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俄国人才能拯救世界|大象公会

2016-03-11 韩高宗 大象公会

核战争一触即发,谁将在危急关头拯救人类?在好莱坞电影中,扮演这一角色的都是美国人,但历史上每次都是俄罗斯人当了救世主,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的命运仍将掌握在他们手里。


文|韩高宗


1983 年 9 月 26 日,莫斯科时间晚 7 点,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中校来到位于莫斯科南部的“谢尔普霍夫-15”预警中心,开始值晚班。


▍“谢尔普霍夫-15”预警中心鸟瞰


当时还没有人知道,世界会在这天晚上走到全面核战争的边缘,而彼得罗夫将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拯救世界的苏联人


彼得罗夫中校当时 44 岁,已在军中服役 26 年。他的生活更像是一个苏联工程师,而非军人——彼得罗夫反感体制,对领导层的虚伪颇有微词,对美国反而没什么仇恨。


不过,对自己手头的工作,彼得罗夫一向尽心尽责。


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地为祖国编程、调试软件、排除程序故障。靠着这些资历,他当上了“谢尔普霍夫-15”预警中心作战方程部的副主任。


每个月有两天,彼得罗夫中校要在预警中心值晚班,管理全苏联的预警卫星系统。除此之外,他专心技术工作,不关心国际政治、核战争、世界末日之类的宏大问题。


与彼得罗夫的平静生活相比,1983 年 9 月的世界堪称风云迭起。


二十多天前的 9 月 1 日,苏联击落大韩航空 007 号班机,造成 269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包括一名美国众议院议员。美国总统里根立即发表电视讲话,指责苏联“野蛮、残忍、灭绝人性”,击落民航班机是犯下了“不可原谅的反人类罪行”。


▍大韩航空 007 号班机残骸


此后几十天里,围绕着飞机残骸的打捞问题,苏联与西方世界争吵不断。


在这种形势下,9 月 26 日晚间,“谢尔普霍夫-15”预警中心接到卫星报告,其中的疑似目标信号比平时多出了一倍。


预警中心的军官们无法迅速分析这些信号。当时的苏联预警卫星虽装有光学望远镜头,能向地面发送实时画面,但图像质量太差,观测人员得先在黑屋子里呆两个小时,才能用适应了黑暗的双眼看清这些画面。


因此,这些信号只能由预警系统的计算机进行分析,才能判定它们的来源是否是美国发射的洲际导弹。


凌晨零点 15 分,计算机判定,有一枚美国洲际导弹正在袭来。也就是说,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终于向苏联发动了核战争。值班室里的警报提示牌立刻亮起。


中心值班室里的几十号人都跳了起来。如果预警系统的判定是准确的,那么形势已刻不容缓,值班的彼得罗夫应立即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后者将下达命令,向美国发动核反击。毁灭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就此打响。


彼得罗夫必须作出决断。他赶紧让下级们检查程序代码和硬件设备,但检查步骤需要十分钟。如果计算机的分析是准确的,那苏联就可能因此错过宝贵的反击时间。


核弹来袭的消息并未到此为止。两分钟后,预警中心里的警报接连亮起,计算机判定,一连有五枚美国洲际导弹正在飞向苏联领土。


▍一枚美国“民兵”洲际导弹


彼得罗夫边和上级通电话,边快速地进行推理。他知道,苏联总参谋部的值班室里此刻也已亮起警报,他的判断和汇报,将是高层决定是否发射核弹的关键依据。


幸运的是,虽然彼得罗夫后来声称自己当时“火烧眉毛”,但他仍然有最基本的常识和理性——苏联科技不靠谱,国产的机器设备更靠不住。


早在一年前,苏联的第一代预警卫星投入使用时,领导就曾对包括彼得罗夫在内的中级军官作出指示:“不必担心卫星故障,技术会慢慢改进。你们的职责,就是以人力来弥补机器的不足”。


而国际形势再糟糕,也不能用来佐证苏制设备的判断。


暗房里的值班人员也终于向彼得罗夫汇报:卫星画面不能证明核弹来袭,光学镜头上看不到导弹的尾焰或飞行轨迹。


彼得罗夫最终判定,美国只以五枚导弹开始世界大战,实在太过儿戏。他决定,不等程序检查结束,便向话筒那边的上级报告“警报不实”。


彼得罗夫的这一判断,使世界与核战争擦肩而过。事后证明,美国并未向苏联发射核弹,是苏联预警中心的电脑软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将云层折射的太阳光当成洲际导弹的飞行轨迹。


这个不大不小的失误,竟把人类推向了毁灭的边缘。


▍“好兵彼得罗夫干预世界大战”


1991 年 2 月,苏联终于发射了能够避免此类故障的第二代预警卫星。不过时过境迁,苏联政权将在十个月后撒手人寰。


人类终极毁灭系统


冷战结束后,欧美的和平主义团体数次向彼得罗夫颁奖,感谢他拯救世界的壮举。但在冷战时代,彼得罗夫的克制与理性,并不能代表苏联核战指挥系统参与者的精神状态。


事实上,苏联后期核武指挥系统的发展,差一点就把彼得罗夫这样的人物排除出核战决策,而将投弹的权力交给故障不断的苏制自动化系统。


1974 年,苏联开始研究“自动化核反击”,以确保在遭到核打击后,即使高层领导人全部在斩首打击中死亡,苏联也能向敌国发射核弹。


这套正式名称为“周边”的系统,经过了苏联研究部门 10 年的研发,于 1984 年投入使用。冷战结束后,该系统的存在才为世人所知。由于酷似电影《奇爱博士》中苏联毁灭世界的“末日机器”,“周边”激起了人们无尽的想象。


▍“末日机器太可怕了”


事实上,它的运转流程并不像《奇爱博士》里的全自动核战系统那么疯,至少负责向美国扔原子弹的仍是人类,而非机器。“周边”的职责是在启动后以其传感器网络时刻监测国土上的核爆迹象,一旦发现核爆便自动检测总参谋部的通讯情况。如通讯中断,就把陆基核弹发射权移交给掩体中的值班军官。


之后,这些手握大权的军官将再次尝试联系克里姆林宫和总参谋部,如果确实联系不上,便发射“后备指令火箭”——该火箭携带的发报器将直接点火发射所有苏联陆基洲际导弹,向美国展开全面的核报复。也就是说,最后一步命令仍需由人类来下。


尽管如此,与美国层层保险的核武指挥系统相比,“周边”仍然堪称丧心病狂。


在同时期的美国,核武发射手续始终坚持由民选总统和军方领袖负责,绝不会有此等“自动化”和“权力下放”的制度创新。要发射一颗美国核弹,除了在任国家元首要发布核战命令,国防部长或地位相当的内阁官员也必须副署,命令才能产生效力。


即使在命令发出后,美国的地下掩体或预警机里的指挥中心也必须进行复核,方能向基层军官发布攻击命令和正确的核弹解锁密码。核潜艇、轰炸机、导弹发射井的指挥官也必须与副手共同复核命令和解锁码无误,两人一起才能点火发射核弹,堪称层层保险。


而苏联的“周边”系统从决定核战到点火发射,只有一道人工复核手续,大部分流程都可由“周边”系统自动完成。


▍苏联地下核战指挥所模型


所以冷战结束后,美国高官们一得知“周边”系统的存在,都纷纷表示“苏联人真是不可理喻”。


而且,苏联人也并不是没有想过研发《奇爱博士》中的那种末日机器。


在最初开发“周边”系统时,苏联国防工业部提出的设想,就是一套完全无人化的核反击系统。只要传感器网络在国土上监测到核爆迹象,电脑网络就会自动向北约国家发射所有陆基核弹。


按这套系统的理念,苏联发动核报复既不必经领袖和总参谋部授权,也不必由火箭军的基层军官人工点火,全程都由电脑操控,堪称是《奇爱博士》加《终结者》而成的终极人类毁灭装置。


一旦启动,这种全自动核报复系统便无需再接受人类的领导,随时可凭借卫星误报之类的系统故障来毁灭世界。


▍废弃的苏联地下核战指挥所井口


可想而知,以苏联预警系统可观的故障率,除非领导层把人类的存亡当做儿戏,否则实在难以下决心使用这种系统。


最终,党中央没有向这个“超级项目”提供足够的支持,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接任总参谋长后也表示反对。全自动版“末日机器”项目下马,换成了最后投入使用的半自动系统。


怎样保证核弹及时发射


将人类存亡托付给这种毁灭性的自动化系统,并非苏共政治局的心血来潮,而是苏联几十年来核战略演进的结果。


从拥有核武器开始,苏联的核战略经历了从“先发制人”到“接到预警再报复”的转折。


在 1960 年到 1964 年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决策层相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决战并不遥远,而且苏联拥有制度上的优越性,可以在核决战中取得胜利。


除了领袖的必胜信念之外,落后的科技水平也使得苏联必须在核战争中先发制人,不能“接到预警再报复”。


▍在当时的苏共中央内部,“核战争要早打、大打”是最受欢迎的战略共识


苏联当时还没有导弹预警雷达,通讯技术水平接近二战水平,就连其依赖的洲际导弹,在发射前也要先注入液体燃料,发射速度缓慢,难以和美国人争分夺秒。苏联唯有先发制人、带头投弹,才能在核战中占得先机。


在这种原始的核武指挥系统下,苏联在发射核弹时,需要将预定命令封装给配备核武的基层作战单位,因此缺陷重重——基层军人办事效率低下,紧要关头也不大靠得住。


在赫鲁晓夫时代的军事演习中,负责裁开装有指令文书的文件袋的人员经常因为手抖而无法顺利操作剪刀。一直到 80 年代,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指挥所里还放有一把大锤,以免关键时刻打不开保险柜,原子弹扔不出去。


▍废弃的苏联军事指挥所。在早期的苏联核武指挥系统中,总参谋部将拟定的核战计划文件装在密封纸袋中,锁进战略火箭军团级以上指挥部的保险箱里。战略火箭军的军官在电报中接到特定呼号后,要开柜启封执行既定计划


而苏联基层军人在美苏涉核冲突中的真实表现,也让高层觉得难以放心。


1962 年 10 月 22 日,四艘装备核鱼雷的苏联潜艇到达古巴附近水域,试图突破美国海军封锁抵达古巴。他们预先接到命令,如果潜艇艇长与政委一致认为,舰体在上浮时遭到美国海军攻击且被击穿,则要向美军舰艇发射一万五千吨当量的单枚核鱼雷。


10 月 27 日,B-59 号潜艇舰长瓦伦丁·萨维茨基听到了深水炸弹的引爆声。他当场下令,准备执行命令,发射核鱼雷。他咆哮道:“战争可能已经开始,我们要把美国佬炸飞!即使一定会死,我们也不能成为舰队之耻!”


结果,副舰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与副政委伊凡·马斯连尼科夫站了出来。他们劝说萨维茨基,放弃了发射鱼雷的命令,并上浮舰体以避免进一步的敌对行为。


▍古巴导弹危机中险些大显身手的 B-59 号潜艇


事后证明,副舰长和副政委的处理是正确的:美国早已向苏联通报过深水炸弹的部署,只是因为 B-59 号潜艇的通讯故障才没能及时通报给前线人员。


但是在苏联决策层看来,B-59号潜艇在“关键时刻”没有动用核武,足以证明基层军人不够可靠,缺乏决战的意志,不可托付发射核弹这样的重任。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的科技水平终于有所突破,特别是 1969 年开发完工第一代早期预警雷达(1970 年正式部署),使苏联拥有了“接到预警后再发射”的技术基础,有了放弃先发制人、转向偏重威慑与报复的条件。


▍苏联首代“第聂伯-M”型导弹预警雷达


第一代整合的苏联预警信息网络系统,也在 1978 年研发结束。


新的科技进展,也让苏联领导人发现,核战争的破坏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先发制人”并不可取。


1972 年,苏联总参谋部的研究发现,“世界性核战将急剧破坏全球气候”。1973 年,苏联总参谋部在数学模型推演中发现,即使打“有限核战争”,只使用欧洲对峙前线部署的苏联核弹的 20%-25% 来打击所有西欧北约国家的机场与军事基地,生态灾难也会波及莫斯科,华约国家的军队推进将被欧洲生态浩劫彻底打乱。


不管大打还是小打,苏联高层从此不再将先动手作为核战略重心。但是,要以报复替代先发制人,苏联就必须提高核武器发射的反应时间,并排除前线军人关键时刻下不了手的风险。


▍1979 年华约组织的欧洲前线核战形势推演图


为解决此障碍,苏联开发了独特的双轨制核武指挥链,两条指挥系统彼此平行:


一条是类似美国制度的普通指挥链,由苏共中央总书记发布核战命令,总参谋部核实命令,向基层作战单位发送核武解锁密码和发射命令,基层军官按“两人原则”与副手核对命令后作战。


另一条则是绕过普通指挥链,直接由最高层“一键发射”所有陆基核弹。1970 年代中期苏联开始使用“信号-M” 指挥系统,使用此系统的战略火箭军部可以直接一键发射每一枚陆基远程导弹。


1985 年新升级的“信号-A”指挥系统,还能在预录于导弹芯片中的几套打击方案中选择一套激活,由最高决策层直接决定每一枚导弹的飞行轨迹和打击目标。


有了这种以党中央为核心的指挥系统,苏联既能保证核报复的反应速度,也可以排除基层的不确定因素,确保不会有抗命官兵阻碍苏共政治局向美国投掷核弹。


▍苏联核弹基地控制台的导弹点火键


正是出于苏联人对核武反应速度的看重和对基层忠诚度的怀疑,最终导向了“周边”这套既能确保速度又能绕开基层的终极武器的诞生。


俄国人再次拯救世界


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双轨核武指挥链被俄罗斯全盘接手,结果彼得罗夫事件竟在 1995 年的俄罗斯重演,而且过程比上一次还要惊心动魄。


1995 年 1 月 25 日,莫斯科上午 9 时 28 分,俄国预警中心向总参谋部通报:四分钟前雷达站发现一枚美国潜艇从挪威海发射的弹道导弹。


这一次,预警中心没有彼得罗夫这样脑筋正常的值班军官把关,竟直接向上汇报:可能有一枚电磁脉冲类核弹来袭,其意图可能是斩首俄国的指挥中枢,烧掉全莫斯科的集成电路板。


在突然“袭来”的单枚“导弹”面前,叶利钦总统和科列斯尼科夫总参谋长启动了各自的核手提箱,准备在十分钟的反应时间上限内作出决定,是否要对美国进行核打击。


▍叶利钦的核手提箱外壳。从苏联开始,相同的手提箱分发给苏共总书记(俄罗斯总统),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意在克里姆林宫被核平后还有决策者能发起核报复


八分钟后,总统和总参谋长确认了“导弹”并非对准莫斯科。核手提箱被关闭,各地的核弹部队也解除了警戒。


叶利钦在屏幕上盯了 8 分钟的“美国三叉戟导弹”,事后证实是挪威的一枚气象卫星,发射前几周就已经通报了周边国家,结果湮没在了俄罗斯官僚系统的文牍中。


幸运的是,当代俄罗斯毕竟没有面临冷战时的紧张局势。不管时局如何波动、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如何跋扈,俄国最高决策层不会有理由认定,美国随时都在处心积虑夷平本国。


不幸的是,即使在冷战终结多年后,全面核战仍然有可能因为俄罗斯的某些不靠谱特质而突然爆发。


据参与“周边”设计的骨干人员称,“周边”系统的中枢骨干部分在冷战后被俄罗斯政府接手,现在仍可启动。


与此同时,冷战后的俄罗斯出现了更多会影响“周边”的不可控因素。比如仅在 1996 年秋天,就有核武基地曾 7 次与上级失去联系,因为偷铜线的贼挖走了核武基地的通信电缆。


如果“周边”当时处在启动状态的话,核武发射权便会因为领导层的失联,而被下放给掩体中的基层军官,第三次世界大战便会随时爆发——人类能生存下来,还是要靠一位神经足够粗大的俄罗斯人,及时拯救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