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alt D轮1400万美元融资到位,版权市场“准独角兽”给了我们哪些行业启示?
文 | Dewelf
校对 | 李雪娇
编辑 | 李禾子
10月13日消息,版权服务商Kobalt刚刚宣布获得了一笔1400万美元的融资,即D轮的第二笔注资,投资方为一代风投传奇Bill Maris创办的风投公司Section 32。
今年5月,Kobalt曾宣布获得由赫斯特娱乐(Hearst Entertainment)领投,既有投资者Balderton、MSD跟投的7500万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到了7.75亿美元,成为媒体口中的“准独角兽”。此次第二笔注资完成后,其估值也增长至了7.89亿美元。
主导本次投资的Bill Maris曾是硅谷VC标杆企业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于去年8月离职。早在谷歌风投时(2015年2月),Maris领导的谷歌风投就曾领投过Kobalt,当时Kobalt共计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离职后,Maris于今年早前在加利福尼亚创办了Section 32,并在随后完成了1.5亿美元的首轮融资。
音乐财经曾在《7500万美元D轮融资成为“准独角兽”,Kobalt公司获投对中国音乐版权市场有何启示?》一文中对Kobalt的商业模式进行过介绍。它的基础业务就是:为音乐行业(尤其是音乐人)提供大数据工具,从而更精确地监控版权去向。其目的在于增强行业透明度,同时追踪平台应当付给音乐人的版权费。
为此,Kobalt开发了一个叫做KORE的版权监控系统,用以监控各个渠道的版权出口。以YouTube为例,单在美国市场,Kobalt平均每个月就要监控15亿次视频流,找出其中大约1800万条疑似侵权视频。Kobalt宣称,由它监控并落实的流媒体渠道版权收入要比传统方式要出30%。
虽然这家早在2001年就已成立的公司,直到2012年与披头士成员Paul McCartney的公司MPL签约之后才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为艺人争取最高的版权收益率),但资本对它的态度已经说明了Kobalt模式的前瞻性。
△Kobalt融资轮次,来源:crunchbase
Kobalt的崛起与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音乐及流媒体逐渐盛行;二是独立厂牌及独立音乐人逐渐拥有更多话语权。
今年7月,Kobalt的同类型公司Stem刚刚完成由Aspect种子资金和Evolution Media(CAA经纪公司、私募股权基金TPG和Participant Media的合作伙伴)领投的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帮助音乐人追踪版权去向;9月,独立音乐版权代理商Merlin对外宣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它已经向其代理的独立厂牌及个人支付了10亿美元的版税收入……
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标志着,独立厂牌和独立音乐人正在崛起。
近年来,数字音乐尤其是流媒体的盛行直接导致了音乐人收入的碎片化,这也使得音乐行业小额版权交易越来越频繁。相比于传统唱片业的固定版税及较长的版税获取周期,如今的独立音乐人也越来越重视版权的短期变现。新技术的出现使唱片公司在艺人发掘和管理唱片方面的重要性正在下降,类似Kobalt的帮助独立音乐人管理版权的平台正逐渐受到独立音乐人的欢迎。
目前,根据Kobalt的官网数据,其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25000个作曲家、600个出版商和20000个独立音乐人,其中就包括Bruno Mars、Sam Smith、Ariana Grande和Lil Wayne等巨星歌手。
△Kobalt创始人兼CEO Willard Ahdritz
Kobalt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两笔融资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或许解决了当下行业面临的一个最根本且最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何在各大流媒体平台纷纷争抢版权的同时,帮助独立音乐人更好地营生?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版权产业链上涉及到的两个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版权所有者(唱片公司、独立音乐人和厂牌)和流媒体平台。
一直以来,这两者就有着诸多矛盾。一个例子是曾一度受困于唱片公司的Spotify:在今年与三大唱片公司再度达成版权合作之前,Spotify曾与其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博弈,一方面Spotify因过高的版税支付耗损迟迟无法盈利和上市,希望唱片公司能够降低授权费率,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也不愿作出让步,想要从这一流媒体巨头身上薅更多羊毛出来。
另一个例子是因“价值缺口”问题饱受版权所有者诟病的YouTube。不久前,YouTube“价值缺口”再次引发论战,美国唱片业协会CEO Cary Sherman再次发文谴责YouTube的用户数量与他们支付给内容提供者报酬十分不匹配,且后者一直在利用《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规定的 “避风港原则”钻空子。
Kobalt之所以受到独立音乐人欢迎,除了它所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外,还在于它只向用户收取部分佣金、不索取版权所有权的做法,极大地增加了过程透明度,减少了与版权所有者及音乐平台的利益冲突。
反观中国的音乐版权市场,可以发现和欧美音乐市场的相似性,即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数字技术发展的冲击,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对于自身版权的管理越来越碎片化。当然两者还有很大的不同,欧美音乐市场依然比中国音乐市场更健全。
最为首要的就是版税透明度的问题。现在,中国版权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虽然中国各大音乐平台已经从争夺存量曲库发展为扶持新内容,但许多从业者乃至音乐人本身对于细分版权的知识还非常匮乏,版权意识依然淡薄。
“过去没有人在词曲方面有清晰的认知度,很多涉及到音乐的平台公司,会说我已经和唱片公司达成了授权合作,有录音制作权,但其实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一首歌除了录音制作权,还有词曲的权利。”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吴伟林曾在接受音乐财经的采访时表示。
如今的中国音乐市场,“人”和版权是两项最重要的价值来源,而其价值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开发空间。不过随着行业发展逐渐向好,我们已经看到在版权市场已经有诸如派歌、Qport和星球发行等等的专注于数字音乐版权发行代理的平台出现。
期待越来越多的变革力量。
本周轮值编辑:李禾子
联系方式:lhz_940107@163.com
招聘 |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招聘启事
财报 | Kobalt 2016年财报公布:短期盈利能力不足,遭货币汇率打压,综合亏损增幅达28.6%
投融资 | 创业公司Stem获得800万美元A轮融资,手握区块链技术,就是要让音乐人赚到钱!
商业 |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