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米降价,每亩减收270元?著名种粮大户的这一招儿绝了,反而更赚钱了...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 2019-04-06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57岁的凌继和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的一位种粮大户,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种粮面积也由最初的9000亩增加到38000多亩。


但今年的春耕,凌继和也有新的烦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近几年,种地的各项生产成本上涨和粮价的连年下降。


凌继和说,这几年化肥、农药、种子、柴油和人工成本,这几项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让种粮整体成本上涨了20%以上。另一方面,大米价格最近两三年在下降,他大致算了一下,这一涨一跌,每亩要减少300多元收入,扣除目前国家对大米的补贴,每亩27元,每亩地也得减少大约270元。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种粮户 凌继和


凌继和介绍,光装满2500吨粮的粮仓,他就有6个,也就是15000吨,还有一个装有5000多吨粮的圆形仓。2018年的存粮还有2万多吨。


但现在粮食价格下降,优质稻的价格,从1.5元下降到1.25元,按照一亩地1000斤算,一亩地少收入250元,种地的百姓没有利润可言。与去年相比,凌继和的收入至少差了500万元—600万元。他非常担心自己库存的2万多吨稻谷丰收不增收。


凌继和的粮仓


怎么办呢?


江西种粮户凌继和的做法是,首先不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把两季稻改为种一季稻,尽量不种早稻,只种优质稻。这样做,产量虽然从每亩1600斤降到每亩1000斤,但大米经过深加工,做成米粉、年糕,经济效益反而提高了。


稻米


凌继和的第二招是适度调整种植结构:把38000多亩耕地,分为三部分,大部分地种水稻,5、6千亩改种经济价值高的油菜,通过绿色生态种植和深加工,让有机菜油卖出好价钱;另一部分种植其它经济粮食作物或者歇耕,改善提高土质。第三招,则是在农资上想办法降成本,特别是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上,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油菜田


凌继和说野草红花草,以及油菜地里收割后的油菜秸秆,这些都是很好的生物肥料,不仅可以降低40%左右的化肥成本,又生态环保,还能改善保护土壤。


2018年凌继和的公司,在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做到了每亩有70元的纯收入。当地政府部门也按高标准农田要求,新建了水泥灌溉沟渠。凌继和说,一条1500米的沟渠让他在2018年五十年不遇的干旱中,还能超产起到了很大作用。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出台新政策,基本解决了种粮大户春耕时节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水泥灌溉沟渠


而凌继和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种粮农民年龄普遍偏大。


刘和宾


为了留住年轻人,凌继和团队规定凡是到他们这里做农业的年轻人,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2万元;年收入主要有三笔,每月固定工资、年终增产增收奖和农机具外包服务,平均一对夫妻,年收入在15万元多。


现代农业运作模式


现在凌继和团队有6名“85后”“90后”年轻人。他们在机械化、大数字、智能化的现代农业运作模式下,正改变人们印象中那些肩扛手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地模式,年轻的新一代农民正成为一种有获得感、有体面的职业。凌继和计算,在他公司工作8年的员工,平均赚到126万元,他造就了上百个农民百万富翁。


半小时观察: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产粮大县奖补政策。


近年来,在部分粮食主产区,通过土地流转,耕地集中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些种粮大户,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针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政策,让他们少一些烦恼,多打粮食,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

完善扶持政策

确保粮食安全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喜欢



苏大强表情包刷屏后,出现了一个严肃问题!争议不小→


今日清明,少时难识清明意 如今满襟故人情


30+1+6...这是最让人悲伤的加法题  家国清明,共寄哀思


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上千亿投资来了!大拨游客也来了!这些城市火了,都是因为→



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本文编辑:吕亭洁

觉得好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