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管对“海外内容”政策收紧,本土势力顺势突围?

2017-02-09 宋子轩 音乐财经


文 | 宋子轩

校对 | 李禾子

编辑 | 董露茜


本文2497字,阅读大约4分钟


据韩国《中央日报》2月6日的消息,有中方文化产业相关人士透露,中国广电总局最近与主要节目制作公司经营团队进行谈话,口头下达指示,要求禁止使用韩流内容,还要求禁止中方与韩国共同制作或合作制作等。该报道甚至称这代表着中国当局下达限韩的具体方针已经被证实。


但在2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主持的例会记者会上强调,“我的同事在这里回答过这个问题,我没有听过这个说法”。虽然官方明确否认这一说法,不过事实上包括音乐、影视在内各个娱乐产业的分支均已受到波及。例如,《我是歌手》疑因“限韩令”未拿到音乐类节目牌照,被迫退出了黄金档,目前节目已经更名为《歌手》,在大幅修改后改到了周六22:30分播出。


韩国一直以来奉行“文化立国”,文化产业出口占到70%左右,一半就出口到了中国市场。自去年韩国部署“萨德”的信息传出不久,韩流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韩四大娱乐公司总市值一度下降了3615亿韩元(21.5亿人民币)。尽管中方一再明确表示,未曾听说所谓“限韩令”,但韩国媒体一直深度关注“政治对文化出口”的杀伤力。



线上风平浪静,线下波涛汹涌,“限韩令”究竟会给音乐产业带来什么?


今年1月27日,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韩国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和钢琴演奏家白建宇两位韩国艺术家在中国的演出计划被临时取消,这可能与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有关。你对此有何评论?“萨德”系统的部署对中韩民间交流的影响是否会持续加深?”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此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情况。”


但同时,华春莹在会上表示:“我们一贯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开展友好民间交流。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的加深对两国关系发展非常重要。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希望韩方重视中方关切,为两国民间正常友好交往创造有利条件。”


据了解,韩国知名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原计划从今年2月19日起在广州、北京和上海举行巡回演出,但她为此申请的签证仍无着落。韩国钢琴家白建宇也面临类似情况,原计划于3月18日与贵阳交响乐团进行的合演被取消。


一位券商娱乐行业分析师对音乐财经表示,“风向是这样,但确实是韩流演出受到一些负面影响。电视剧电影的影响大,本来想让韩国明星演戏的,幸亏没签成,不然会赔很多钱。”


据音乐财经观察,在去年9月17日韩国美少女组合T-ara在上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做完巡演最后一站后,市场就几乎没再出现过“韩流”演出了。2015年,国民老公王思聪正式进军娱乐圈,签下T-ara组合并成立了“香蕉计划”公司,今年4月份,该公司将举行“香蕉计划BIG嘉年华”,虽然限韩令日趋严苛,但参演名单中仍有T-ara的名字。


大部分公司想要拿到一纸批文已经难上加难。相关业内人士最近向音乐财经透露,现在不仅仅是限韩,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5个国家都有一定的“内容限制”。



去年,韩流明星演唱会出现了诸多乱象,从热门演唱会黄牛价被炒到上万元,骗子丛生。再到EXO拼盘演唱会事件,主办方乱象也频繁被媒体曝光。一类未尽主办义务的演出公司,也已经被纳入到了上海文化市场的黑名单中。加上去年年底”王菲演唱会”事件所引曝光的太多不合理内幕,根据音乐财经了解到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已经盯上了今年的演唱会市场整顿。


2月6日,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已经颁布了上海市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其中公布了五条纳入黑名单列入依据,“在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中以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恶意炒作、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一位上海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出承办方向音乐财经透露:“相关政府部门将会彻查去年的演唱会乱象,在没有结果之前,新上报的演唱会主办方将很难再拿到批文。”据他透露,上海不少场地的演唱会现在已经被叫停。


在谈及限韩令以及等等限令对其公司的影响时,上述演出商表示:“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限令肯定是一时的,韩国艺人的版权代理我们还会继续做,一些优质的年轻的韩国艺人我们也会继续观察。”


一家音乐粉丝社区平台的品牌负责人也有同样的观点。“目前涉及韩流的线下活动肯定会受到影响,不过线上应该影响不是太大。”



随着海外内容政策的收紧,本土的艺人就会迎来最好的突围时机吗?


从积极的角度看,“限韩令”下大批韩星已经失去了在中国“捞钱”的机会,市场热度也随之骤降。主办方的投资目光纷纷转向内地艺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演唱会市场对“屈指可数”的几位票房保证“IP”的争夺。


达意美施娱乐下半年开始做大张伟的巡回演唱会,总经理刘嘉良说:“其实国内的一批年轻艺人已经起来了,像鹿晗、薛之谦、许魏洲和李易峰这样的艺人,已经拥有了大批粘性很强的艺人,在禁韩这段时间完全可以填补市场韩流的缺失。



去年年初,中韩的娱乐产业也还经历着“甜蜜期”,不少行业巨头也纷纷与韩方合作,加紧布局。


1月25日,华谊嘉信与韩国株式会社SIGNAL Entertainment Group签署了《新股认购协议》,拟用自有资金21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797亿元),认购韩国SIGNAL娱乐发行的1000万股新股,成为了SIGNAL娱乐的第一大股东,开始了从服务型向资源型的转变。


2月11日,阿里巴巴收购SM娱乐4%股份,结为战略合作伙伴。针对中国国内音乐事业以及电子商务展开了正式合作。


2月19日,海洋音乐集团也与韩国三大娱乐公司之一的JYP娱乐签署了独家音乐版权合作协议,并共同投资成立了合资公司拓展业务发展。协议达成后,海洋音乐拿下了JYP所属艺人全部音频内容的独家互联网发行权。


除了各巨头在音娱领域的大战,韩流明星的演唱会在去年前三个季度也十分火爆,人气高的韩国明星可以随意在中国开演唱会,都会有投资方接。



刷不上韩剧,看不成综艺,“中韩合作”转型“中国独立制作”


据中央日报称,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文化产业相关人士近日表示:“去年年末,广电总局在一次中国主要文化内容制作公司相关人员的会议上下达指示,要求中断与韩国企业签署共同制作合约,叫停邀请韩国导演等让韩方参与制作的制作方式。”


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某广电总局高层特别指出,若发现周围有此类情况,要予以举报。该人士还称:“被举报的企业会有损失,但也会给予举报企业相应的补偿。”据悉,这一指示已经通过口头进行了下达。


目前,受此影响,影视剧方面虽然一些小成本剧还能在地面频道甚至在腾讯、优酷、搜狐等大平台上线,但重金引进的大成本剧已经没有了出路。前不久由韩国男星朴叙俊、朴炯植等人主演的《花郎》,仅仅播出两集就已经在乐视下线。据悉,乐视以每集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全集20集的版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16年初的大IP《太阳的后裔》。



更有不少热播剧甚至还未播出就已经被“扼杀”在了摇篮里,SBS电视台的《蓝色大海的传说》还有《师任堂the Herstory》原本都计划今年在中韩同步播出,不过伴随着“限韩令”的“升级”,目前看起来已经无望。


如果说韩剧在国内还能“苟延残喘”的话,那综艺已经深深的陷入了“限韩重灾区”。其实在去年,网上就有爆料称,“限韩令”已经传达给到了各卫视,要求包括卫视和省级电视台及地面频道均不得播出有韩国明星代言的广告片,也不能再邀请韩国艺人或者宣传韩国元素。”



所以,从去年开始,一些卫视的综艺节目中,就出现了不少韩国嘉宾或明星被打码或大量删减镜头的现象。无论是《盖世英雄》里的鸟叔还是《加油美少女》中的Bigbang,都没有逃过马赛克的命运。


而包括《奔跑吧兄弟》、《我们相爱吧》在内,一系列从韩国购买版权上线的综艺节目很有可能也要进行大幅度改版。刚刚在前不久回归的《我是歌手5》,就已经更名为《歌手》,模式也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综艺节目的制作方式也在“限韩令”后,由“中韩合作”转型为“中国独立制作”。去年年底,浙江卫视有郭富城和孙杨加盟的综艺节目《我们17岁》就在第5集后,从韩国KBS电视台导演参与制作的模式更改为了中国独立制作。此外,包括《我们的挑战》和《24小时》等节目中的韩国团队也纷纷退出,改用成了中方团队。


对此,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驻北京事务所代表金起献对此解释称,“从几年前出现第二波韩流热潮时开始,还有很多让韩国制作团队参与的节目,但最近这种现象正在明显减少。”


显然,为了避免在节目审查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在市场营销方面蒙受损失,放弃中韩共同制作已经是当前唯一的选择。


也有分析师表示,“限韩令”也体现了官方对国内市场的保护,由于此前引进综艺都是韩国自带团队,如今只能自己上阵,在激烈的综艺市场环境里,各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一定程度上反而利好原创。他说:“在资本驱动下,一味靠引进别人的版权,这种模式并不健康,是该自己硬的时候了。”


音乐财经长期招聘财经记者、分析师,有意者可投简历至:songzixuanbox@126.com


  

还想看点别的?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商业丨现场音乐市场一路狂飙猛进?乱象丛生下,未来仍值得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