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冬奥 | 张利:让美好的日常在自然中发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建筑实践 Author AP Editorial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让美好的日常在自然中发生



<<<

张利

ZHANG Li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北京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设计师

北京赛区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总负责人

“冰玉环” ,与三大赛场连接 © THAD


01

北京2022冬奥会提出要贯彻落实“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北京冬奥组委会专门成立了可持续性工作领导小组并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请问为实现这一理念,设计团队采用了什么样的设计策略?


与往届冬奥会有所不同,本次北京冬奥会共有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这三个赛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延庆几乎是跨在我们常说的“胡焕庸线”上,而张家口居于“胡焕庸线”以西。在很长的历史范围内,“胡焕庸线”好像是一条无法撼动的边界,刻划了中国东西部区域间的贫富差距。


因此,本次北京冬奥会的选址实际上非常有战略意义,它跨越了发达和欠发达、平原和山区、传统意义上的国际都市和相对贫困地区,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的规划策略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


一是社会公平。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冬奥会涉及山区,自然就会把城市里的冰上赛区和山区的雪上赛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会带来城市资源向山区流动这样一种可能性。本次北京冬奥会还特意准备了两个山地赛区,一个在北京市里相对经济欠发达的延庆区,还有一个在京津冀范围内相对经济欠发达的张家口地区。在冬奥会的契机下,这些地区取得了相对过去而言非常迅速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以高铁(京张高铁和崇礼铁路)和高速(京礼高速)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的京礼高速(北京—崇礼)为了缩短行程时间,运用了很高的桥隧比。当人们驾车行驶在这条高速上时,会感觉到有大部分时间是穿行于桥梁和隧道中,这足以看到距离的缩短及其为山地带来发展的可能性。有了路,自然也就有了其他相应的基础设施,这也给以后的产业进驻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北京冬奥会赛区分布图 © THAD


二是自然环境,即因地制宜。从冬奥本身的规划上来讲,有时这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崇礼地区最低海拔大概有1,400m,最高海拔近2,000m。于是,我们只能利用那些坡度在15%以下的利于建设的地方,并在这些地方自然连成片以后,再沿着山谷进行分组团设计。所以张家口赛区大致分成了以高铁站和太子城遗址为中心的非竞赛组团,以及北面的云顶和东面的古杨树两个组团,这其实是由山地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具体的竞赛设施的选址上,我们也考虑了对山地的利用。比如古杨树组团里跳台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的选址,这片场地也被认为是上天赠予的“礼物”。因为这里有一个向东下降的山谷,落差大约130m,两边又略有植被和山体来防风,恰巧符合跳台滑雪对于场地的要求;对面正好有一个山谷,沿过去有一个南向的缓坡,同时还有一个堡坎,运动员朝北射击就不会有眩光的问题,非常适合用作射击场;而南边也有一个类似的山谷,有北向的缓坡,是做越野滑雪的好场地。另外,北边云顶组团的选址是在现状滑雪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若干条符合比赛要求的赛道。并且,国际滑雪联合会自由式滑雪委员会协调官Joseph Fitzgerald在设计赛道时,就已经综合考虑了云顶雪场的特点以及赛后运营的需要。

张家口赛区组团分布 © THAD


三是经济的可持续。崇礼区原先已有6个雪场,大概从2010年开始,逐渐成为华北地区的滑雪胜地。但是由于它的产业链条比较短,很多滑雪迷短暂逗留后就离开了。现在有了冬奥会这种国际事件的基础以后,就可以引进很多与冰雪相关的产业入驻,包括从硬件上的如冰雪装备的制造,到软件上的如冰雪运动的研发,甚至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如果将这里仅作为一个旅行目的地肯定是不够的,有了产业的进驻,经济才能真正持续地运转下去。


另外,京张高铁的建设对该片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亦是链接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的要道。从北京市区出发,乘坐高铁最快约50min就能抵达崇礼的中心——太子城。这个时长对北京市民而言,在心理距离上其实是很短的,因为大家对平日拥堵的交通已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预见很多人的流动,特别是那些掌握着知识和技术的人的流动。

张家口赛区总平面规划图 © THAD



02

张家口赛区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主要是来自于气候上以及山地本身所带来的挑战。首先,山地气候严酷,冬长夏短,一年中真正适合施工的时间实际上少于半年,大概从5月份到10月份。而且,在山地里做规划设计和在城市的平地上完全不一样,这其中涉及到对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及工程管理方面在内的一整套传统规划设计工具箱的更新。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有关规划的标准、规范,到城市管理部门的审批制度、相对的法律流程,很多情况下都是默认在平地上进行开发和设计,对山地这样特殊的环境其实有若干的不适应。但是我们不可以等待规范或者法律去改变,所以在一些地方就有意地选择改变平时的设计策略,采用适宜山地条件的办法来做。


例如在坡地上做设计,以哪一个标高为±0,就是一个特别值得讨论的问题。一幢平地上的房子限高3层,一般是测量从场地标高到建筑物顶高的总高度;但如果这幢房子建在坡地上,就没法用这个方法测量,因为我们没有衡量或定义坡地建筑高度的统一标准,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很多。随着设计和规划的推进,以及地方管理部门包括奥组委的管理部门的共同探索,我们希望今后管理部门的方式、设计推进的方式和建设的方式能相匹配。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 THAD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 THAD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 THAD



03

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一直是历届奥运主办城市关注的重点。在张家口赛区的前期设计中,对赛后运营做了哪些预留和设想?


张家口赛区分为太子城组团、云顶组团和古杨树组团。

张家口赛区组团分析图 © THAD


太子城组团没有竞赛场馆,主要为张家口冬奥村和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以及服务于地方发展的高铁站等。由于崇礼地区缺少公寓性质的空间设施,冬奥村赛后将作为可租可住的滑雪公寓或者是夏季户外活动的临时公寓。

张家口奥运村与冬残奥村 © THAD


云顶组团主要以自由式滑雪为主,共有6条自由滑雪赛道。考虑到专业赛道无法供普通滑雪爱好者所使用,所以整个运行区的设计,包括部分赛道的设计,都考虑了“平赛相结合”,也就是民用和专业的赛道及赛场设计相结合。

云顶滑雪公园 © THAD


古杨树组团主要用于冬季两项比赛和北欧两项比赛,组团内都是新建场馆。其中,跳台项目是出了名的难以赛后利用的设施。有别于以往的跳台设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作为张家口赛区的主要形象场馆,在顶部和底部各有一个多用途集中的设计。鉴于跳台滑雪运动在我国尚不普及,为了让这里可以承载更丰富的活动,赛道底部的体育场没有做反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足球场,日后亦可举行大型运动会、演唱会和发布会等;顶部则是一个约4,000㎡的无柱、自由连续的空间,可用于观光、会议等。这些设计都极大地改进了跳台的赛后利用。


此外,一条全长3km左右的环形架空步道——“冰玉环”连接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山地转播中心与技术官员酒店,以实现观众与赛事运行的分流。环形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一个瑞士的策划设计团队提出,原先的方案是以“奥林匹克巨环”为基础,建造一个多层综合体。但我们希望能尽量避免过度占用自然的山地资源,因而改成了一个步行桥,赛时作为临时设施来解决奥运会赛时需求,赛后将化身户外体育公园,供人们进行越野跑步、山地自行车等户外活动。

古杨树组团总平面图 © THAD

“冰玉环”连接三场馆 © THAD


04

据悉,张家口赛区赛后有意打造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但是在旅游开发以及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实不可避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些伤害,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这就要谈到一个大局观的问题。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在实地考察所有申办城市的条件时,会针对14个申办主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估报告》,其中一个重要的评判依据就是环境的可持续性。


《评估报告》认为,在张家口赛区发展冬季体育项目对该地区环境的贡献是正向的。由于张家口原先常年进行工业生产、矿石开采等等,环境资源已近枯竭,因而冬季运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黑色”产业(矿产)向“白色”产业(冰雪产业)过渡,生态环境也得以进一步优化。所以自冬奥建设以来,张家口赛区本身的自然环境,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山体植被等等,反倒是变得更好了。

赛场全景鸟瞰 © THAD


05

与2008年北京夏奥会赛事场馆的宏大叙事有所不同,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及与自然的融合。请问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会是未来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吗?


我认为是的,其实这也是整个建筑发展的趋势。从2021年威尼斯双年展提出的主题为“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how we live together),到普利兹克奖颁给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这样的建筑师,其实整个国际建筑界都在对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建筑奇观”现象进行反思。所以,这些变化一方面是来自山地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其实也反映了整个世界建筑语境的变化。



06

除此之外,您认为现在的体育建筑与之前相比还有哪些不同?


我觉得体育建筑和博物馆等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一样,都有一种走下“神坛”的姿态,开始更多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因而这些建筑变得更有弹性、更有韧性,也更能和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混合在一起。

从地面看大跳台 © THAD


07

您曾提出,“对建筑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抵达他人”,请问张家口赛区中有哪些为使用者考虑的设计?


像张家口赛区这么大的一个冬奥赛区的建设,它所涵盖的尺度、功能类型,甚至包括它所采用的建设方式,都非常宽泛。从大的尺度上来讲,比如我们在古杨树组团中设计了一个衔接不同赛场的“冰玉环”步道,通过想象为山地运动者创造了一个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的闭环,这就是一种抵达方法。


如果我们把尺度再缩小一点,比如在“雪如意”项目中,原本按照最节省山地土方量的设计,它是朝向东南的。后来,我们将它旋转了近20°,那么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数秒钟里,就可以与远方的山谷以及长城遗迹产生一种视线上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运动员的心情。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鸟瞰 © THAD

从出发区看赛道(施工中) © THAD


另外,“雪如意”顶部为一个360°环形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将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我曾偶遇一群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的画家们,在此用画笔记录整个崇礼冬奥建设。他们大都面朝东侧或南侧,相隔不近不远的距离,安静地作画。通过场景和空间的塑造,我们基本上会看到有类似的行为或体验产生。


不过我认为,视觉上所带来的感动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新奇、振奋的感觉便会逐渐消失。能够长久留存下的,还是那些能不断带给人新鲜感的活动的发生。我们对此也做了很多预想,但是哪些会成为现实,哪些又会被证明只是我们浪漫的遐想,那就要等到赛后来验证。我们也特别期待疫情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早点结束,或者是平稳下来。如果无人使用,所有的设计都只是设想而已。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 THAD

顶峰俱乐部内景 © THAD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 提供


采访 /  朱倩云、李若丹

编辑/  朱倩云

新媒体编辑 /  张梦蝶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MORE

 END

喜欢这篇请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