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附人】04届陈家文:在诺奖团队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附人脉网络 Author 校团委会综合

10月5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获奖者之一是荷兰皇家科学院院长Bernard  L. Feringa教授。在Feringa教授的诺奖团队照片里,我们看到了华附人的熟悉身影——


        是的,他就是华附初中2001届、高中2004届毕业生陈家文。十多年过去了,老师们对他记忆犹新。

(照片提供:政治科姚世娴老师,陈家文校友当时的初中级组长)


近日,华附校友团体之一“华附人脉网络”几经辗转,终于成功地对陈家文校友进行了采访,12月19日其公众号上这一篇精彩的“华附志”让无数华附人纷纷转发。

转发间的只言片语,让我们也看到了有别于以往的、更为丰富多彩的华附人形象。

本周四,12月22日17:20,在舒心阁举办的第70期“华附沙龙”,其主讲嘉宾就是高中2004届陈家文校友——那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吧,聆听他从华附到欧洲,投身所谓“冷门研究”的有趣故事,了解华附人之所以为华附人的丰富多彩。


—— 以下来自“华附人脉网络”,已获权转载 ——


华附志 专访 | 04陈家文:我在诺奖团队里

 2016-12-19 阿华田 林小姐 

陈家文博士证书

当“老板”费林加终于打开大门,走出会议室的时候,等待在走廊上的众人爆发出酝酿已久的掌声,陈家文举起手机,用小视频记录下这个时刻。

二十分钟前,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一间小会议室里,费林加团队的会议如常进行。费林加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

一番交谈,费林加放下电话后,摆摆手要求大家离开会议室,“我要冷静一下”。

半个小时后,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传遍天下,他们在“设计与合成分子机器”方面的研究将载入科学史。

陈家文1998年进入华附,在这里度过了初中和高中的六年时光。2004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9年,拿到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的他远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攻读博士,师从荷兰皇家科学院院长费林加教授,博士毕业后,他留在费林加的团队中,继续进行分子马达的研究。诺奖公布的那一天,看着费林加教授与学生们握手、拥抱,想到自己也为人类的进步贡献了微小的力量,陈家文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难以置信,能有多少人亲眼见证一个诺贝尔奖诞生那一刻?”

“科学家”常常成为孩子梦想的代名词,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学家犹如“圣经中的造物主”,拥有创造世界的神奇能力——但陈家文觉得,所谓“科学”也只是一种职业:“我们没什么不同。”

“以科学为业”的陈家文,每周做五休二,朝八晚六。工作日的早晨用半个小时回复邮件,做好一天的实验计划,剩下的时间就往返于实验室和办公室之间。

实验室里,陈家文和他的伙伴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设计不同类型的分子机器,合成它们,并测试它们是否具有设想中的功能。由于是探索未知的分子,失败在所难免——陈家文说,失败的项目文件堆满了一大个抽屉。他们需要不断尝试、讨论、修改、优化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合成的工作占据了他们项目的大部分时间。

由于西欧国家对工作时间要求严格,他们不必加班。周末和假期都是惬意的大好时光,陈家文的朋友圈里满眼荷兰的蓝天绿草,还有两岁儿子的笑脸。荷兰的导师大都随和,学生们习惯于称费林加为“Ben”。Ben教授和学生亦师亦友,常常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去烧烤,喝啤酒,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和大家一起踢足球。陈家文的儿子最喜欢费林加家后院的小黑马,总是拿着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不停地喂它吃。


陈家文从费林加身上学到许多,有专业知识,也有科研思维:对待一个大的问题,如何将其细分为几个项目,然后有效地将其实现。费林加擅于激励学生,每一个项目开始前,他会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个课题的意义在哪里,让大家清楚自己手上的项目“有意思又有意义”,学生自然就有了兴趣。

在分子机器领域潜心工作三十年的费林加心里大概非常清楚手上项目的价值。“我们其实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项目可能拿诺奖”,陈家文说,“当然,我导师心里还是有期待的。”

“你怎么知道他有期待?”

“因为,从2011年开始,每年诺贝尔奖公布的日子,他都不会出差,在办公室里等电话”,陈家文发来一个偷笑表情,“太明显了”。

陈家文说,诺奖的荣誉是对他们以及这个领域的前辈们长久以来奋斗的认可。他也坦言,希望诺奖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认同。在获奖之前,分子机器并非学界的热门,这也许可以进一步解释他们对于“认可”的期待。

对于“这个项目是干什么的”,陈家文做了个类比:如果要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那很容易,可如果要在一粒米上写字,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这时,我们需要一个具有相应尺寸的工具。假设我们所使用的是一支超级细的笔,笔尖达到了分子水平,那么在大米上写字,就相当于是普通笔在A4纸上书写一样了。而分子机器,就是研究在纳米尺寸下,如何设计与开发具有功能的分子。

这些分子机器,有些就像搬运工一样,能够实现单个分子内功能性基团的转移;有些能够在强粘性条件下维持转动,像搅拌器一样;有些则像汽车,可以直线前进,等等。换句话说,它们是分子层面的“工具”。根据需要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分子机器工具,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就是陈家文的课题内容。

事实上,分子机器并非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欢呼”。借助这项技术,人们可以精准地控制药物、实现全新的材料性能、设计前所未有的芯片结构——这将会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可能,甚至能够引发一次技术革命。

分子机器的潜力,终于被诺奖的评委们看到了。诺奖的巨大力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分子机器及其研究者。自10月5日诺奖公布,放眼格罗宁根,费林加的横幅处处飘扬。荷兰皇室授予费林加勋爵头衔,格罗宁根市政府授予费林加荣誉市民称号,格罗宁根大学甚至宣布,将学校里的自然科学楼命名为Feringa Building。

这场庆典不仅仅属于教授一人,他的整个团队被嘉奖了纪念奖牌,陈家文和他的伙伴们亦不停地参加大大小小的派对、采访和电视录制。费林加教授在格罗宁根市中心马丁尼教堂的公开演讲中认真强调:“诺贝尔奖,属于我的整个团队。”

这和获奖前的冷清状况对比鲜明。在被诺奖加冕之前,分子机器只是个“钱途堪忧”的基础研究。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陈家文和他的伙伴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们做这个研究,有什么应用,能够在5年之内投入生产,带来经济效益吗?”

陈家文只好坦承:“五年内没有办法工业化,但我们一直在慢慢努力。”他自知分子机器在三十年内尚未看到工业化生产的前景,也知道当今社会,利益、利润,往往才是资金流向的重要风向标。

所幸,费林加作为荷兰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在科研上获得了很多方便,包括一流的研究团队待遇和设备条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相同领域的其他研究者,受得苦就更多些。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曾经沮丧、无力,幸运的是,他们终于坚持下来。

费林加团队合照,前排右五为陈家文

获奖之后,关注分子机器的人自然多了,陈家文说这是好事,虽然竞争对手也会增加,但诺奖在手的费林加团队已经很淡定。他们的研究工作不会停顿,只是心态变得更加放松,也更加自信。

触摸到了业界最顶尖的奖项以后,年轻的陈家文仍要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我们当时选择这份职业就是因为兴趣,而我认识的和知道的前几任诺奖获得者现在都还在办公室工作,每年的科研论文仍然在发表。”

陈家文对化学的兴趣始于华附时代,或者更准确地说,始于龚德昌老师的化学兴趣班。

龚德昌老师把碳酸氢钠、果汁、水放在一起,就成了一瓶汽水。龚德昌老师用无色酸性指示剂在白纸上写字,喷一点白醋,字迹就显色了。

“好酷啊!”年少的陈家文几乎是怀着膜拜的心态,看着讲台上的老师。

对化学的兴趣自此慢慢形成,本科期间,陈家文看着许多身边的同学从卷子和考试中解脱出来以后,已经厌倦了化学。“而我是因为感兴趣,才真正想去学习的”,陈家文将这份兴趣归功于华附的培养模式。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之后,他明确了:化学就是适合自己的事业。

陈家文第一次看到费林加的名字是在本科期间,化学教材上。费林加的研究让他再一次感叹“好酷啊”。“如果能和他工作就好了”,这么想着,陈家文尝试着申请成为他的博士,经过电话面试,他被录取了。

被费林加选中可以说是一种机缘巧合,也可以说不是。

陈家文后来得知自己被录取的的原因:一是因他有坚实的教育背景,二是因为当时陈家文得到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的推荐信。

这又是另一段缘分。阿龙·切哈诺沃曾到访南京,那时陈家文是他的随从翻译。

费林加教授在学界成名已久,这个农民的儿子,如今的荷兰皇家科学院院长,一直活跃在科研一线,在分子机器的领域潜心工作三十年。陈家文毫不掩饰对导师的赞叹,“我觉得太难能可贵了!如果不是真爱,是做不出来啊!”

对于诺贝尔奖带来的所有荣誉和祝贺,费林加说,自己很高兴,但是却并不会兴奋——自己在取得科学突破时的兴奋,比见到国王时更甚。陈家文见过导师兴奋的样子:两眼放光,拍着桌子说“Amazing work!”


陈家文的博士毕业典礼,在格罗宁根市Martini教堂举行

费林加偏爱有想法、主动、思维活跃的学生,陈家文自认主动,看到一些研究报告上别人的工作时,会主动联系到自己的项目,看是否有可供借鉴之处,并进行初步尝试。

但单凭想法是不够的,陈家文认为,坚持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对于实验而言,失败往往更多,那些一试就中的幸运总归是偶然。因此,做实验的时候要保持思考,找出失败的原因,再去查阅资料,试图改变——也许到最后,发现只要一点点的改变就可以全盘皆活。

当然,陈家文说,除了坚持,还需要一点点的聪明。

“只要一点点啊?”记者问。

“那就再多一点吧”陈家文笑了。

在采访中,费林加还说过“也许化学的力量不仅仅是理解,还有创造,创造那些从未存在过的分子和物质。”

这和多年前,陈家文在初中第一节化学课上听到的话不谋而合。那时龚德昌老师对他们说,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陈家文后来亦逐渐领悟到,这个世界的所有非自然存在的物质,大部分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来的。同时,这种创造是可控的,是根据人类需要制造出来的。人们正在从最初的粗放式制造,到现在,越来越追求结构的精致与完美,这同样可以看做一门艺术。

陈家文说自己“还不完全是科学家,但正在前往的路上”——当年那个在心里默默惊叹着碳酸氢钠汽水“好酷”的男孩子,一直在朝着“更酷的东西”努力下去。

陈家文一家与导师费林加合影



- END -


采访 | 林小姐 阿华田 Alice 思捷酱 吖蚊

撰稿 | 阿华田 林小姐

排版 |  V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