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国签署了!中国代表团表态→
中国代表团:化石能源转型成为焦点问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化石能源转型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目前中方正在跟各个主要国家和集团进行密集磋商,希望找到一个正确的未来方向,反映正能量,而且又体现最大的包容性。
目前全球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降低了80%,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90%,这是中国开发可再生能源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全球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解振华:中国自身由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现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超过了煤电的装机容量,这是能源结构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们要继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后争取逐步来替代化石能源。另外中国跟中东产油国,我们要进一步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绿氢、绿氨、绿醇,我们要继续开展合作。
在本次大会上,116个国家签署《全球可再生能源及能效宣言》,提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22年的3倍,即装机超过110亿千瓦。
国内出口企业积极探索产品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互认。当前,国内相关产业推进碳足迹的进展如何?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在江苏苏州一家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我手中拿的就是一款即将销往欧洲的智能控制器,它刚刚完成了碳足迹的核查,拿到了江苏省首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的碳足迹证书。证书显示每个这样的产品的碳排放量在1.9千克左右。
位于苏州城区的一家出口型企业,刚刚建立了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首个计算碳足迹的产品是用于新能源汽车天窗的卷帘控制器,每年的产量在40万个左右。
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产品碳核算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从原材料开始,有专门的产品碳排放因子库,来核算出原材料的碳排放量,未来可以覆盖到其他各种产品。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电力能源环节的数据采集核算。
国家电网苏州供电公司碳足迹项目负责人 钱科军:这是一个用电采集终端,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厂区和重点设备等关键碳排放环节,安装了179个这样的用电采集终端和1个天然气表,可以实时计量企业生产和非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和能耗量。
除了汽车零部件企业外,在江苏,一些储能企业也在进行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来应对欧盟新电池法对于碳排放的新要求。
根据欧盟新电池法,将出口至欧盟的动力电池碳排放的核算要求扩展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要求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及披露体系,否则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碳关税来了 电力钢铁等行业须加快绿色转型
除了电池法之外,欧盟还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间仅需按季度报告相关信息,无需实际支付碳关税。自2026年1月1日起,进口欧盟的产品将被正式开始征收碳关税。中国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
从2026年1月1日起,进口欧盟的产品将被正式开始征收碳关税。从事电力、水泥、化肥、钢铁、铝和氢六个行业的中国企业直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合规新要求。这将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碳减排需求。
普华永道中国税收政策服务主管合伙人 马龙:我们应当更好地理解欧盟碳边境税相关的规则,因为现在的阶段属于过渡期,过渡期和正式生效的过程中,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多的机会去熟悉、去了解。
不少出口企业表示,已经开始制定减碳方案,具体量化每年的减排量,满足碳排放的总目标。同时推广应用采购绿电,加大节能改造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