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8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为什么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大象公会

2017-08-11 陶岱 大象公会

印度电影为什么这么爱唱歌跳舞?是因为印度人民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传统吗?答案远不是这么简单。


文|陶岱


从老一代观众熟悉的《大篷车》,到近年大受欢迎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电影似乎总是充满了歌舞场面。


除了原本就以歌舞见长的宝莱坞大片,相对严肃的印度电影也不乏歌舞内容。


2015 年大受好评的史诗巨作《巴霍巴利王》,歌舞场面同样突出:



探讨族群关系的话题之作《我的名字叫可汗》,也有相对克制的歌舞戏:



甚至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灵魂奔跑者》,主角也动不动就带着一群人扭动起来。



以至于今年有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院线大热后,很多观众竟对片中居然只有一段情节中的歌舞而大感意外。红遍网络的《误杀瞒天记》,也招来了无数「原来印度电影可以不跳舞」的短评。


▍《摔跤吧,爸爸》与《误杀瞒天记》海报


印度电影这种一言不合就要唱歌跳舞的传统,到底是如何出现,又从何时开始的?


与印度教无关


作为代表印度电影最高水平,占据了绝大部分国内外市场的宝莱坞电影,确实一开始就和歌舞结合在一起。早在 1931 年,宝莱坞诞生的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就包含了 7 首歌曲以及多场舞蹈场面。


有很多印度电影研究者以为,宝莱坞电影的歌舞传统可能源自对印度教最重要神祇之一的湿婆的崇拜,是印度人对「舞蹈之王」虔诚信仰的反映。


▍舞王湿婆像


然而,《阿拉姆·阿拉》中的歌舞却和我们想象中的印度教文化有很大偏差。


电影中的第一首歌名为《以真主的名义赐给我爱情》,其演唱者瓦兹尔·穆罕穆德·汗,姓名一看便知是穆斯林。最早跳起舞来的女主角是一名穆斯林公主,而电影的整个故事,更是由取材于《一千零一夜》的波斯戏剧改编。


▍电影《阿拉姆·阿拉》的剧照


为什么印度电影最先展现的题材居然不是《摩诃婆罗多》这样的印度史诗,而会是《一千零一夜》呢?


这要从印度的波斯裔群体和波斯剧场讲起。


在有声电影产生之前,印度最普遍的戏剧娱乐形式,就是在波斯剧场里看戏。如今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源头,就在这些波斯人开设的剧场里。


印度的波斯裔大多并非穆斯林,而是琐罗亚斯德教(又名祆教、拜火教)的教众。为躲避征服波斯的阿拉伯人的迫害,他们在 8 至 10 世纪从波斯迁徙到印度,至今还保持着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


▍孟买「寂静之塔」,波斯裔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为逝者实行「鸟葬」之地


对教育的重视、对经商的开放态度以及对印度各地语言的掌握,使得这些波斯人在商业上如鱼得水,其统治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今天著名的印度塔塔集团,其创始人即为印度的波斯裔


波斯人还曾在在东西方贸易上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早在 17 世纪中期,绕过好望角开辟新航线的葡萄牙人就曾委派他们负责处理当地商务。从 18 世纪开始,波斯人更受到占据了孟买的英国人的信任,不仅掌控了印度波斯之间的商贸,还逐渐开拓了印度与中国的贸易。


19 世纪 30 年代后,在中国运营的 42 家公司中,有 20 家由这些波斯人完全掌握。而在 1852 年,孟买的波斯人就已经在上海拥有了 8 家洋行,同期美法两国在上海一共也只有 6 家。


这些波斯人的洋行,在早期均属于鸦片贩运商,他们用从贩卖鸦片与商贸中积累来的资本在印度投资设厂,并在出版、铁路、通讯等印度经济的方方面面取得领先地位。


波斯剧场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将深刻地影响印度电影后来的形态。


▍来中国的帕西(波斯裔)商人绘制的油画


来自莎士比亚的波斯剧场


波斯剧场最大的特点,在于分为「深幕」和「浅幕」两个场景,「深幕」之上画的大多是宫殿或花园这样肃穆的场景,而「浅幕」悬挂的则是热闹的街景。


戏剧的主要剧情都在「深幕」中演出,而「浅幕」里则会有许多甚至从未在剧情中出场的人群涌现,并且尽情地舞蹈或夸张地表演。


▍Bombay: The Reporters Press, 1871


▍1927 年孟买,在波斯剧场深幕前表演的演员


波斯剧场「深幕」与「浅幕」的划分,最明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吸引印度不同阶层尽可能多的观众进入剧场。


波斯人如此重视扩大市场、吸引观众,因为印度的波斯剧场,最开始是波斯人 19 世纪初期从英国人手中陆续买下的,后者虽说早在 18 世纪末就在孟买开设了剧场,但由于其戏剧仅服务于英国观众,一直经营不善。在掌控剧场之后,由于本族人数有限,为了让印度使用不同语言的各族民众都能进入剧场看戏,开设剧场的波斯人绞尽脑汁。


对于识字的印度中上层观众,掌控了孟买印刷行业的波斯人,会向各族观众分发剧本,以便他们了解剧情。比方说,如果他们选择用马拉地语演出一部剧目,他们就会向其他民族的观众们散发乌尔都语或者印地语等印度主要语言的剧本。


而对于不识字、语言又不通的印度平民大众来说,节奏欢快的印度歌舞,与一些看似夸张但表现力强的表演,便成了让印度使用各种语言的民众都喜闻乐见并能尽情地欣赏的段落,成为了跨越语言,沟通所有观众的纽带。


特别是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一些波斯剧场由印度大城市走向乡镇等更广泛的地域,由固定的城市剧场发展为巡回剧场,在设备条件不足的状况下,更需要用夸张的动作和热闹的音乐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当年的波斯戏剧公司


这正是波斯剧场里载歌载舞的「浅幕」的作用:尽可能地吸引最大规模的低层次乃至不识字的观众。


而对于识字的、有一定水平的观众,「浅幕」也可以使他们放松情绪,能够更专注于之后深刻的剧情。


可以说,波斯剧场的「浅幕」恰恰是使其成为真正打破印度多种语言限制的唯一剧场形式,获得成功的关键。


不过,这种连印度各阶层民众都津津乐道的「双幕」戏剧形式,最早也并非波斯人的发明,而是西方的舶来品。


波斯剧场「双幕」的戏剧形式,来自于英国人莎士比亚。


1853 年,波斯人成立了印度最早的由本地演员演出的戏剧社团,他们的剧社成立之初,就是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成印度的多种语言并进行演出。


由于莎士比亚的欧洲宫廷故事在印度太「不接地气」,波斯人从莎士比亚转向了他们更为熟悉的题材——包括《一千零一夜》故事在内的,波斯宫廷故事或神话。


虽说题材变了,但莎士比亚的戏剧技巧却为波斯剧场的剧作家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例如,莎翁总会在自己的悲剧作品之中加入「喜剧性的穿插」(comic relief),以缓解紧张的气氛。


▍《哈姆雷特》掘墓人的段落中,小丑甲小丑乙和哈姆雷特的对话是最为典型的喜剧性穿插


这一技巧也影响了波斯剧场的剧作家,启发他们创作出了「浅幕——深幕」这一独特的戏剧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他们会在表演中会极力突出夸张其中的喜剧效果,并在莎翁形式的戏剧之后再加上一段滑稽戏。


这是因为,当时印度的波斯人从英国学习到的戏剧并非今天的对白类话剧,而是一种叫做情节剧(melodrama)的戏剧。


这类戏剧主要由对白和音乐部分组成,而在音乐部分,演员要舞蹈或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这种情节剧富有感染力和高度的情感化,往往是通过情绪的感染而不是剧本的内容本身吸引观众。


因此,波斯剧场「浅幕」里的「一言不合就跳舞」也并非源于印度传统,而是英国的情节剧。当英国人逐渐改变口味,忘记自己曾经的喜好之时,载歌载舞反倒成为了印度的「民族特色」。


歌舞为群众


在今天的印度电影中,找到印度电影与波斯剧场「双幕」形式乃至与英国式情节剧的联系,其实并不困难。


无论是在最早进入到中国的《大篷车》,还是之后被新一代观众所青睐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们都能够看到明显的波斯剧场式「双幕」结构。


《大篷车》这一意象本身就与波斯剧场在早期巡回演出时的场景很有关联,我们也能够看到正规叙事情节和舞蹈段落情绪上的差别。和波斯剧场的特色一样,在舞蹈的段落,演员的表演会夸张而滑稽,之前并不在剧中出现的人物,也会在歌舞开始时出现在镜头之中。



而《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歌舞的一幕是存在于女主角脑海的想象之中的,而这中间的转换在剧中就是以幕布的拉开作为区分的标志。



这样的描述已经与前文的波斯剧场十分相似了,而如果我们从其中电影人物的型态分析,就更能发现英国式情节剧的影子。


英国式情节剧的模式化很深,例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六种主要人物:老父亲,老父亲的仆人,美丽的女主角,英勇的男主角,恶棍,还有主角的伙伴。


即使在《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令众人耳目一新的印度电影中,都能轻易找出除仆人以外的 19 世纪情节剧的标准人设。印度电影其剧情结构和剧情人设大多依然延续着英国式情节剧的传统,只不过如今的印度电影早已突破了当年的情节剧剧情刺激但流于肤浅的缺陷。


▍三傻主要人物:英勇男主角与伙伴、美丽女主角、老父亲、恶棍


更直接的证据来自电影院。


时至今日,印度北部的许多电影院都是由波斯剧场转变而来。印度电影平均 160 至 180 分钟的超长播放时长,与十五分钟幕间休息的播放制度,也是源自波斯剧场流行时期,五到六小时多幕剧的时间安排。


特别是对印度乡镇地区的民众来说,到波斯剧场看剧就如同如同中国农民看社戏一 52 29855 52 15534 0 0 3060 0 0:00:09 0:00:05 0:00:04 3060,是值得全家出动,消磨一天的重要休闲活动。


由于波斯人的巡回剧场已经在印度乡村耕耘了八十多年,在当年波斯戏剧的制作人摇身一变成为宝莱坞电影制片人后,他们继承波斯剧场传统题材的电影继续受到追捧,获得高观影率,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了。


▍《误杀瞒天记》,「三号去餐厅,然后看电影」


此外,波斯剧场长盛不衰的波斯神话或者长诗的流行题材,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穆斯林会在后来的宝莱坞电影中大获成功。


因为在印度种姓分明的社会,高种姓的印度人长期以来对于电影等商业活动的态度并不积极,对拍电影弘扬本土文化也热情不高。


而波斯人和穆斯林则截然相反,更何况,波斯裔与穆斯林较白的皮肤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使其更容易在演艺界取得成功。


至今,以阿米尔·汗为代表的穆斯林影星印度电影的银幕上最为活跃;而在他们身后,更是有制作出《大篷车》等类似传统印度电影佳作的穆斯林电影世家。


▍图中最左侧的 Nasir Hussain 是阿米尔·汗的叔叔,《大篷车》导演;最右侧的是阿米尔·汗的父亲,Tahir hussain,《大篷车》的制片人


当然,在印度电影制作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跳不跳舞、跳什么风格的舞不再是关键。印度电影在延续其从波斯剧场继承的深厚歌舞传统的同时,早就不断吸收着来自的世界各地的歌舞形式。


无论印度电影是不是一言不合就跳舞,无论电影之中的舞蹈还是不是印度式的,印度电影中的佼佼者,从不忘涉及最贴近印度民众、为民众所关心的社会话题。而这,才是印度电影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