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年以后,你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科学家提出一个关键概念…

央视财经 2022-01-19

人工智能的行为主义流派、连接主义流派、符号主义流派,这些是啥?


看不懂就对了!

这是一期做给十年之后的《对话》。


毕竟1900年的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电子计算机,你一定听不懂;


2000年的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移动互联网,你也一定听不懂;


2010年的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元宇宙,你还是一定听不懂。


当然了,如果我们都懂了,还要科学家干什么?


因为他们,就是看未来的人。

 


这一期央视财经《对话》要谈到很多新奇的概念,也许你似曾相识,也许你从未听说,不要紧,也不必再猜,这三位“首席”将给你一场拉满科技感的对话: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滨兴

百度首席技术官 王海峰

爱立信中国首席技术官、爱立信东北亚研发中心总经理 彭俊江



01

人工智能会失控吗?



也许你听说过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也许你看过《终结者》《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对里面失控的机器记忆犹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规则来规范人工智能?有人说机器永远不会失控,这到底是我们杞人忧天,还是失控的一天已经近在眼前?

 

方滨兴院士显然是以安全为己任的科学家。


“比如人工智能强到了需要人和它正面对抗的时候,怎么办?机器人有动能,就有破坏力。那么这种人工智能,我们需要给它加一个‘保险箍’,所谓‘保险箍’就像保险丝那样可以烧断,像紧箍咒那样箍着它。在它失控的时候,这个‘保险箍’怎么能有作用?这是我特别想推动的事。”

02

现在看到的一切人工智能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也许你要说,失控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现在的人工智能,只能下下棋、识别图像、分辨语音……也许还有很多,但是,要想造出科幻电影中那种什么都能做、可以和人一样思考的机器人,还遥遥无期。


人工智能诞生之初,指的并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而是通用人工智能,像人脑一样运作,还能碾压你的智商。


但刘慈欣说,按照目前的计算机结构发展下去,永远产生不出真正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怎么看呢?

 

王海峰早就想到了这个方向,“人工智能现在基于大数据、大算力的深度学习方法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人脑并不是基于海量的大数据,而且能耗也不高。怎么样做出这种基于小数据、小算力、低能耗、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就是我们在探索的方向。”



数学家、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表示,现在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处理本质上是统计学,过度依赖经验总结,而不是来自内在的数学结构。


王海峰解释:“人工智能这几十年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两条路线,一个是数据驱动,一个是知识驱动。最近这些年的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的方法得到很好地融合。”


知识驱动就是不需要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而是更接近人脑的运作方式。方滨兴院士同样认为,这两个方向并不矛盾。


“当我们有足够算力的时候,我们觉得用统计效果可能比数学公式强,因为越简洁的公式你限制就越多,相当于用一个统一的行为模式去描述一个人。所以我们希望有丰富多彩,有更多的个性化。统计数据量足够大,个性化就能发现,可能更精准。但反过来,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解决,也可以不在乎数据有多少。”

03

未来基站居然能放到胶带上?



进入5G时代,甚至在幻想6G时代,我们看到的依然是路边大大小小的基站。未来会有一种神秘科技,让这些统统消失吗?

真的可能有。


彭俊江在现场拿出一个胶带,向大家解释说:“这个胶带相当于一个印刷电路,可以随时贴在家里,实现万物连接。比如在我们衣服上可以有一些传感器,你可以知道衣服的织料是什么,咖啡杯和水瓶子都可以有传感器,通过简单的印刷线路就可以实现,这是我们在大力探索的一个方向。但是,胶带基站可实现吗?它的发射、散热,它的各种技术怎么去解决?路非常漫长。”

4

计算机基础研究真的停滞了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基础科学停滞了,这句话广泛流传。


对计算机来说是这样吗?如果我们困在现在的基础理论里,是不是永远走不出来?

 

方滨兴院士用计算机历史上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


“非冯·诺伊曼结构真正实用化之后,不如传统计算机的效率高,所以它就得不到真实的应用,于是整个研究探索就基本上给灭掉了。大家对它不够宽容,不够等待。”

 

科学的每一次变革,都决定了人类每一次进步能走多远。


谈到未来,他们还有更多脑洞。


彭俊江畅想,可以改变食物的味道,比如吃的是萝卜,但结果是鸡腿味道。


王海峰憧憬,人类理解客观世界是各种感官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正在做跨模态的语义理解,让机器更接近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

以上,你看懂了多少?是否和小编一样一脸懵?


无论你我掌握多少科学知识,想象遥远的未来,永远都是一件开心的事。


就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猿人,从仰望星空开始,他们用起了工具,开始了真正的进化,向天上扔出一根骨头,下一刻就变成了太空飞船。想象未来,这是科学赋予你我的权利。

 

热烈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畅想!


别忘了,也许十年之后,它们就真的实现了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CCTV-2央视财经频道
12月11日星期六21:30
《对话》栏目
《首席科学家眼中的未来》



12月8日,首个国产新冠特效药正式获批上市!这款药药效如何?安全性高不高?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对话》栏目将邀请此款特效药的几方代表,包括研制药物的教授、生产药物的企业、药物临床试验的医院,还将现场连线钟南山院士,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关于国产新冠特效药,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快去评论区留言!你的疑问就可能被专家现场解答哦!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关注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疫情防控是否有影响?我国本土疫情形势如何?官方最新发布→


“涨”声一片!一棵西兰花卖到16元?!韩国食材价格暴涨!超市紧急从中国空运…


“美了”!一棵树“种”出大产业!年产值突破320亿元!带动超8万人就业→


紧急!民航局再发多个熔断指令,涉及这些航班→


低至8元!这项费用又降了!30省份已“官宣”→



来源:央视财经《对话》
监制:柯成韵
本文编辑:戴苑君


 关于国产新冠特效药,

你想了解什么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