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尽的、没有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如今在农村的很多地方,太阳底下一片片光伏电站熠熠生辉,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向电网,而在光伏板下,绿色农业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
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面上有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电站,光伏板下的湖面就是天岗湖乡村民们养鱼的地方。这个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光伏板能遮挡阳光,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抑制藻类生长,为鱼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2018年,在征求了村民意见以后,最终决定由电站负责养鱼,每年补给村民每亩湖面1000元的租金。
这天,周金飞他们整整卖了十车鱼,拿到了1000元奖金。他现在不仅拿工资、领奖金,还有五险一金的待遇保障。工资、奖金、湖面租金,一年收入将近十万元。
这座光伏电站的几位电站员工,都是当地的村民。今年公司有了新规定,要求电站里的员工既要会养殖也要懂得电站的运维工作。
这样的要求对于周金飞他们这样文化不高的渔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但他们都很愿意努力学习,因为同时拥有两项技能以后,不仅工资会继续增加,还可以晋升到管理岗位,生活更有了奔头。刘达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三年前,听说家门口要建光伏电站,就立马回到了村里。刘达如今不但熟练掌握了电站的运维工作,还经常带着新人学习。未来,这个光伏电站电站还要建设一个科普馆,眼下,除了电站运维和养鱼,员工们很快还会再多一份收入。
刘达对这个未来的科普馆特别有兴趣。因为他曾经受邀在女儿的班级讲过一次关于光伏发电的科普知识,孩子们崇拜的眼神让他有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是在外务工时从来没有过的。
天岗湖乡的四个村落目前已经有五大光伏电站,四个村的户籍人员大约1000人左右,除去老年人和搬到县城居住的人外,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村民在电站工作。这座电站在2018年12月完成并网发电,按照补贴电价每度0.5元计算,一天就是40万元。并网至今,已经发电7.2亿度。
从西北荒漠到北方荒山,再到盐碱地和煤矿塌陷地,光伏发电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多,甚至村民自家的屋顶都成了小电站。小小光伏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光伏电站正在源源不断发挥着清洁能源的巨大力量。
【半小时观察】“光”之所向 “伏”射万家
“农光互补”产业模式,形成了“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周边能务工”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老百姓增收实实在在的“阳光银行”。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在全国发电量的占比依旧很低,国家能源局设定的目标是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到2025年达到16.5%左右。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非化石能源发电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每一缕阳光都不可辜负,它让“低碳”走入城乡的每个角落,也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频共振”。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