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人养生三法

2017-02-02 海南智慧养老

人到老年,五脏六腑均处于衰弱状态,肾气和肾精尤为明显,这就需要补养脾胃,增强各器官功能,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抗衰延年的目的。


每餐忌杂,杂则分餐

当今不少老人受“营养互补”一说影响,以为每餐吃的越杂,获取营养越多,越能互补营养不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唐代享有101岁天寿的大医家孙思邈晚年说:“虽有水路百品珍馐,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食之不已,为人作患。”这一忠告依然值得当今老人借鉴。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之所以强调每餐忌杂,就在于过杂非但不能获取“营养互补”,反倒导致“营养拮抗”。即同时摄入繁多美味菜肴,各种营养成分之间会产生互相抑制或抵消作用。如纤维素抑制某些微量元素吸收,引起人体微量元素不足。另外,人的脾胃不能同时消化高浓度食品,消化了其中一种而另一种则处于积滞状态。更何况老人脾胃本来就呈弱势,如果一餐进食过杂,越发加重脾胃负担,势必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岂不是加速了脾胃衰竭的后患?故老人呢尤应强调每餐忌杂。

要消除每餐杂食埋下的隐患,就得提倡杂则分餐的原则。意指每餐菜肴要有变化,日日菜食有所更换,把多样品种的美味佳肴分散在不同日不同餐次中。这样,既可一改“杂则五味相扰”,避免因每餐过杂而招致“营养拮抗”的弊端,又有利于充分发挥食物中的营养作用,体现从杂食分餐中达到的“营养互补”的目的。


少荤多素,调味清淡


历代养生家认为,老人要少吃荤腥多吃素,菜肴调味宜清淡。这一观点与现代营养学研究相符。因为肉类尤其红肉即牛肉、猪肉、羊肉中的肥肉,含高胆固醇且饱和脂肪酸甚多,最易引起冠心病,使血脂浓度增高,导致血管硬化,但完全不吃荤腥则属片面,因肉食品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极为相似,容易吸收利用,特别是白肉中的鱼类、鸡肉、鸭肉和禽蛋、牛奶可以说为不错的选择。所以,为保持营养平衡,应少吃荤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此外,素食所含丰富纤维素如同海绵吸油作用甚强,能在肠道中吸收胆固醇且助其从体内排出。

老人对菜肴易犯失于清淡的毛病。如不同年龄人吃同一道菜,小辈们感到味道适宜,老人却往往觉得淡而无味。这是老人脾胃虚弱,反映到味觉上不灵敏,加上分布于舌面的味蕾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年龄越大味觉反射越迟钝,故老人大凡喜欢调味偏浓。须知,味偏香来自于油,有摄入量多易致血脂升高,久之则演变为高脂血症;特别是味偏咸源于盐,盐摄入量多则促进血压升高,长期下去会加快脑血管脆裂。而老人大多血脂偏高或血压偏高,更需食品选料配餐调味少油限盐,以清淡为宜。为控制油量摄取,烹调菜肴宜多选清蒸、水煮、炖、卤、拌的方式,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猪排、油煎带鱼、油氽花生仁,或不选含油量高的油豆腐、油面筋、油条之类食品。同时减少盐量摄取,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肉、咸鱼、咸鸭蛋、咸菜等高盐食品。


粥能养人,老人尤甚

老人所以吃粥尤益,如同宋代《粥记》载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粥能调养老人已衰弱的脾胃,使其中的营养补充体液不足,有利于后天之本的培补。

倘若在米粮中加入中药煮为药粥,还可调治疾病。据历代医家记载,药粥适于30多种疾病,其中感冒、咳嗽、便秘、腹泻、痢疾、中暑、虚损等病症较为常用。现代临床实践表明,事宜的药粥对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还有辅助治疗作用。如玉米山药粥、莲子芡实梗米粥、苡仁糯米红枣粥等。

每临寒冬,老人宜选食人参粥:人参粉3克,大米100克,放锅内加水煮至粥稠,能补气养肺益寿。每逢盛夏,更可选食绿豆粥:绿豆50克,入水煮至半熟,投入大米100克,煮成稀粥,能消暑止渴解毒。

海南12349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给大家拜年!祝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鸡年大吉!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政府公益热线

12349

爱老·助老·尊老·敬老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