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散周知!
夏天,最恼人的声音莫过于蚊子的嗡鸣。被叮后,轻则红肿一片,重则可能传染疾病。你能解痒的手段,似乎就剩不停地挠。
然而“挠”除了让你更痒,还可能造成感染。
在所有动物里,蚊子对人类危害最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蚊子是人类第一大致命动物杀手。
蚊子身上携带多种细菌、病毒,被咬之后如果出现以下3种红痒之外的症状,就该及时就医。
有的症状要在两天后甚至两周才出现,如打寒战可能得了疟疾,关节疼可能是基孔肯雅热,嗜睡则可能感染了乙脑病毒。
蚊子叮咬后主要会传染4种疾病:
疟疾
它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和艾滋病、结核病一样的三大危险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人死于疟疾,在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传播该病。
登革热
致死率在15%~50%。主要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由白纹伊蚊,也就是常说的花蚊子来传播,且在6月~11月多发。
虽然在北方较少,但只要有蚊虫叮咬,就有得登革热的可能。
基孔肯雅热
这是一种外来病,初期症状跟登革热很像,但除了高烧有皮疹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关节疼痛,其对关节的伤害极大,几个小时就能让关节丧失功能,也是由白纹伊蚊传播。
乙脑
儿童是主要受害者,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由三带喙库蚊传播。
蚊子叮咬猎物时会释放唾液,其唾液主要成分是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便于吸食。
抗凝剂主要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注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组胺,让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血管通气性升高,局部长包、变痒。
但有些人被咬后红包会很明显,有些人却不明显,并且很快就能消失,这主要和抗凝剂的浓度以及人的体质有关。
被蚊子咬的包越挠越红肿,这是因为抓挠使皮肤里的感染物(蚊子唾液)扩散,引发更大面积的炎症免疫反应,若发生感染,后果更加严重。
如果难以忍受瘙痒,可以用香皂水、淡盐水、花露水、风油精等进行止痒,冰敷也能有效解痒。
蚊子活跃的高峰期大致在6月到9月,最适宜生存的温度为26℃到28℃。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活动,还具有趋化性,对某些化学物质有一定的趋向和忌避反应。
天气闷热或下雨前,湿度大、光线弱,人体分泌出的汗液和化学物质因闷热不能迅速挥发,这些条件对蚊虫都有诱集作用,让其“闻风”而来。
研究发现,蚊子在一天中有两个攻击高峰:清晨至上午9点和傍晚6点左右。
由于蚊子有趋光性,夏季天亮得早,而且外面比室内亮度强,所以蚊子会趁这个时间觅食。此时,可打开窗户把蚊子放出去。
日落前将家中门窗关好,防止开灯后蚊子飞入室内。蚊子最多的地方就是草地、树林和水边,一早一晚最好远离这些区域。
“
扩散周知!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本文编辑:吕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