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财经评论丨从14楼扔手机、电脑、水果刀!上海一男子获刑一年!法律为何这么判?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 2020-02-01

11月29日,上海市首例涉高空抛物刑事案件宣判。

被告人蒋某因家庭矛盾,在发泄不满时,将手机、平板电脑、水果刀等物从14楼高处扔出窗外,砸落在小区公共道路及三辆轿车上,造成4000多元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公共安全。


法院方面认定蒋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这也是最高法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意见后,上海首例相关案件。

❂ 新闻链接:
最高法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


(截图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官网)


《意见》指出,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重伤,依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未尽到义务,造成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坠落致使他人受到损害的,也要追究其侵权责任。


高空抛物,法律为何这么判?
头顶安全,还需补齐啥短板?

11月30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朝勇财经评论员胡颖廉做客演播室,进行深度解析。

高空抛物 法律为何这么判?

 王朝勇:《意见》明确了法律的适用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朝勇11月中旬最高法发布相关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法律的适用,包括涉及到各种情况对应的罪名,对抛物和坠物的区分,尤其是抛物往往都是故意的,坠物则可能涉及到过失,《意见》出台以后,能帮助以后案件判决更进一步量化和细分。咱们国家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上海法院这个判例,如果能成为最高法指导案例的话,对以后其他案件就能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胡颖廉:有警示意义也有启示意义


经评论员 胡颖廉:作为案件本身具有警示意义,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它更有一个启示意义在里面,就是对全社会的启示。法律是抽象的,是专业的。如何理解法律?需要有具体的案例让大家能够记住,城市在发展,高楼越来越多,高空抛物过去可能顶多是不文明的行为,现在法院用案例、用判例告诉你,这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这就会推动社会共识,让大家意识到其中的危害性。类似的情况也包括酒驾、醉驾,从开始的呼吁到后来入刑,最后让人们形成社会共识。


 王朝勇:不必就高空抛物坠物拟订专门法条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朝勇比如抢夺公交车司机的方向盘,也是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次是高空抛物,同样也是这样界定,将来也还有可能类似于以这种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目前分则的罪名一共469个,我个人认为已经够用了,关键是如何把它用好,司法应用如何能更准确,起到警示宣传的作用。

 胡颖廉:罪名并非越多越好


经评论员 胡颖廉:作为《刑法》我们追求它的统一性,尤其在目前法律体系下,罪名不是说越多越好,以后当然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形式出现。如果因为现在预见不到,每出现一种形式就要加一个新的罪名,整个《刑法》会非常繁琐和庞杂,所以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更少的法条或者罪名把不同情形列入其中,同时又确保法律制度的完善性。

头顶安全 还需补齐啥短板?
 
 王朝勇:责任认定依旧是最大难点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朝勇高空抛物,往往涉及到刑民交叉的问题,既有刑事,也有民事。根据新发布的《意见》,最好先找到直接责任者,涉及到刑事责任就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找不到,就涉及到侵权责任,涉及到《侵权责任法》;民事责任的区分就更多了,包括建筑物业主、物业,如果承租人涉及到租户,有没有过错?有没有法律规定?有没有约定?这里的责任认定,依旧是最大的难点。

 胡颖廉:要高度重视源头防范


经评论员 胡颖廉:面对高空抛物造成的悲剧,当然最好是不让它发生,所以源头防范尤其重要。如何从源头防范?我想有些配套制度可能可以跟上。举个例子,过去很多高楼喜欢在外立面贴瓷砖,看起来挺美观,但时间一长就会风化容易剥落,刮风下雨就会砸下来,这样的案例全国各地非常之多,到底问谁索赔?也没人有主观故意,可能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类似这种情况后来我们建筑标准就进行了修订,现在更多用的是轻薄、保暖、大块的外立面装饰材料,即便掉下来问题也不大。我想类似这样的从源头防范,可能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王朝勇:加大民事赔偿力度能更好起到警示作用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朝勇高空抛物坠物很多时候都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目前的《侵权责任法》往往用补偿的方式,也就是造成损失,填平就差不多了。但我认为应该加倍重罚,加大对民事赔偿的力度,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胡颖廉: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共责共享


经评论员 胡颖廉:在防范手段上,很多地方采取了装摄像头的方式,争议声也不少。很多人说如果这个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办?会不会带来新的社会矛盾?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又要很多成本。这里面要贯彻一个理念,公益和私益有一个权衡,社会治理既然是共同体,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必须要共责才能共享。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吴柏辰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