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
· 编者按 ·
即将于今年9月下旬举办的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得到政府、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以展会高峰论坛的形式,聚焦当前热点话题:五个新城、城市更新、低碳革命、数字赋能,吸引了众多设计企业、建材企业、科技公司等各领域杰出代表积极参与,高峰论坛也将邀请到行业大咖就业内关注度较高的主题进行阐述。
在文化周举办之前,我们特地走访了知名企业代表,就相关主题进行一番解读。
沈立东
Shen Lidong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裁
采访:《建筑时报》吴真平
中国的城市已经进入存量为主的时代,城市更新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增长点。华建集团从现阶段城市更新的内涵不断丰富着手,通过理论探索和项目实践“两条腿”走路,在城市更新方面,形成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和案例总结。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认为,当前城市更新是之前的升级版,但城市更新是个永恒的话题,永远在路上。
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
——访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
Q
今年9月下旬,上海将首次举办国际建筑文化周,您对此次的文化周有何期待?
沈立东:我认为,在上海举办国际建筑文化周的整体氛围不错,上海这座城市深受建筑文化的熏陶,之前就举办过世界城市日、城市空间艺术季、设计之都等活动,这次的文化周,得到上海市的支持,说明政府层面也越来越关注建筑文化。我们也是此次文化周的支持单位。
我注意到,本次文化周有四大展区、五大主题。其中低碳主题最为关键。全球碳排放中,有52%是由建筑造成的,很大一部分是建材,还有建造、拆除、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
另一个主题,数字转型、数字赋能也非常重要。目前数字转型只是刚起步。对于建筑行业,怎么实现数字转型,不管是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到落地的实施管理,现在都碰到很多问题,许多内容要进一步深化。
此外,还有城市更新的主题,这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和艺术、文化紧密相关,也与老百姓的幸福感紧密相关。作为建筑师,我们对城市建设、建筑文化高度关注,并不断地创新研究。现阶段,上海市建筑学会举办国际建筑文化周,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虽然压力不少,因为上海的各类文化节、文化周较多,而学会希望呈现的是一场高质量的交流活动,所以邀请的重量级嘉宾非常关键,我很期待这次的文化周能顺利开展。
Q
城市更新的话题,无论在行业内还是社会层面一直保持很高的热度,那么现在谈城市更新,与五年前又有什么不同?
沈立东:城市更新,对建筑行业来说永恒的话题。城市总是在不断更新。五年前,甚至更早,我们谈城市更新,可能还没有系统性的理解。当初谁也没想到,上海会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因为建设用地负增长,新建建筑让建筑师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少,更多是更新项目。
就像一栋建筑是有寿命的,50年、60年、100年……,建筑使用也有期限,功能可能发生变,比如酒店变办公楼。现在谈城市更新,要从区域、单体建筑、室内空间等多个层面来理解。城市更新的工作思路早已发生转变。
首先是区域性。现在我们把城市更新提高到区域开发、区域更新层面。以前的城市更新,其实更多是既有建筑改造,有些会涉及到近现代保护建筑、文物建筑,现代建筑的更新又是另外一种思路。而现在谈的城市更新,区域改造是首位的,然后才是既有建筑改造。
第二,原来我们对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净零碳建筑等关注不够,甚至基本不谈。而现在这是城市更新的必备条件。城市更新需要的专业人员越来越丰富,原来只是规划、交通、建筑等传统领域,而现在有信息化布局、室内健康舒适、低碳绿色等领域的专家。
城市更新的工作思路已经完全改变。现在我们与业主、政府谈的城市更新,是一种集成概念,或者系统的概念,其整体框架越来越广泛,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建造方面有装配式的人才,还有金融领域的人才帮业主策划。城市更新,对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现在的城市更新是升级版,也许还不是最终版。可能之后的城市更新又会不同,更加关注人的健康、舒适、便利。
Q
随着城市更新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由此对建筑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建筑师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沈立东:我们身处城市更新第一线,我认为对建筑师的要求,会越来越系统化。从教育开始,大专院校在培养专业人士时,会更注重综合性。原来,建筑学院的专业笼统地分为规划、建筑、景观等,现在我们提倡的理念是“活到老、学到老”。就算一个人读到博士也只能学到一部分知识。学校里主要是教会“对的”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要加强研究,无论是建筑理论的还是建材研究的。真正有用的人才,需要在踏上社会工作的阶段不断丰富内涵,而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现在大学的专业也在变化,其中有成功的一面,也有瑕疵。
随着社会发展,行业的精细化程度越高,分工更明确。以前,我们谈城市更新,只是停留在形象思维,现在要看实质。比如,要去研究交通是否合理、区域规划是否合理、建筑是否健康,甚至无人驾驶时代的站点设置,我们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而且大多是专项的人才。
从企业发展角度,我们也一直在抓教育培训。企业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有些领域对我们的挑战很大,甚至我们不清楚该从哪里找人才。
城市更新的一些领域,我们可能现在还未涉及。比如气象学,以往我们做设计时只是根据历史数据推估,但实际上,建成一栋好的建筑,必须对气象学有充分的认识。又比如地质研究,中国古代选址建造,读《易经》,看风水,居住区大多沿江沿河分布;现在人的活动轨迹、居住位置是沿着交通线路分布。在无人驾驶时代来临后,人们可能会更关注建筑的健康、舒适。
我们希望,在10个领域配置10个专才,但这通常不现实,对我们也是考验。因为专才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只服务你一家,而设计院的企业文化更倾向于把人培养成复合型的人才。
另外,我在国外考察时发现,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有底层技术以及底层研究的支撑,能够实现从0到1。现在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加强城市的底层技术和研究。
Q
近年来,华建集团也积累了不少城市更新项目,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摸索到城市更新的门道?
沈立东:在城市更新的研究方面,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
其一,是加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城市更新成熟地区的成功案例。比如,城市更新涉及TOD概念,我国现在的TOD开发是借鉴英国、日本的案例。
在城市更新的理论学习中,我们经常看西方。为什么呢?国外是“一张蓝图干到底”,百年前的规划,现在还在实施。相比之下,我们的规划变化频率过快。有些领导认为,先有项目,后有规划。但对建设方、管理者来说,却是先有规划,再有项目。
不过,光有“拿来主义”不行,还要和中国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相结合。这种结合一开始都是理论层面的,思路很关键。我们现在的城市更新研究只是刚起步,通过校企合作,加上自己的科创团队不断研究新思路、新方法。
其二,在项目中实践中,也会积累下成功的案例。城市更新从单一建筑的改造到区域更新,已经开始挑战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举个例子,之前我们造建筑,红线是绝不能动,但现在通过区域性研究,有些红线可能会隐藏起来。尤其是地下城市开发,地下空间肯定要打通,而原来的红线是从地上到地下,不能逾越,红线之间就是市政部分,恰恰会出问题。由此,也对城市运维提出挑战:产权属谁,谁来管理,如果有安全隐患,日常维修怎么处理?如果这种案例最终成功实践,对于城市更新的发展是一大贡献。
Q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参与编写了《中国高密度核心区城市更新白皮书》,是否可视作一个阶段性成果?
沈立东:在城市更新领域,我们已经整理编写了一些导则、白皮书、规范、指导意见,并对一些项目案例进行总结,希望这些工作思路,能为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提供帮助。
无论是导则还是白皮书,出版后还要不断优化、完善。我们希望聚集全国战略伙伴,包括全国的院士、大师之力,不断提高城市更新的理论高度。这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
Q
您前面提到上海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哪些案例能否为全国提供样板?
沈立东: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就是典范,有了上海新天地的成功,才能推广到全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后,引发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建设潮。正在建设中的徐家汇体育公园,通过对体育场馆提升改造、地下空间开发、业态合理布局,重新打造了一个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市民活动空间。世博文化公园保留上海世博会原来的一些企业馆、国家馆,同时增加新建筑,如大歌剧院、马术谷、双子山,这些项目建成以后,我相信也会在国内其他城市推广。
对于项目的后期运维,我们也在关注。
同样在乌镇,东栅有烟火气,而西栅有管理公司运营更加有序,很难评价哪种模式更好。我认为,多模式运维是需要的,成功的不会只有一种模式,这也给城市更新发展带来很多方向。没有唯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对于老城的改造,我们已经形成许多理论。在项目实施中,我们现在特别强调了“设计总控”的理念,希望将自己打造成总策划师、总规划师、总设计师。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从项目接洽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政府要求的精细化程度,以及业主、投资方的市场化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思考,研究成功案例的合理性、理论点,并推广到其他地方。今后的项目可能会有多个业主、多个设计、多个建造方、多个运维方,从前期策划到最终交钥匙,需要有设计总控的团队,这样不仅在同政府、投资方沟通方面,还是确保项目功能完备、后期运维方面都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城市更新,是永恒的话题。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不断提升。
长按进入【“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官方小程序】
进行展会预约,了解更多资讯
来源:《建筑时报》吴真平
编辑:王梓潇
审核:范琳琳
SIACW2021
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
2021.9.23-9.29
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西对话,多向交流的平台,创造建筑理论设计和创新成果的高地,展现上海生动立体的形象,“文化之城,设计之都”的特质,同时成为培育人才和国民教育的基地。突出“数字赋能,低碳革命”的新时代使命,创造上海科技,上海标准,上海品牌,上海建筑质量的集中展示地。
MOR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