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明不饿却总想吃东西?可能是情绪出bug了→

央视财经 2020-02-01

明明不饿
却总想吃点什么
心情不好
就想用大快朵颐解压
有时候莫名间
突然特别想吃某种食物。


生活中你或许有过以上经历,有人认为这是贪吃,或者和自制力太差有关。


实际上,这可能是“情绪”在干扰你,听听专家是怎么解释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主任

西南社区心理服务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汤永隆


情绪性进食是怎么产生的?


有调查研究发现:人们在无聊时,最常用来打发时间的事情就是吃东西。实际上,吃东西可能并不是因为肚子饿了,也许是“情绪”在刺激你的食欲。

这种情绪感受会影响饮食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东西的意愿、选择什么食物,还有进食的速度、伙伴和场所。

由饥饿以外的原因产生食欲,比如在情绪刺激下产生一种难以控制的吃东西冲动,且不是为了解决生理饥饿的现象,就被称作情绪性进食。


美国“健康线”网站曾刊文指出,长期压力大,会刺激脑部分泌可的松,抑制胰岛素的作用,让糖分无法吸收。养分不足的细胞会发出饥饿的讯号,使大脑想要摄取高碳水化合物。


但心理专家指出,并非所有情绪都能促进吃东西,譬如人在恐惧的时候一般吃不下东西。情绪性进食的“情绪”绝大多数时候指的是焦虑。区分恐惧与焦虑,主要是分清压力感。


  • 恐惧是说当下面临的极大压力,人的所有精力集中在应对压力事件,此时没有多余精力去吃东西,因此想吃东西的欲望会大大降低。


  • 焦虑则指未来发生的事情,人先预想会有哪些事情发生,因为应对能力不足,开始产生压力。


    此时人也需要大量的能量,就会产生想吃东西的欲望。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焦虑,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些人明明不饿却总想用吃东西来“填补”自己的空虚感。


情绪性饥饿VS生理性饥饿


既然人能被情绪干扰进食,那么如何分清是真饿还是假饿呢?美国“医学博士”网站指出,情绪性饥饿、生理性饥饿主要有以下5点区别:


1

出现状态

情绪饥饿来得突然,生理饥饿来得相对较慢。


2

食物选择

情绪饥饿时是想吃某种特定食物,比如巧克力、冰激凌,真饿的时候就会“饥不择食”。



3

忍耐度

情绪饥饿时会迫不及待地想吃,而生理饥饿是可以忍受的。


4

进食量

情绪性进食往往会停不住嘴,而生理饥饿时,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了。


5

进食感受

情绪性进食后会有一种罪恶感,正常进食则不会。

转发周知!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