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音乐有“查重”
在学术圈,查重是为了初步确保独立原创的思维成果。如果音乐能查重的话……
随着毕业季的来临,打开微博,“论文”和“查重”,逐渐在学生群体中成为了热门话题。
2019年,全国将共有800多万学子从普通高校毕业走入社会。而每位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的查重数据,则是涉及到其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判断因素之一。
为什么查重对学术这么重要?相信在年初的“翟博士”事件之后,大众对学术成果的原创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位正在为毕业论文“秃头”的在读博士告诉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抄袭是很严重的学术不端事件,也是做学术的基本前提。而不管是学位论文(俗称大论文)还是期刊论文(俗称小论文),两类论文都有查重这个环节,因为论文说到底就是“独立原创的思维成果”,查重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防止你把别人的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
被全民挖掘的“音乐抄袭”
简单来说,查重的标准在于,允许有一定的重复,只要合理就行。
至于为什么查重有一个可以接受的重复比例(例如教育部目前的规定是重合度30%以上定为抄袭的文章),这是因为在现有的学术环境下,当代的学者们不可能空中楼阁搞研究,不管怎么创新,文章肯定有一部分是和已经有的论文重复的,比如专业名词、基本定义等,不可生编乱造。
虽然音乐创作和学术研究相隔甚远,但从这方面看,二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比如音乐人写歌,再怎么写也不可能跟别的歌曲完全不一样。不同的是,关于重复的定义,音乐目前还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
一个因此产生的现象是,最近随着多档音乐综艺的走红,越来越多“某某某的新作品是否对某某某旧作进行抄袭”等类似话题开始在社交媒体出现,例如今天的微博上就挂了至少三个与音乐人作品抄袭相关的热门话题。
对此,网友们众说纷纭。“大家来听听,不止前奏一样,整曲都是照搬的。”“这首歌不就是xxx和yyy的结合吗?”“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首歌和zzz听上去特别像。”
好的方面来说,大量关于音乐作品的讨论说明音乐人和音乐作品正在迈向深层次的“出圈”进程,大众的音乐审美提高了,对音乐本身的注意力也更多了。
但也有不好的方面。到底只是听上去相似,还是真的把别人的成果当成了自己的成果?关于抄袭,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一直都没有特别明确的对错之辨,坊间流传的“八小节”、“三小节”也并非正规的数据标准。
而因为涉及到高昂的维权成本,且不同案例需要具体判决,因此即使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法律维权案例出现,但依旧有不少涉嫌抄袭的作品纠纷停留在道德和舆论层面。
同样是涉及到成果侵占的问题,如果音乐有查重,能帮助解决这类问题吗?
如果音乐能“查重”
简单想象一下,如果音乐能查重,每当音乐人完成一首作品,在上传音乐平台之前,为了避免被人说自己“抄袭”,就可以放到查重系统里查一查:
30%重合?安全,上传!让大家听听,我的作品就是这么牛逼;
50%重合?不行不行,太高了。虽然我没听过这首相似的歌,让我来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看上去挺美好的。那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有音乐查重的工具出现呢?
抛开版权的因素,把查重的思路用于音乐人自身作品的检视,好处是能够用数据证明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在有人质疑“你这首歌抄袭了”时拿出初步的合理反驳证据。
之所以说初步,是因为拥有复杂内容的音乐作品和学术中的大论文一样,是整个创作/研究过程的综合反映。对于目前已形成工业化体系的学术圈来说,参与的人数和作品数都量很大,数字化工作也做的比较完整,查重也只是抄袭判断的一个环节。放进库里查,然后按数据判断,这是第一步,到底有没有抄袭,还是得靠“人”来判断。
国内部分作曲系的在读同学告诉音乐财经(ID:musicbuisness),他们本科和硕士毕业都需要交原创作品,一般是一首管弦和两首其他的编制。把这些作品拿去查重,比不上专业老师的经验判断来得快,“你专业老师肯定知道你都有啥曲子呀,一打眼就知道是不是你写的。”
这一点,国外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音乐产业环境,和学术圈的情况已经更为类似。在国外现有的一些抄袭案件中,对于音乐作品版权保护的核心判定之一是关于能够影响整体创造性和原创性的“微小火花”,包括调式、节奏和结构方式和情调等因素。
如果这些原创的细节让作品整体相似,即便重合率低于某一数值,那么也会被判定为抄袭。另一方面,和学术中的专业名词、基本定义等情况类似,在蓝调等一些拥有特定和弦的音乐风格中,大量重复的和弦可以在没有被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因为“没有人拥有一个流派”。
因为大多数普通人都无法真正“检视”音乐,因此,这些需要懂音乐的专家们提供感性评判的部分,让音乐作品的查重成为了“鸡肋”。
此外,在音乐圈里,创作者个人对作品对比的抵触,也会影响拥有查重逻辑的工具在产业中的推广,因为大家根本对迈出这一步不屑一顾,“我为什么非要和别人进行比较呢?”“职业创作者不会去在意这样的事,会影响创作。”
在没有涉及到利益的情况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残酷的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流动越来越快,即使创作者与世无争,一旦音乐作品和流量、商业价值挂上了钩,抄袭和被抄袭的言论也会随着社交网络或多或少地找上门来。
而如果一位独立音乐人剽窃了一首歌,但并没有因此获得太多利益,那么很大程度上,这种举动会因此被“掩盖”。只有当这首歌大火时,原作者才可能有机会发现这种“掠夺”。
职业的创作者,应该对此做好准备。
AI拯救“抄袭”?
到底现在有没有能够为音乐进行查重的工具?很遗憾,当我们打开搜索引擎查询此类话题时,中英文环境下都没有给出更多有效信息。
市面上的确存在一些消除audio duplicate(重复音频内容)的搜索和清理工具,用于在电脑等设备查出本地拥有的相同音频,帮助清理并节省空间,但并不能对音频本身内容进行专业的相似性鉴别。
其中有一款名为Audio Dedupe的工具则号称即使音频文件以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也能识别重复的歌曲。因为研发团队表示Audio Dedupe实际上会“收听”音乐,即使以不同的文件格式保存也可以进行识别。但在使用后可以发现,此类工具依旧无法从根源上进行内容的查重。
不过,音乐财经观察到,随着技术的进步,AI创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查重逻辑在音乐上的应用。目前,一些AI作曲软件会在数据库中对生成的旋律进行对比,避免抄袭作品的产生。
因此,在信息足够充分的状态下,未来AI或许能够帮助音乐人有效完成作品查重的过程。
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圣经也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音乐创作,都无法避免从现有的内容基础上汲取灵感或受到影响,音乐财经也并非第一个撰文讨论音乐查重话题的媒体平台。
但在当下越来越高涨的全民反抄袭浪潮中,避开情绪与质疑,讨论更有可能性的判断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包容的志趣。
编辑:宋子轩
微信:18301091815
邮箱:zixuan.song@chinambn.com
小鹿角APP——音娱产业数据终端
媒体、报告、教育、招聘、问答、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