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个!联合国称之为“奇迹”!看中国经验,惊艳全球→

央视财经 2022-10-15

非凡十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亮点纷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制作的五集专题片《中国大区域》今日播出第二集《瓣瓣同心》。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牵好“牛鼻子” 高水平疏解非首都功能

2016年,北京冬奥组委的入驻,唤醒了沉寂的首钢老厂区。随着冬奥的举办,如今这里已是北京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曾经的轧钢工人刘博强,如今已是国内少有的参与过冬奥的制冰师,和首钢园一起,完成了从“火”到“冰”的转型。

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曾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工业心脏”。在钢铁市场最繁盛的时期,仅首钢一家企业的利税额度就占到了全北京的四分之一。

进入21世纪,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队,首钢被整体搬移到225公里外的河北曹妃甸,结束了它近一个世纪来对这座城市的守望。

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疏解名单中,除了一般性制造业,还有这座城市里曾经遍布四处的区域性批发市场。

北京西二环的动物园地区,今天是众多“国家队”和“独角兽”企业争相落地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但至今北京人依然习惯性地称它为“动批”。曾经坐落在这里的动物园批发市场,是北方最大的服装纺织品批发集散地。2014年底,动物园批发市场的疏解工作正式启动。


北京市政府要为疏解的商户挑个好“婆家”,天津、河北也闻风而动,纷纷备好了诱人的“彩礼”。距离北京220公里之外的沧州,一位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看到了机会。  

尽管地处渤海之滨,但海洋并没有造福于这座城市。勤劳智慧的沧州人铸造出被称为“镇海吼”的铁狮,祈盼它守护着这座古城免受海啸侵袭,却无法阻止海水冲积造成大片的盐碱地。

这个以“苦海沿边”而闻名的城市,经济发展曾经常年位于河北省倒数的位置。沉寂多年的土地,无比渴望着被国家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尽管满心期待,但在随之而来的“抢人大战”中,名不见经传的沧州,无论区位优势还是产业基础,都不具备吸引力。在历史机遇的面前,沧州人拿出了他们的态度。

河北沧州东塑集团创始人 党委委员 于桂亭:商户刚来时免两年租金,甚至有的免三年租金;报销商户来时的高铁票费用、飞机票费用,一天就补了800万元。通过贴补,一定要让这棵“大树”重新“生根”,重新旺盛,而且长得比在北京更粗壮。

如今,这座位于沧州市高新区的明珠商贸城,每天早晨6点准时开市,迎接八方客商。

这栋规划面积140万平方米的巨型建筑,承接了来自北京“动批”、大红门等地的10000余名商户。

△北京疏解商户 刘桂田

区域经济规划的全新要求,让首都完成了自身的减负,让河北实现了质的飞跃。曾经“苦海沿边”的沧州,如今已经成为河北省最大规模集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服装产业集散地。

2022年上半年,累计12000多家服装批发商户、3000多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带动10万相关人口汇聚于此。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自身发展,盐碱地上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2021年沧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跃居河北省第三,占到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

国家战略的红利不仅滋养了沧州这片曾经贫苦的盐碱地,河北曹妃甸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承接平台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而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已经初现雏形。

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疏解出去,与此同时进行的,是“进京”产业的“门槛”不断提高。《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三次更新,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

2021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较2013年下降63.1%,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这个奇迹,是京津冀三地携手在华北大地上的雄浑落笔。

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

合力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我国首个跨省区市的全面改革试验区,京津两市打破了以往的行政辖区界限,园区实行两地的共管共建。从北京中关村派到这里工作的郑毅,亲历了中关村创新基因从北京到天津的“带土移植”。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2019年,管委会刀刃向内,进行法定机构改革,学习北京中关村的先进管理经验,取消行政编制、实行企业化管理。

路灯不亮、信号不好、垃圾桶不够用、停车位太少……事无巨细,企业都能找到反映和解决的渠道。园区不再是行政管理者,而是服务企业的法定机构,身份换了,运行的效果才会真正的改变。

以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如今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9000家,北京与天津、河北达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1760亿元。

改革效果怎么样,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京津冀区域内有1亿多人,对于老百姓来说,协同发展的恢宏意义不一定说得清楚,但对于跨区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公共服务,却是感同身受。

两条京张线连接两座冬奥之城

见证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奇迹 

河北崇礼,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塞北山城,如今因为北京冬奥而闻名遐迩。盛夏,火爆的“露营风”也吹到了这个冬奥小城。

崇礼,平均海拔1200米,全域森林覆盖率70%,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14微克,被认为是长江以北最好的生态区域之一。这里是环京津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绿色生态屏障,但同时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距离北京更近的赤城县,面临同样的两难困境。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所有地区的共同发展,一场消除环京津贫困带的战斗在太行山深处打响。要致富,先修路,从2016年开始,京张高铁、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延崇高速、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太行山高速6条进京快速通道陆续通车,缩短了京张两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山不再成为两地交流的阻隔。

高栅子村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的对口帮扶下,因地制宜,种起了架豆,并由农业农村部投资,建成了高栅子村架豆示范基地。延庆到崇礼高速的开通,更是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利润空间,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2019年5月5日,崇礼实现了脱贫摘帽。今天的崇礼,每4个当地人中就有1个端起了“冰雪、旅游饭碗”。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本文编辑:刘峥

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