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没那么简单!想生个"小猴子"要经历这三道坎...

2016-03-28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

       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16年1月 1日,国家进一步全面放开“二孩”,这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然而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生二孩”都会遇到不少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今年要生“猴宝宝”的准父母,在医院就遇到了挂号难、建档难、床位紧张这三道坎...


全面二孩遇上“猴宝宝”,床位紧张建档难,准妈妈们何处生产?


△凌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一楼大厅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队伍中的人们有的带着小板凳,有的带着水杯,还有的捧着一本书边看边等。排在前面的人告诉记者,医院七点半开始挂号,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两三个小时了。


这里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个时间过来排队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挂产科的号。因为根据规定,孕妇只有挂到号并通过检查、符合医院的要求以后,才能在医院建档。所谓的建档,其实就是孕妇在医院建立产检档案,这是为了方便医院对孕妇情况进行跟踪,并且只有在医院完成建档后,孕妇才能在这里产检和生产。


记者注意到,队伍里有很多都是准爸爸、准姥姥、准姥爷,由于产科一号难求,为了不让孕妇受累受冻,他们半夜就早早的过来排队了。

在排队的队伍中,还有的是夫妻两人一起过来,分头行动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怎么还一下来了两个人同时排队?

孕妇白燕:就怕挂不上号,去民航两次都没挂上号。


她叫白燕,现在已经怀孕三个月的时间了,之前跑了好几家医院,可至今没有建上档,心里很是着急。这次和丈夫汪虎来分头排队,希望胜算能够大一点。


△早上不到七点,大厅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七点半一到,5个挂号窗口就准时开始放号,排在前面的几位幸运的挂到了号。


但是,更多的人却等来了失望的消息:7点35分,距离放号才过了5分钟,上午产科的号就已经全部挂满。由于很多专家号已经在网上预约完毕,医院门诊量很大,接诊数量又有限,很多半夜过来排队的人都只能失望而归。


记者:您挂上号了吗?

孕妇家属:没有。

记者:他怎么说?

孕妇家属:他说没号。


这样排队挂号的阵势,就连一些生二胎的夫妇都表示从未经历过。

孕妇家属:明天早点,明天三点过来,然后争取站到第一个。


白燕今天运气不错,顺利挂上了号。但是按照程序,挂号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根据医院的接纳能力最终确定能不能在医院建上档。



△刚刚从分诊室出来的白燕靠在墙边站着,情绪显得有些低落。


白燕告诉记者,因为她的预产期在9月份,但是意愿10月份都已经建满了。

白燕的家住在朝阳区,之前跑了朝阳区的几家医院都没能挂上号,万般无奈之下才来通州碰碰运气,没想到这里同样紧张,预产期在10月31日以前的建档名额现在已经全部占满。



△白燕不死心,开始给之前没挂上号的民航医院打电话,但院方回复还是无法建档。


白燕:也检查不了,只能说建档才能检查对吗?

民航医院:对,因为我们的资源有限,我们只满足建档的人。

白燕本来想着,即使建不上档,也先找个医院先做产检,等生的时候再回老家,但现在看来这也行不通,夫妻俩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记者:光排队排过多少天了?

白燕丈夫:好多天了,每天早晨三、四点钟都起床就得来医院排队。奥运会那会儿怀孕3个月建档,8年了,8年以后的北京还这么难。真的,比以前还难呢。



△白燕和丈夫无奈地离开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他们只能再到别的医院去碰碰运气。


目前北京市有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这样的二级助产机构86家,除此之外还有43家三级助产机构。这些三级医院的行情又是怎样的呢?



△凌晨4:30分,北京妇产医院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一直从医院大楼门口排到了院门以外。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告诉记者,他们从头天晚上十一二点就开始等候在了这里。

凌晨五点,医院门诊大厅终于开放了,在寒风中站了一夜的人们纷纷进入大厅,距离挂号窗口开门还有两个小时,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


已经熬了一夜的人们站满了整个门诊大厅,他们都在焦急地等着今天挂号的结果。但是七点刚一过,排在特需门诊前的人们却等来了让人失望的消息:今天的产科专家号已经一个都没有了。排在前几名却空等了一夜的准妈妈们失望极了。


原来,由于当天主任、副主任级别的专家号已经在网上全部预约完毕,门诊量很大,无法再为现场门诊留出挂号的名额。排在前几名却空等了一夜的准妈妈们失望极了。

作为全国知名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门诊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0%。



△在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处,护士们都忙得口干舌燥,头也顾不上抬。


记者:您一天得建多少人的档?

护士:100多个吧。


这里的护士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在北京妇产医院,预产期在11月30日以内的建档名额已经全部占满。那么除了这些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产科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北京市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朝阳医院,在这里了解到,预产期在11月30日以前的建档名额也已全部占满。


前面我们看到,随着政策调整,加之猴年生育累积释放,北京市迎来了新一轮生育高峰,医院产科一号难求,建档成了最大的难题。巨大的生育压力也对北京各大医院的接诊救治能力提出了挑战。


生育高峰医务忙,分级诊疗、平台预警应对产房难求。



△早上八点,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产二科病房的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交接班。


刘亚非,是产二科的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的诊疗已经有28年了。交接班完毕之后,刘亚非开始查房。



△医院走廊上,刘亚非仔细询问着躺在加床上的产妇的状况。


刘亚非告诉记者,自从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以来,再加上很多产妇都想生个猴宝宝,从春节过后,产二科的病房就一直是满床。


由于产妇数量的增加,刘亚非的查房时间由原来的半个多小时延长到一个多小时。

查房结束之后,刘亚非又匆匆赶往门诊,今天白天她还要坐诊一天。一楼的6个诊室门前,每一个都排满了孕妇。



△在刘亚非的诊室里,旁边的小套间也排起了长队。


刘亚非告诉记者,就在春节之前,这个小房间还是检查室,现在已经腾出来变成了诊室。


北京市通州妇幼保健院产二科主任医师刘亚非:因为高峰,增加了医生,门诊的医生增加了。我们想了一个土办法,把帘拉上,这样把病人隔开。每个都是在屋里检查,这样更多的病人能够及时看上门诊。


记者:您这门诊量比以前增加了多少?

刘亚非:以前五六百,现在一千。

本来应该12点结束的门诊,刘亚非一直忙到了将近下午一点。



△匆忙回到办公室的刘亚非,终于喝到了今天的第一口水。


吃午饭的时间,刘亚非还不忘和护士询问着今天病房里孕产妇的情况。同事帮她打来的午饭也早已经凉了。


就在刘亚非匆匆吃完午饭,打算回门诊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坐在椅子上等待入院的产妇。刘亚非耐心地安抚着这名产妇,楼道的加床也已经住满了,对于病房如此紧张的状况,她也觉得很无奈。

记者:再进来病人怎么办啊?

刘亚非:只能排几个椅子,先让病人临时坐一下,然后尽快把床倒过来。其他的没有办法,就这点床。


下午一点半,顾不上休息的刘亚非急忙赶回了诊室,继续下午的坐诊。一直到傍晚六点零五分,她才结束了这一天的坐诊。一天下来,刘亚非接诊了91个病人。


刘亚非平时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就在上个星期,她才刚刚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但是她没有请过一天假。现在,忙活了一整天的刘亚非也还不能下班,今天她还要值一个通宵的夜班。


刘亚非:休息一个人,这个工作要加到别人身上,压力就比较大,所以我们工作都尽可能自己来完成。

晚上八点,医院急诊送来了一个胎盘早破的产妇,刘亚非迅速接诊。因为这名产妇接近高危的年龄,之前第一胎剖腹产,现在又出现胎盘早破,情况十分危急,产妇的丈夫焦急的在医院的走廊里等待着。刘亚非决定,马上终止妊娠,进行剖腹产手术。


晚上九点十分,手术正式开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分娩室外产妇的家人在焦急的等待着。



△手术在紧张的进行中,手术室内的刘亚非满头大汗。


半个小时后,随着男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顺利诞生了。

送走手术后的产妇,刘亚非还在产房继续忙活着。3月16号这一天,通州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达到30个左右,这比春节前至少增加了30%。



△为了尽可能的增加产床,打印机、办公桌都被搬到了走廊,助产士们也都在走廊上办公。



△产房内,忙碌的助产士们在走廊里不停地穿梭着,休息室里,还放着她们没来得及吃完的晚饭。


已经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的刘亚非还得继续在急诊室值夜班,虽然辛苦,但是她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够听到新生儿呱呱落地后响亮的哭声。

刘亚非:就孩子出来,哇一哭的时候,心里特别高兴。病人也安全了,孩子也安全的,那个时候不管是多苦、多累,当时就都忘了。


其实除了医护工作者,在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紧张忙碌着的还有中心供应室里的后勤工作人员,她们正在给产科手术时所用到的产包配备手术器具。

通州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李淑平:(春节后)我们明显工作量增加,一个是产包的数量增加,还有换药包明显增加,因为产后需要换药什么的。



△产包器械配备完毕之后,牛淑凤开始准备包装产包,一个上午一口气包了20个。


看得出,牛淑凤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动作精准、手法娴熟,并且每包一个产包都认真仔细的核实。

每一个产包加上各类器械和辅料等一共22件物品,缺少任何一件都有可能会给手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关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牛淑凤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从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半,牛淑凤一口气包了20个产包,这可能只够分娩室半天的使用量。

中午十一点半,是牛淑凤送产包的时间,她和同事推着无菌车,将消毒后的产包送到分娩室,今年已经50岁的牛淑凤走起路来连年轻人都跟不上。

通州妇幼保健院中心供应室工作人员牛淑凤:挺爱这个工作的,别看累,但是一到产房,一送包的时候,听到小孩的哭声特别高兴。

记者:为什么呢?

牛淑凤:又一个生命(诞生),怎么说,就是累点也愿意干。


作为一个专科医院,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一直以来在北京都是排名第三。副院长白忠霞告诉记者,自从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尤其是从猴年春节过后,不管是从建档量、接诊量,还是分娩量上,都达到通州妇幼保健院建院30多年来的最高峰值。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白中霞:二月份产科门诊的接诊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三月份一到十五号同期增长了75%。我们最高的一天要迎接五十个猴宝宝的降生。

目前,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有164张床位,1月份接生了625个新生儿,2月接生了745例,3月份,截至23日已经接生了807例。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床位使用率已经达到100%以上。


那么在北京,其他区县的二级甲等医院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随后又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不管是排队挂号建档的大厅还是产科门诊,到处都挤得水泄不通。


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乔晓林:我觉得人的密度,特别像春运的火车站一样。

产科主任乔晓琳告诉记者,从过了春节之后,医院里每天都是这幅景象。

每天下午两点,乔晓琳都要到产科的每个病区去了解一下当天床位的使用情况。



△原本是产前的病区的大病房,因为床位紧张,现在已经和产后合并在了一起。


在分娩室,朝阳妇幼保健院的助产士们紧张的忙碌着。护士长吴红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产房的分娩量也是每日递增,一天从11个增长到27个。


整个产房一共14个助产士,还要分白班和夜班倒班,分娩量提高了,但是人手并没有增加。助产士们只能加班加点,有的甚至两天才回一次家。

记者:在这很多助产士都是妈妈是吗?


朝阳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吴虹:对,我们基本上有一半,还有特别小的孩子。

记者:都管不上家里,这个想起来还是有点难受是吧

吴虹:是。



△谈到因工作而忽略陪伴的家人、孩子,护士长控制不住留下了泪水。


而作为全国知名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更是超负荷运转。

副院长王建东:我们产房六个分娩室,就是给予六个孕妇同时生产,那第七个来了以后就在床上待产。所以有一段,我们的助产士都在床上、平车接生。那平生数量也有限,那再来的孕妇怎么办?就在椅子上坐着。那椅子也有限,再来了孕妇怎么办?发生过的,因为为了促进宫缩,助产士跟孕妇说,你在产房溜达溜达。这些病人都要编号,所以床上的叫床一、床二、床三,车上的叫车一、车二、车三,椅子上的椅子一、椅子二、椅子三,溜达的叫溜达一、溜达二、溜达三,可以想象产房忙碌的情况。


北京妇产医院的产科自1959年建科以来一直是北京市分娩数量最多的产科,为了应对生育高峰,目前在产床、设备和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每月可以接纳建档的产妇增加到了1300多人,比去年增加了10%,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来提高接诊能力。


王建东说,为了方便白领,他们在5点到8点增设小夜门诊,从元旦开始开放,1月份接待了五百多位产科病人。

和北京妇产医院一样,朝阳妇幼保健院也想尽办法提高床位的周转率。

夏院长:首先要降低这个剖宫率,能自然分娩的我们不会给做剖腹产,这样就缩短她住院的天数上,提高床位的周转率。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城区之一,朝阳区的25家助产机构在春节过后的床位使用率都大幅提高。

朝阳区卫生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肖志锋:三级医院据了解,基本上都在100%以上,二级医院也是接近百分之百,个别也突破了百分之百。还有一些民营机构,这一块他们的利用率稍微低一些,但是比往年(增长了)50%到80%。


肖志峰告诉记者,目前,朝阳区卫生计划委员会正在实施和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以便缓解生育高峰的所带来的压力。由社区向网络内孕产机构的二级机构推荐,建档后根据产妇情况,是否属于高危、高龄进行分流到三级。

肖志锋:如果按照这种程序化,大家避免首诊都往三级去拥挤的话,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排队的现象。

2016年,北京预计迎来30万“猴宝宝”,分娩量创历史新高,而真正的生育高峰将在今年的六七月份开始呈现。


北京市卫生计划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我们要完善预警检测的平台,哪个三级机构、二级机构人员比较多了,就要亮红灯、亮黄灯,引导其他的怀孕的女性朋友到其他的二级机构,或者三级机构进行分娩。


为了完善预警监测平台,针对产科医护人员严重紧缺的问题,高小俊也告诉记者,一方面要想办法加大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投入和培养,另一方面也通过内部的管理和协调的办法,扩充产科医护人员的队伍,以便及时应对即将到来的生育高峰。



△病房里,医务人员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


高小俊:培养一个产科医生,包括一个产科护士,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周期。我们通过内部的挖潜,通过队伍的调整,通过我们内部的建设,让他们回归这个行业,我觉得这方面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记者:现在已经制定这方面的政策了?

高小俊:对。


半小时观察:破解产床难题需用“加减”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万对左右,他们大部分在城市居住,如果这部分人近几年内集中释放生育压力,势必造成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妇产科资源紧张的局面。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全面两孩遭遇“猴宝宝”,成为应对生育高峰的首轮压力。


       目前北京市一方面正在围绕分级、分流、分区域以减少“需方”,同时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增床、增人、增收入以增加“供方”,从两方面入手采取应急保障措施和制定长期保障政策,确保母婴安全,应对正在来临的生育高峰。

你会喜欢


▶【热点】 ▶上海迪士尼门票今开售!这些股票将备受追捧


▶【曝光】 ▶网购刷单群大"搬家" 换个马甲继续刷!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侯珍玛 王瑜)

本文编辑:李天路

今年,你家会添"猴宝宝"吗?↓↓↓欢迎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