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问真答:《推背图》真的是预言奇书吗|大象公会

2016-10-20 陶禹廷 大象公会

《推背图》相传为唐太宗年间的星象家袁天罡、李淳风所著,推算了唐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分六十象,每象预言未来的一次重大事件,用含有喻意的图形和谶语(可理解为预言)构成。


全真版《推背图》第三象、第四象


《推背图》的准确成书年代,目前尚不可考。作为图谶类书籍,虽号称为唐代成书,但与之相关的确切记载仅能追溯至北宋年间(据《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袁天罡和李淳风曾合著《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是一部失传的图谶类书籍,故《推背图》也有可能衍生自该书)。直至两宋之交,宋人庄绰的《鸡肋编》才首次提到《推背图》。


因该书对唐初至民国的预言全部应验,故被冠以“中国第一预言奇书”的美名。但问题是,目前已被发现的《推背图》不止一种。最早的版本为芝加哥大学馆藏的元代抄本,其余尚有明、清、民国等版本。不同时代的《推背图》既在配图上有差别,谶语也常常互不相合。


对此,南宋的岳珂在《桯史·艺祖禁谶书》中提及过这样一段轶闻:“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推背图》已流传百年,许多人私下收藏该书。官家害怕民心因之不稳,遂刊行了大批伪本。由于伪本混淆了真本,致使预言不再灵验,民间对《推背图》的热情乃渐渐熄灭。”这似乎解释了《推背图》版本迥异的合理性,但又留下一个明显漏洞:充斥伪本的《推背图》该如何让后人见识其准确预言呢?


明代版《推背图》第三象、第四象


事实上,不同版本的《推背图》,其预言的准确程度与版本年代密切相关。《推背图》中的部分图画、谶语表意明显(例如,关于武后乱政的“第三象”,各版本《推背图》均可轻易辨明),却未见当时人重视,如唐代史料绝口不提《推背图》,《宋史》只在艺文志中给《推背图》留下一个名目,连作者都没有收录。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宋代《推背图》对局势的预言并未应验,所以宋人也对之不甚重视。它的第一版成书时间很可能就在北宋,关于唐代的内容多半是根据过往历史编写而成,因而能够准确“预言”。


对比不同时代《推背图》,会发现“预言”准确率越高的版本,流传时间越晚。这自然也是出于上述原理。目前预言最精准的所谓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其源头实际是民国出版的《中国预言七种》。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第三象、第四象


由于是在“预言”过去的历史,它难免考据不精,露出马脚:该版图画给唐朝人物穿的也是清代服饰。换言之,后世出于种种目的,对《推背图》进行了多次修改,让它能与时俱进的“准确”,只要预言对象已成为过去。


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在第七象就出现了清朝服饰


一旦是要预言真正的未来,《推背图》立马换成另外一种风格,即便是最“精准”的所谓金版,在对成书之后的年代进行预言时,内容依旧晦涩无解。虽然网络上针对金版《推背图》“三九象”之后的十九个图谶,曾发明出各式各样详细的民间解释(有不少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利用《推背图》预测未来,一度备受关注),但这些解释大都被时局发展证伪。


所谓金版《推背图》“第三十九象”精准预言抗战胜利经常为人说起,但之前的版本里“第三十九象”完全不是这个内容


而且《推背图》没有具体的时间坐标,图谶又便于穿凿附会,这就导致预言本身带有不可证伪性。假设某人现在公开预言,未来中国将诞生一位伟人,但具体时间不详。那么,纵使没有相关人物登上历史舞台,该预言也可以被解释成“时辰未到”。如果哪怕有条件稍微吻合的人物出现,该预言也可以附会于此人。


金版“第四十四象”就是这么干的:“中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图谶内容简单粗略,甚至可以按在现代人头上。


自宋朝以来,中国历代都不乏禁毁《推背图》的诏令。有些人将之解释为帝王们对《推背图》精准预言的“恐惧”。其实从后世大量伪造的谶语(譬如元末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可以看出,真正令帝王担忧的是那些可能利用《推背图》掀起叛乱的野心家。古代社会愚昧迷信,民众很容易受到类似预言的蛊惑,甚至儒生都难以幸免。


不过,《推背图》一类作品也并非总是统治者的敌人。通过发明、诠释谶语来投其所好,向掌权者进献祥兆的例子,亦史不绝书。其中最典型者,莫过于那些将篡未篡,半推半就的权臣。在古人看来,几篇象征天意的图谶,总比“劝进表”更具有说服力。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