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是崇明食品安全背后的“把关人”

上海崇明
2024-10-04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三岛各行各业的无数奋斗者,为了崇明发展而精耕细作,我们陆续推出“我在崇明,蛮好的”系列人物专访,邀请这些奋斗者,讲述属于他们和崇明的故事,敬献每一位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平凡英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经过专业检测这一关,这些检测由谁来做?具体做了什么?崇明区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检验所的食品检验工程师晁桂梅向记者揭晓了答案。


晁桂梅




检测多道工序

每道都严苛细致




上午9点,记者来到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跟随晁桂梅穿过几道玻璃门后来到实验室区域。每次进入实验室,晁桂梅都要副武装”,只见她熟练地戴上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专业十足。



接着,晁桂梅从实验室冰箱中拿出蔬菜样品,将样品与化学试剂混合,通过提取、净化等步骤之后,获得待测溶液,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每一步操作都要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她说,“取样制备很关键,样品要混合均匀,每一步操作都关乎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农大博士的晁桂梅,这些年一直和实验室的瓶瓶罐罐以及检测设备打交道,实验室早已成为她的“第二个家”。晁桂梅笑着告诉记者:“我用手机都没有使用检测设备熟练。”多年来,晁桂梅凭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从未有过松懈的时候,她一直强调检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谨慎、细心和耐心,“一个小数点的移动,都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农大博士发挥专长

擦亮崇明农产品招牌




2017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的晁桂梅,离开家乡河南,踏上了崇明这片土地,考入上海市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小晁作为我们所里唯一的博士,学术研究是她的强项,她来了之后,带动了所里科研项目的开展,也带动了所里年轻人科研的积极性,推动了单位科研技术的提升。”晁桂梅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




崇明作为上海最大的农业地区,是上海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以全市1/5的陆域面积,贡献了1/3的地产农产品。在确保食品、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制定更多的农产品标准来保障和提升崇明农产品的品质及形象,成为了晁桂梅和同事们的新挑战。


“起初很多农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品质良莠不齐,在区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我们发挥技术特长,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先后参与制定了崇明大米、崇明香酥芋、崇明老白酒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引领性标准。”晁桂梅告诉记者,“农产品有了统一的流程标准,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让崇明农产品的辨识度进一步增强。比如由崇明绿联会牵头制定的‘崇明大米’团体标准,选择‘崇尚2022’‘南粳46’等良种开展订单式种植,保障了产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热爱崇明这片土地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处心安是吾家”是晁桂梅对这7年在崇明生活和工作的总结。7年来,她始终坚持守在崇明食品农产品检测的一线,是崇明食品安全背后的“把关人”。




聊到家庭,晁桂梅的眼中覆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我家孩子马上要读幼儿园中班了,平时工作之余,我们就会带着孩子一起出去散散心,在大堤边吹吹晚风,在公园里和家人朋友露营。崇明生活节奏慢,环境也好,这么多年我都习惯这里的生活了。”


晁桂梅坦言,刚来崇明时,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但好在所里的同龄人很多,大家其乐融融打成一片,平时一起认真工作,周末就一起四处转转,晁桂梅很快融入了新环境。



生活中的晁桂梅


工作方面,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晁桂梅所在团队(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凭借“多措并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兴检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检测创新案例荣获“2023年上海市检验检测十佳创新案例”,也是唯一一家荣获此项荣誉的区级检测机构,其中少不了晁桂梅和工作室小伙伴们的努力。


“如果要问为什么留在崇明,我的回答是:因为热爱。我喜欢崇明,热爱我的工作,珍惜我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日复一日的检测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是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是不平凡的。”晁桂梅说。


记者:柯海昕;摄影:张志豪

编辑:朱怡婷

责编:李琳、朱怡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崇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