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民老爸“夏东海”跑去当制片人?!救场《人民的名义》却迎“开门红”→

跨界见真章 央视财经 2019-04-03

2004年,他凭借热播剧《家有儿女》中“夏东海”这个角色一炮而红,让“国民老爸”的形象深入人心。



经历了一阵作为演员的低潮期后,他又转型为在创作中有更多话语权的编剧、导演角色。直到2017年,他凭借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再次以制片人的身份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中。


他就是从演员跨界导演,而后再次跨界制片人的高亚麟。


3月30日,在即将播出的商业访谈节目《跨界见真章》第二季中,高亚麟做客现场,和主持人章艳一同畅谈他两次转型的跨界人生,深入剖析了他多年来观察到的国内影视产业现状。



高亚麟的第一次转型,是从演员转型导演。他告诉主持人章艳:“我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表演毕业后,分配到了空政话剧团,此后就跑了五年的龙套!没人找我演戏,当时想了想只剩考导演专业这一条路了。”


他坦言,转型的第一个原因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原因是自己生性不喜欢跟着别人“混”,更愿意作为导演统率剧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见了一堆“不靠谱”的导演,“觉得自己学一学可能比他们还行”。


从那个时候开始,高亚麟就已经慢慢发现国内影视行业的一些乱象,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完善、明星演员天价片酬、制片人手握资本却不懂专业等。


高亚麟对主持人章艳说:“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制片方给予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很完善,良莠不齐。比如说我是一个导演,创意是我的,结果给了一家公司,但他们可能随意地改来改去,在上面搭盘子,我就觉得这事特别荒唐。”



2015年,空政话剧团解散,高亚麟也面临转业退伍的局面,站在人生与事业的十字路口上,他也愈加渴望成为主导创作的操盘手。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现在的合伙人沈振,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开始属于自己的第二次转型,成为了一位制片人。



公司成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投资和制作,当时这部没有“明星”的作品曾遭遇大规模撤资,高亚麟毅然决定救场,从2000万增资至4000万。面对大概率“首战告赔”的风险,高亚麟安慰合伙人:“这戏肯定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本以为是赔本赚吆喝的战略投资,最终却让高亚麟和沈振迎来了创业公司的“开门红”。高亚麟作为制片人操盘的第一部作品就能脱颖而出,背后依靠的还是“专业”二字。


高亚麟告诉主持人章艳:“在我的价值体系里,不会因为某个演员去制作一部戏,我最先考量的一定是编剧想写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这个作品有没有意义和价值,又或者是因为一个导演想要去表达这个作品,我才会投。”



显然,“明星”是身为制片人的他最不看中的一个环节,他强调:明星是明星,好演员是好演员,“你可以当明星,但是你要会演戏。否则你拿着‘演员’片酬的时候,亏不亏心?”



所以,无论对投资剧本,还是选择演员,制片人都绝非是仅仅扮演一个投资人的角色。“他一定是懂行的人,他要来确定编剧、导演、演员,整个投资的规模、市场的规模,以及回报,这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制片人是非常重要的。”

但面对主持人章艳关于“制片人专业性”的发问,高亚麟也坦言自己还不够专业。


那么,转型制片人之后的高亚麟,如何一步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性?面对当下的影视产业环境,他又如何坚守自己的方式布局产业?


3月30日(周六)晚22:46,锁定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一起探索高亚麟的跨界人生。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喜欢



敢想?1小时,一款衣服卖了7万件!服装行业,究竟经历了什么?

“数字货币”也有山寨的了!比诈骗还“诈骗”,20天坑了7000万!

一代传奇宣布谢幕!再见,微笑的“姨父”…

昨天的头条,还是今天的头条 只不过情节完全反了...

油价,马上要涨!清明小长假自驾出行的,了解一下!

央视财经《跨界见真章》

本文编辑:张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