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军喜欢“人海战术”吗|大象公会

2016-10-21 谢开强 大象公会

中国老战争片中,我军战士发起勇敢的密集冲锋,是最振奋人心的镜头,但今天军迷们普遍认为,所谓的“人海战术”,其实是失败者国民党的托词和西方意识形态偏见的污蔑。


文|谢开强


1946 年 5 月,27 岁的国军军官黄仁宇来到了四平战役的战场。三十多年后,他在回忆录《黄河清山》中写道:


我们抵达前线时,刚好是战役结束后没几天,看到铁轨旁和田野里散布着无数的尸体。一位新一军总部的参谋对我形容何谓“人海战术”。他说:“他们会在前线摆出一千人,但空间只有几百码宽,通常只能容下一个连。……你把这些人打成碎片,可是这些人的后面还有数百人在那里。相信我,他们绝对可以收拾你和你的机关枪!”


这可能是今天最为人知的“人海战术”一词的版本出处,不过,“人海战术”并非黄仁宇的发明。在黄著问世前,已有大量国民党将领的回忆与西方对朝鲜战争的记述描绘了中共士兵不顾敌军炮火、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


在网络军迷出现前的年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津津乐道我军战士不怕牺牲、勇于冲锋。与之相对的是,战争片里的国民党军、日本侵略军和美国兵往往进攻时畏手畏足,一听手榴弹爆炸就捂着耳朵卧倒。


▍1974 年电影《南征北战》中解放军进攻敌人战壕的场景


因此,中国早期军迷最喜欢的话题,是根据电影来比较哪国军队更不怕死。但今天中国年轻的军迷群体并不喜欢强调人民军队“不怕死”的特性,反而普遍将昔日战场对手的这些描述视为对中共步兵战术的污蔑,认为这只是战败者的托词和西方的意识形态偏见。


对于这种观念倒转引发的争议,或许要根据我方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的大量官方资料,才能解析“人海战术”之说到底出自哪里。


近代中国的无奈选择



所谓的人海战术,即使用密集的进攻队形,以兵力优势击破对方战斗队形,达成攻击目的。


这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进攻方法。冷兵器时代,进攻方无不是在特定位置和时间投入优势兵力来获取战术优势。进入火药时代,密集队形更是保证己方火力投放数量的必要手段,如经典的“排队枪毙”。等到马克辛机枪大量装备部队,在一战时产生了许多大屠杀一般的战例,这才迎来步兵战术的革新。


▍一战期间,跃出战壕准备迎接死亡的英国士兵


然而,近代中国军队却不在革新之例。


由于军工业的虚弱与西方国家的武器禁运,北洋军阀的武器装备远逊于近代强国,大多数部队连枪都配不齐(可参见大象公会往期文章《谁在支持中国军阀打内战》)。由于缺乏强大的拦截火力,密集突击仍可取得良好的成效。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就多次顶着北洋军阀的稀疏炮火,利用突击肉搏取得胜利。


▍叶挺和张发奎都以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敢于突击肉搏闻名


另一方面,进攻需要组织者对部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指挥。文化程度较低,训练状况较差的军队,只能接受简单的命令,使用简单的战术。对民国军阀来说,别说步炮协同等近代基本步兵战术,只要敢于一股脑冲锋、肉搏不退,就已经堪称“铁军”了。


制约近代中国步兵战术的这些要素同样适用于中共军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也处在配不齐枪、子弹少的可怜的状态下。基层指挥人员大部分未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大量来自农村的红军士兵在参军后才开始扫盲,任何复杂的战术配合都无从谈起。其自然的结果,就是在进攻中偏好简单的密集队形。


▍红军时期采用密集队形进攻的一手史料


林彪在 1934 年的《论短促突击》一文中干脆提出,突击部队应“用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在第一线应展开优势的兵力,以期一举决战”。这恐怕也是苦于部队装备不好,火力组织能力太差,干脆直接冲锋展开近战,以期抵消敌军相对优势的重火力。


这种战术的确适用于火力稀疏的中国内战。红军借此赢得了多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在给陈诚的信中写道:“我军剿匪队形及其战场部署,皆主重正面一线配备,且多疏散,而匪部则多纵深配备,与集团突击”,应当要学习红军战术,以“密集部队”对付红军。


另一支善用密集队形进攻的民国劲旅是青海的马家军。马家军以骑兵为主,武器落后,文盲居多,依靠每连编制一名阿訇维持士气。其战术风格也简单粗犷,进攻时惯于以密集队形的骑兵反复冲击。如果面对火力强大的对手,青马这样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但它却能在近代中国横行西北,并给红军造成沉重的打击。


▍马家的骑兵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与新四军,开始投入对日作战。红军时期的习惯战术面对火力强度前所未有的敌人,很快暴露了问题。平型关战斗后,林彪在《平型关的经验》一文中总结到:


我们的部队仍不善做疏散队形之作战,特别是把敌人打坍后,大家拢在一起,喧嚷“老乡!缴枪啊呀!”——其实对日本人喊“老乡缴枪”,不但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是老乡……在“抗大”的军事教育中,要特别教育干部了解正规战斗中的战斗队形之运用。


在关家垴战斗中,面对射击技术良好,火力占优且弹药充足,战斗意志顽强的对手,八路军密集队形收获甚微,伤亡极大。由于基本没有练习过步炮协同,当彭德怀用八路军炮兵主力投入作战,炮弹竟打进了自己人的进攻队形。


对于这些缺陷,林彪在 1944 年 10 月的抗大动员训练大会的发言中讲到:“我们惯于一伙上前,密集队形……用集团的冲锋目标太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机关枪射击的时候,损失就太大了。因此现在我们要教育战斗员三五成群地战斗,一个两个地去战斗。”


然而,按照持久战、游击战为主的要求,百团大战之后,中共部队便很少再大规模和日军正面对抗。要在以游击战为主的形势下迅速提高部队正规作战素质,显然力所不及。


1944 年 8 月,叶剑英曾引述一段日占区对中共军队战术的描述:“他们穿枪林、冒弹雨的跑上去,死的伤的掉下来,后面的又接着爬上去,这办法虽然愚笨,有的时候血多肉多,也会得到胜利的。”叶剑英并未否认敌人描述的人海战术,只是无奈的说:“我们既不是‘怪魔’,也不是‘愚笨’,而是因为缺乏武器弹药,不能不以血肉之躯与敌寇拼杀。”


▍因缺乏弹药而热衷肉搏的八路军


坚决的牺牲,密集的突击



1945 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内战随即爆发。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军队采用“人海战术”的回忆大多集中于这一时期。他们的说法是战败者的托词吗?


其实,当日的中共将领对此多有描述。不妨看看他们自己怎样表述这个问题。


1945 年 9 月,刘伯承在上党战役前下发的战术指示里特别指出,中共军队在此前的进攻作战中暴露出了“用兵拥挤,不善于迂回敌人侧背,故招致过分的伤亡”的战术缺点,要求进攻时“决不能粗枝大叶,用密集队形一冲了之”,“队形不应密集”。


1947 年底,陈毅在《华东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中认为,解放军的优势在于战役组织与战略指导,战术则需向国军学习:


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从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华东野战军伤亡七万人,到现在约有二十万人,这表现了我们的英勇,也说明了我们战术战斗的蠢笨与落后……直到现在,我们仍保持北伐时期的战术,采用波浪式的集体冲锋。


我们的干部不会指挥战士打仗,是以督战精神来指挥战士。一说就是:"操你妈,为什么不冲!杀呀!冲呀!"乱叫一阵,不知组织火力和使用兵力,只是猛打猛冲,蛮干,伤亡很大,这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军勇敢固然好,就是一排排的集团冲锋,当把敌人冲下去时,牺牲的人也是一排排的……我们有一个营长指挥三个连去打一个村里的敌人,村外是开阔地,不讲究机炮火力掩护,敌人等到我们冲到七八十米远才打枪,冲一次就死伤七八十人。


▍1974 年拍摄的反映华东战场的电影《南征北战》中的解放军进攻


不过,这些批评主要集中于不好好组织火力、一冲了之、遭致无谓伤亡的情况,而并非针对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冲击本身。


相反,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多梯队的密集队形展开攻击,是解放军实战中有意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战术。林彪在 1947 年 2 月的军事干部会议上就鼓励用多次冲锋、坚决牺牲的“死打”来不断消耗敌人:


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战术就是死打,坚决的牺牲才能换得更少的牺牲,十六师这一点是很好的,连打七次冲锋,这是光荣的,就是打不下来,也锻炼了部队。这样可以使敌人在精神上支持不了,不要以为第一次冲不开,第二次第三次也冲不开,其实在我每一次冲锋下,敌人的内部在起变化,一次比一次地削弱。在战术动作上,必须有这种蛮干精神,何况今天比前不同了,打了以后就有补充,必须拼命打……


在 1947 年夏的昌图攻坚战中,四野主力师 2 纵 5 师就采用了这种多梯队的密集队形。时任主攻团 14 团团长的汪洋事后总结道:要攻占敌人阵地,击退敌人的反冲击,必须用“尽量多的兵力兵器迅速进入突破口展开强有力的进攻”,


所以形成了需要大量的兵力兵器与狭窄的冲锋道路之间的尖锐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密集的冲锋队形。采取多路密集队形,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的突击队及伴随火器进入突破口,以足够多的兵力兵器攻入纵深,撕开突破口。


▍汪洋少将回忆录《十次突击》


对于突破口附近幸存的守军而言,多个梯队密集队形一波波的进攻,毫无疑问正是他们记忆中的梦魇——共军的人海战术。尽管开始突破时会带来较多伤亡,但这些损失比慢吞吞全面进攻造成的伤亡要小得多,而且只要成功突破,就很容易趁势发展胜利。


这种战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奏效,仍要归功于贫弱的敌军火力。1940 年代的国民党军队虽然纸面武器大为增强,但弹药数量和补给能力却并未提高,部队携行的弹药数量远不能满足连续作战的需求。刘伯承便点出,美械装备的大军一旦离开铁路,“不能多带弹药和军需,反为不可克服之弱点。”


▍上高会战中的国军弹药消耗:作为步兵火力基干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在战斗激烈时日消耗量不及两分钟的全力射击


▍1946 年内战初期整编 74 师的弹药数量统计:74 师当时报表上只有 14 辆卡车,弹药和辎重携带能力可想而知


在面对弹药携带能力较差,持续作战能力不强的部队,多波次密集进攻显然是个很容易选择的战术。事实上,所处环境类似的国民党军队也不乏密集冲击的战例。刘伯承在上党战役经验总结中写道,阎锡山的部队就“常行密集之逆袭(数次到十数次)”。


在塔山阻击战中,国军独立 95 师也组织了密集队形冲击解放军阵地。可惜,他们面对的不是老对手——装备和训练都较差的华北部队,而是炮兵强大、火力已形成对进攻队形纵深覆盖的东野四纵,只扔下一地尸体。


新敌人,老问题



然而,当中共军队携内战余威走上朝鲜的战场,他们遇到的是一个同以前的对手截然不同的敌人——美军。内战时期行之有效的战术,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初次对阵美军的志愿军还抱着打美械国军的想法。由于敌人火力强大又有空中优势,中国军队一般在夜间或者拂晓发起进攻,而夜间进攻又放大了基层指挥的困难。由于传令手段原始,指挥员往往本能的把突破口选得小一些。这一切都造成志愿军最大程度的暴露了进攻队形过密的老问题。


同样是进攻敌方村落,同样的战法对不同敌人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 1947 年靠山屯战斗中,东北野战军 2 纵 5 师用一个团进攻不足百米的狭窄正面上的两个突破口,排成两个梯队,最大限度集中兵力,顺利取胜,被认为是攻击战斗的典范。


而在朝鲜战争 1950 年冬的咸南战役(即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华野头等主力的九兵团 27 军在攻击新兴里时采用了类似的部署,81 师 241 团也是在狭窄正面上集中优势兵力,以多梯队发起勇敢的进攻,结果却遭受了巨大损失。


▍《咸南战役总结报告》(内部出版部),1955 年 2 月 14 日廿七军八一师司令部编印


决定不同结果的关键因素,仍是火力。


在二战中经历了高强度对抗后,美军无论是自动火器、弹药数量,还是组织绵密持续的火网的能力都远优于国军。美军很重视对后续梯队的射击,这就造成大纵深、多梯队的攻击队形在接敌过程中即受到全面的火力杀伤。同时,美军守备战术得当,敢于近距离集火,能极大的杀伤中国军队的密集队形。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炮兵


战斗结束后,咸南战役结束后,中国军队密集队形多梯队冲击的战法受到极大批评。27 军 80 师反省道:


▍《咸南战役资料》(内部出版物),1950 年 11 月 26 日第八十师司令部编印


27 军军总结则写道:


▍《第二十七军第二次战役简要报告》(内部出版物),1951 年 1 月 16 日编印


而在1951年2月志愿军九兵团编写的《敌情通报(美十军团专号)》中,“我军接近敌阵冲锋时队形密集、易受杀伤”赫然被列为美军眼中志愿军战术的头号缺点。显然,朝鲜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的“人海战术”并非战后编造的谎言,而是作战双方都承认的广泛存在的情形。


▍《敌情通报(美十军团专号)》(内部出版物),1951年2月志愿军第九兵团编印


然而,尽管早已意识到密集队形的弊端,尽管装备水平逐步提升,战术习惯的改换却并不容易。1951 年第五次战役前夕,志愿军司令部在 4 月 13 日下达的《志司关于第五次战役指导与战术思想的指示》中仍在重点要求不要“以密集队形乱冲一顿”。


▍1951 年志愿军全面换装苏械,图为志愿军装备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


而在第五次战役中,火力组织差,进攻队形密集的老问题仍旧存在。战后志愿军总部的总结再次对某些部队战术组织差、进攻队形密集等情况提出了严重的批评:


▍《第五次战役作战中的几个问题的材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编《战史教学参考资料(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彭德怀认为,部队干部军事水平不高,缺乏同现代化敌人作战的经验,是阻碍战术改善的主要原因。1951 年 8 月,彭德怀对部分三兵团干部讲话时,仍痛心疾首的要求不要单凭步兵突击、蜂拥冲锋发动进攻 。


到 1952 年,志愿军早已全面换装苏械,装备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志愿军司令部《一九五二年秋季志愿军对敌作战的主要经验》与《一年来朝鲜战场上对敌军作战的主要经验》仍要强调“队形密集必然增加伤亡”、“投入战斗的兵力不能过于拥挤”。


不过在朝鲜战场上,密集的“人海”攻击也并不是志愿军的专利。经过美军全面整训,韩国军队一扫开战初期不堪一击的面貌。其战斗意志得到加强的一个标志,就是敢于使用集团冲锋攻击志愿军阵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