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是天生自私的吗|大象公会

2017-06-20 姚广孝 大象公会

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到底哪个才是被进化论所支持的?


文|姚广孝


在中文互联网上,进化论已成为显学。人们表达观点时,往往都会以「从进化的角度看」「根据进化论」起头,以增强说服力,比如下面这些:



公共话题中,婚恋类话题尤其容易被引入进化论观点。这可能与进化论的分支——演化心理学有关,由于大量涉及诸如择偶策略、亲代投资等内容,演化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互联网情感咨询界的重要理论基础。


▍「依附」「统治」「压迫」等用词都暗示了丛林法则。


另一方面,有些人将进化论等同于弱肉强食,进而推导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根据这种理论,道德与利他主义都是虚伪和反人性的。


这种版本的进化论,很容易使人们得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论,部分人由此唾弃「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而坚信《三体》所描述的那种如「黑暗森林」一般充满了互相猜忌与赤裸暴力的宇宙。



黑暗森林理论的受众还多有更进一步的结论:人应该用一种纯粹利己的心态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因为这更符合人类纯粹利己的本性。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人的本能是纯粹利己的吗?


达尔文还是赫胥黎?


事实上,在达尔文的理论刚进入大众视野时,争论就已经开始。从利己主义立场来阐释进化论的,就是被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的托马斯·赫胥黎。


赫胥黎认为,「在内心深处,我们并没有真正的道德。道德只是一层薄薄的装饰面板,掩盖了我们自私、野蛮的本性。」


▍托马斯·赫胥黎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站到赫胥黎对面的,恰恰就是他一生维护的达尔文。


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达尔文就明确提出了「道德起源于人类本性」的观点:「任何被赋予了明显社会本能的动物,只要其智力正常发育,那么就必然具有一种道德感或者道德意识。」


然而,尽管达尔文可能并不同意赫胥黎对自己理论的理解,最终在整个西方流行开来的,仍然是赫胥黎版本的进化论。


这种理论变相承认了人的本性肮脏,对于迫切想要放下内心道德负担的殖民者而言,这副在人性问题上「直言不讳」的面孔正合胃口。


经由赫胥黎改造的进化论,连同霍布斯的契约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道,构成了十八至十九世纪欧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底色。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进化论最极端的变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已经在文明世界的公开场合里销声匿迹,但赫胥黎的观点依然在科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就曲折地复刻了赫胥黎的园丁比喻:「在地球上,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反抗基因自私复制的暴政。」


▍赫胥黎式的进化论观念对人类的看法。


与此同时,对赫胥黎的质疑声也从没有停止过。


早在二十世纪初,芬兰科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就注意到了动物界一种被称之为「报答性情感行为」的利他现象。简而言之,从骆驼到黑猩猩的一系列动物,都会对那些帮助过它的其它动物施以回馈。


此后,随着动物学和演化心理学研究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发展,人们也渐渐发现赫胥黎那种标榜「极端自私是人类天性」的道德观存在着严重问题——它不符合进化论的原理,也不符合人们所观察到的经验事实。


荷兰动物行为学家弗朗斯·德瓦尔系统检讨了从霍布斯时代开始流行的有关人类道德本质的黑暗观念,并根据已有的物种演化研究和动物行为学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进化造就的并不是极端自私的动物,恰恰相反,它所造就的是一种遵循了真诚的道德冲动的物种。


德瓦尔所说的「道德」,仅仅是指狭义范围下的道德——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altruism)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概念,后来被生物学家用来描述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自我奉献乃至自我牺牲等行为。


利他行为最初起源于「情绪感染」机制,这种无需主观意识参与的反应,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会性动物之中。


当捕食者来袭时,一只鸟受到惊吓飞起,整个鸟群也会随之飞起;生活在树丛中的猕猴幼儿被年长猕猴惩罚时会发出痛苦的尖叫,这尖叫也会引发其它幼儿靠近和拥抱它,甚至压到它的身上。


上述这些情绪感染反应对于群居动物有很大的好处:它在整个群体里快速传递了有关食物和危险的信号,那些无法接收到同伴发出的危险信号的鸟类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捕食者的盘中餐。


另一方面,这种情绪感染也会增加个体之间的互动,这对于亲代哺育子代尤为关键,比如母猕猴在温泉中玩耍的时候,往往会无视孩子们溺水时的呼求,相比之下,猿类的母亲们则会迅速从自己孩子发出的信号中感受到情绪,大大提升了子代的存活概率。



然而,情绪感染相对低级,只是动物个体间无意识的情感状态的呼应与匹配。


不必自私的基因


随着物种逐渐演化,自我意识逐渐诞生,这不仅没有让动物个体表现得更为「自私」,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利他主义倾向。


相比遵从于初级本能的低等动物不懂利他为何物,拥有自我意识的高等动物则开始能够区分「自我」和「他者」,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将自己代入到他者的处境之中,评估他者的情感状态并最终予以适当的回应。


这种高级认知功能被称为拟他性同理心(empathy),而它更为通俗的说法,则是「换位思考」。自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种心理学现象是所有人科动物共有的。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瓦尔跟踪研究了一只生长于英国特怀克罗斯动物园的雌性倭黑猩猩。有一次,这只倭黑猩猩注意到地上有一只撞晕落地的八哥,它并未去玩弄这只八哥,而是捡起它,然后带着它爬上了院子里最高的一棵树的顶端。


之后,猩猩用双腿缠着树干,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把这只八哥的翅膀完全展开,最后用力将八哥投向了院子的围栏之外。只可惜这只八哥没有飞多远就因为精疲力竭而重新摔到了地上。倭黑猩猩见状马上从树上下来,并跑到这只八哥身边长时间地守护,以防有好奇的同伴弄伤它。


▍倭黑猩猩是最接近人类的物种之一


上面例子中倭黑猩猩的行为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细节:帮助者不仅能产生利他行为,而且还能准确地判断被帮助者所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显然要求动物个体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


对原始人类的考古学研究也发掘出了大量利他行为的证据。美国考古学家拉尔夫·索莱基在 1971 年发现了一具尼安德特人的骨架,从骨形分析,这个尼安德特人出生时就是残疾,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多次受伤。


按照骨龄推算,他至少活了 40 年,这已经超过了 6 万年前原始人类的平均寿命。如果没有部落里其他人对他的照料,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尼安德特人,生活于约 16 万到 4 万年前的古代欧亚大陆,是与现代人(智人)同属于人科人属的「近亲」。


另一些墓葬研究则表明,尼安德特人已经有了成熟的葬礼习俗。死者在下葬时有食物器皿、劳动工具和武器等陪葬品,面部还会被赭石涂成红色,类似于现代的遗容整理。


这种生时予以关照、死后用葬礼表示哀悼的文化风俗,证明尼安德特人的利他行为已经进化到了相当精致和复杂的程度。


▍位于伊拉克北部的沙尼达尔山洞(Shanidar Cave)。尼安德特人有照顾伤者、埋葬死者习俗的证据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上述研究有力地表明,情绪感染、拟他性同理心及其所产生的利他行为,都可以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找到充分的证据,都在岁月的流逝里写入了人类的基因。


人们的利他行为,不仅无须理性算计,有时还是出于下意识的本能,这就打破了霍布斯主义者所宣扬的一些神话,比如「人的善行不过是基于利己动机和理性计算的利益交换行为」「伪装成无私是人性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利他主义」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谎言或者美好的愿望。我们无私行为有时也并非是为了隐藏真实动机,更不是自我欺骗。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版本的进化论在互联网上会广受推崇?


可能的解释是,与其说类似理论塑造了人们的观念,不如说人们早已习惯生活在某种无情的社会现实之中。黑暗森林理论的适时出现,正好能帮助人们接受自己的环境。


※ 注:道德的定义非常复杂。本文为了讨论方便,采用了狭义版的定义,将道德行为限定为利他行为,因此,在文中“道德”与“利他”有时会互相替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