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年,新的旧的,你的我的,华附

校团委会 华南师大附中团委 2022-05-22
寒风萧瑟的冬日,最适合躲在被窝里怀旧了。
今天,我们来怀个上世纪的旧。
微博微信横行的时代,几乎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被华附毕业生的“生不逢时”刷屏,比如:
2013年,宿舍开始装修,陆续换木床,换门窗,换空调,装修自习室……2014年,饭堂全面改造升级2015年,东西教学楼课室换桌椅,换黑板,装一体机;生化楼装修2016年,室外篮球场翻新,体育馆装修……
每次校友们返校,都会迫不及待地去与寻找华附的“新”,或赞或贬,合影留念。
这次,不如我们一起回到20世纪,看看华附的“旧”时光吧。
从以下明信片,你能猜出这分别是什么地方吗?

若猜中一幅明信片得1分的话:0-1分:嫩嫩校友2-4分:崭新校友5-7分:熟龄校友8-9分:骨灰级校友你能得几分?

还记得第一次踏进这个门的心情吗?

当初的课室大楼,就是今天的南楼了。画面建筑的最右边(东边),从一楼到六楼,现在分别是学生服务部(筹立),广播站,电视台……想当年,那都是五谷轮回的位置!没错,南楼最西边的一到六楼,现在的106平面媒体室,天文社……也曾经都是厕所!

还在当初的位置,那时还是露天的呢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宿舍大楼就已建成,只是周围空旷,东西教学楼还不曾存在,还没种下春花气质独特的芒果树,在毕业季跌落一地果实牵人离愁

你见过宿舍的喷泉吗?

饭堂还是今天的样子,只是前面多了小卖部,周围多了宣传栏,东南侧又加盖了现在教师饭堂上方的建筑后,你就很难留意到那巧克力格子的侧墙了

那时候,生化楼楼顶上还没有天文台

没有办公楼后来那堵赭墙、那丛翠竹的出现与遮挡,你是否还能认出我们现在的图书馆东南侧大门

岗顶楼,或许是这套明信片里唯一消失的老建筑,取代它的,正是今天的办公楼
岗顶楼正面(77届罗宜平校友供图)


还有一些记忆——

胸牌(86届林志忠校友供图)

校徽(设计于1992)(区竞志副主任提供)

随着时代的变迁,华附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难得的是,总有人无意地,有心地,为你我保留了她不同时代的光影和记忆。
比如,这一套仅余九张的华附老明信片,是主页君的偶然发现,然而采访当年的制作者,如今的办公室区竞志副主任时,他也只能忆起是1992年合校四十周年的校庆纪念品,语气间颇为自责:“特别遗憾的是,当年完全没想过在明信片本身加上具体年份等信息。而且,我自己居然也没保存,记不清究竟原版有几张。”也是,二十四年前谁会想到,华附的变化会那么大。
比如,今年一月,就在体育馆大修之前,或许你我的票圈都曾被这温暖的建议——“为旧体育馆留下影像”刷屏了。

“唯有真实可触,方能永久保存”,在这个保留影像无比便捷的年代,我们更需要的正是这样敏锐的洞察力,对心底那个柔弱角落的呵护。而你,可也为体育馆的旧模样留下了印迹?

比如……


犹记得2015年年底的校庆日,主页君曾接待了这么一位校友,她强烈请求去校史室看看,但听到我们说暂不开放时,她脸上遗憾难过的神情,叫人久久难忘。


不管你仍保留着什么华附的记忆或纪念品,我们都欢迎你拍下清晰的照片,通过发送邮件到hsfztw@126.com,最好附上说明文字(格式:照片日期,照片内容,XX届校友谁提供)。我们将收集,分类整理后再与诸位分享。


纵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你我心中的华附

却仍是那般的

独一无二

无可取代


策划:李芸老师

图:除注明外,均来自合校40周年纪念明信片(1992年出版)编:刘颖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