?想起自己一遍遍改文书主题的那些夜晚?忆起自己藏在电脑屏幕后面盯着梦校网站的那段时光?那个收到好消息的激动片刻有没有也突然跃入你的脑子里?那种在字里行间一遍一遍寻找“恭喜”字样的慌张和绝望有没有再次席卷而来?然后以一种平静的心态,你平静地读着同样的故事,平静地回忆自己焦灼的申请季,平静地望向和树英阳光房里一样温和的阳光,平静地把几个月以来一切的五味杂陈都融化在一潭静水中。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安心,淡淡的满足。


这种心情就好像是几个月之前,我坐在大姐和老板送我回家的顺风车上,听着老板说你这耶鲁文章的第六个主题似乎还是不够好,听着大姐说你可以试着放松心态别着急慢慢写,然后我看着窗外上海的夜景,看着LED灯点亮的穹幕,告诉自己“没关系,下一篇,重新开始”。的确,这个申请季结束了,下一篇,再接着开始。




我记得刚来到树英,我就开始长痘。那是上海特别难得的一个干燥的秋天,我这个哈尔滨女孩略微化了下妆打扮了一下,约了四五个留学机构,准备开始打探上海这个城市。在这之前,我固执地一心想自己去做申请,直到舅妈带我见了中介的老师我才意识到自己能力和经验的局限,决定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找一个最聪明最有灵气的团队。很庆幸,遇见了树英。“我记得那天刚出树英的门,我就打电话给妈妈说,要不就这里吧”。这是WUSTL女神树英成长中的一句话,也是那天我经历的完美映射。和DTR聊完了半个小时之后,我就发微信给了下一家要见面的留学机构推掉了之后的见面。在心里我对自己说,“就是这里了吧,应该不会有更好的了”。


江宁路的早上浸了生煎包的味道,2号线倒7号线要走过很拥挤的一段地下通道,地铁关上门我就能在倒影中看到自己灵魂出窍的样子。我经常盯着这个自己,企图去追问自己的内心,企图在这不到十分钟的凝视中找到那些可以回答文书问题的真实答案,然后缓慢地走过空旷的肇嘉浜路,让这些答案在宁静中一点一点沉淀,直到我走到19楼那个小厅里。在这段写文书的日子里,我好像翻出了十七年的所有的陈年旧账。重大的、琐碎的、我愿意展示的、我不愿提及的。文字帮我把这些故事都抖落给大姐、DTR、K、Joe、和棒棒的Gene,他们毫无怨言地听我诉说,再帮我构思到底该怎么诉说这些故事,才能在招生官心里引起共鸣。大姐每一次读我的文章都会一词不落地读完,停顿整整五分钟,然后分享她对于结构、语言和内容的独到见解;DTR总坐在那个沙发上靠着那个有点脏的熊,一边读一边摇头皱眉,“唔,宝贝,你试试把开头段改成有画面感的描写”,接着拿出一摞书,折起几篇范文所在页的页角;K改回来的文章满篇都是红字,一页的文章,她可以改回来四页,我就在深夜里看那些小红框里的留言,想象她如何没日没夜地坐在阳台上改这些文章。


其实是不算近的一段距离,可是每天我都会走过这一段路跑去树英,为了跟小伙伴们一起交流文章,听他们对我文书的意见,也可以尽我的全力把他们的文章变得更完美。就是这样,我也像大家一样,疲惫期开始之前,斗志昂扬地奋斗了几个月。我也曾在19楼的小厅里躲在电脑屏幕后面默默落过泪,也质疑过自己选择的这个EA学校是不是太不自量力,怀疑过我是不是真的对自己不够了解。我也曾因DTR的鼓励而重新拾起过希望,也曾经百折不挠地接受mentor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卉说过,因为圣母是她的真爱,让她改多少遍文章她都愿意。我对当时的梦校也是一样。


终于在换了8个话题改了16稿之后,10月25号的时候,我和雪婧坐在办公室里,一起提交梦校的申请。我把打印好了的材料捧在手里做第4遍终审,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最后失败也就是没有缘分了。这也许是申请季最标准的心态,我做好了所有,反而就不在乎结果了。所以在我心里,我一直都是赢家,哪怕收到拒信的那一刻。那一天大姐提前走了,晚上她在微信里给我留了一段言,是圣经内的一段话,若不是我手机丢了我一定要把它摘录在下面。也是在办公室里,我和雪婧抱头痛哭的那个场景。那天我刚被芝加哥大学延迟到正常申请一轮,我买了一根治愈力max的巧乐滋去找大姐了。印象里大姐就像沙滩一样,我和雪婧就在小办公室里,在大姐的陪伴下,从忍着,变成抱头痛哭,变成哭里带笑,变成乐观的笑,最后坐下安安心心地给招生官写love letter了。大姐等于一百万根巧克力冰淇淋!




得知我的南加大录取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事先也没有收到任何邮件。妈妈收到了一份标有南加大校徽的包裹也不知道是什么就来问我,我理所应当地以为是大学的宣传材料,没想到妈妈一打开照给我竟然是大写的“Certificate of Admission”。刹那间我有点懵了,据说和妈妈语音之后妈妈就开始哭,给姥姥打电话姥姥也在那边哭,爸爸也是。可能因为我比较悲观,一直调侃自己为失学儿童,家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就格外震惊。


就像是一朵花骨朵,我精心培养了她好几个月,给她找了最好的沃土,最棒的肥料,最准时地浇灌。我知道她一定会开的,可她却迟迟没有绽放的迹象。最后,当她开了的时候,我知道这是必然,却依然忍不住被她的美丽惊艳,依然忍不住奔走相告。


USC的纸质通知书外层是红色的夹子,打开左面便能看见里面正中央金黄的一行字:


“Welcome to the Trojan Family”——欢迎加入特洛伊家庭。


看到这句话,那些在南京西路288号27楼USC办公室里的回忆又好像一一回来了。在文婷姐和Alex姐的帮助下我培养了对USC直观且深刻的印象。我亲手筛出了“南加大写作中心展览艺术作品以激发作者灵感”的新闻,亲身经历了南加大全球会议,并感受到了学校对毕业校友的倾心投入,参与了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和Newsletter的编辑,熟记了USC红USC黄的色号。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特洛伊人。




在树英的经历好像每一个都可以写很长,因为在这里我感受了同学之间最纯粹的互帮互助,成长成了一个更完整的人。忘了是哪一天,坐在阳光房里,我突然蹦出一句“树英真的很好,老板和大姐真的真的很好”。坐在对面的雨葳也没觉得突兀,她说“是吧,我也真的这么觉得”。


我磨磨唧唧地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也磨磨唧唧听我说了这么多。一个申请文学系的女孩却在回忆一段时光,描述一些心情的时候,语塞了。一年之前听到过一句在当时我还无法理解的话——“开始怀念申请季”。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是不能再贴切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开始怀念了。也许是打开电脑的时候那个申请的文件夹,也许是哪个大学发给你的一封邮件,也许是高安路那家锅贴的香味,也许是DTR在朋友圈里发的关于17届的消息。


可是你又只是怀念。因为申请季的起起伏伏,噩梦和欢笑,你都不愿意重来一遍了,你愿意以老学姐的身份再迈过19楼那个玻璃门槛,你愿意向着远方无怨无悔地走去,你愿意相信命运最好的安排。


可是你又忍不住怀念。怀念那片绿色的藤蔓,怀念那缕窗帘都挡不住的阳光,怀念坐在桌子对面嗒嗒敲键盘的短发姑娘,怀念那盒塞到你书包里的姜汤红糖,怀念那个办公室离门最近永远站着办公的人儿,怀念那个坐在最里面你总要探头才可以看见的身影。


在压力里挣扎,在平静中接受,这就是成长,是在树英这个地方,最独特的成长。






2.28宣讲会预告



2月28日,树英将迎来一次课程方面的招生宣讲会,为大家带来TOEFL\SAT\ACT等标化考试的解析说明,尤其针对新版SAT以及ACT考试为大家解惑答疑。


届时也将邀请在SAT和ACT方面均有备考经验的魏兰同学同大家分享两者的异同及优势。对于SAT和ACT存在诸多疑惑无法做出选择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我们这次宣讲会哦!


28 /
Feb, 2016时间:下午2:00
地点:徐汇区肇嘉浜路768号2102


报名方式: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报名信息







树英线上分享会




从现在开始,考虑到更多不在上海无法参与我们的宣讲会、或是前来树英现场咨询的同学和家长,树英将推出全新线上宣讲。以微信群的方式,让更多对美国申请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与我们0距离交流。


课程咨询、申请规划、学长学姐分享,将更加便捷。


识别图中二维码扫码进群↓↓↓↓↓↓↓↓↓↓







更多树英成长故事




>>>>>树英成长


每年申请季,总有许多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树英er在申请这条路上付出的艰辛都会在拿到理想offer的那一刻变得圆满。而树英成长正是记录这一过程最好的载体,希望每一篇树英成长,都可以带来启发和影响。小编会为大家定期更新树英成长,而你也不用担心错过了之前的精彩故事,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2016的索引,方便查看。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潘文稚(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0到10|无到有》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华安(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Hark Upon the Gale》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李雨葳(Wellesley College)

—>《愿Wellesley的荣光归于你》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左琳(Duke University)

—>《申请季不言放弃》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杨雨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彭一帆(Tufts University)

—>《树英三年》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吴欣然(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没风你就使劲划桨》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郑睿(Rice University)

—>《一蓑烟雨任平生》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张书萌(New York University)

—>《分享一个Taylor Swift的BFF的小学妹的故事》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刘雨欣(Emory University)

—>《写作不安,读作不甘》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孙偌偲(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

—>《谢谢你还没放弃》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周奕炜(University of Rochester)

—>《回首萧瑟处,结庐在树英》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张馨予(Mount Holyoke College)

—>《所谓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