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育报》刊发!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办教育,学校发展为地方



12月9日,《中国教育报》发布以立足地方办教育,学校发展为地方为题的文章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原文如下:



学校成功举办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并获优异成绩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经开区校区“熊猫·茶道——龙行十八式”校园景观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17时03分,雅安市宝兴县发生4.5级地震。一时间,山摇地动,走石飞沙。

在四面八方向灾区汇集的救援力量中,有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雅职院”)医护相关专业及附属医院的师生员工,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最需要的地方,抢救护理伤员,疏导恐慌情绪,科普抗震知识。

翻阅新闻报道和历史资料,每当有类似紧急突发情况,总少不了雅职院师生员工的身影。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第一行动,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守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雅职院的速度从哪里来?

人民有所急,地方有所需,学校有所动,师生有所为!学校的“红色基因”和为民情怀,与生俱来。71年前,为了解决川西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问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五野战医院医训队发展起来并组建的雅职院前身——西康省卫生技术学校,在有“西藏门户”“川西咽喉”“民族走廊”之称的雅州大地,拔地而起,应运而生。

71年来,学校扎根地方,风雨兼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育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抢抓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机遇,推进校地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不断彰显,先后迈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优质高职院校、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行列。“立足地方办教育,学校发展为地方”已经深深铭刻进学校的基因中。


围绕需求办专业

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

社会的能力


新学期伊始,雅职院校史馆中人头攒动。新生入校的第一课正在这里进行。办学历史资料的展柜中,一件件71年前的自制教具总能引起学生的驻足和惊叹。1951年1月28日,《西康日报》登载了一则招生简章,3月12日,西康省卫生技术学校正式成立,举行了简朴的开学典礼。筚路蓝缕,筹学至艰。学校成立之初,由于缺少医学教具,当时的教师便亲手制作。这些专业而精致的自制教具,既反映了雅职院一代代教师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更饱含着他们为培养现代医护人才、服务一方民生的深情和夙愿。据校史记载,在简陋但书香氛围浓郁的校园里,学校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117名,为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雅职院服务地方、回报社会、惠利民生的初心,“立足川西、协同成渝、融入产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由此发端。雅安,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物产丰饶。境内的蒙顶山,是中国人工种植茶叶的发源地,自古闻名遐迩,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2022年7月11日,“蒙顶山杯”第七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在雅职院成功举办。全国茶商、茶企、茶客激烈“打擂”,也让雅职院的“金字招牌”走进了全国茶叶行业的视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需求点在哪里,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目标、着力点就在哪里。近年来,学校围绕“突出雅茶特点亮点,擦亮川茶金字招牌”的省市茶业发展目标,于2016年开设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现已调整为茶艺与茶文化专业),2020年,政校行企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学院,努力为茶文化传播和茶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扎根地方、面向行业办职教,既纾解了企业之困,同时也为学校自身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紧紧围绕“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校积极对接国家、省、市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优化、构建与行业性、区域性紧密结合的专业群结构,发展成为覆盖省内23个医卫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构建形成了以省内医卫类专业齐全、有影响力的大健康专业集群为引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师范教育、经济管理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专业群格局。与此同时,学校始终坚守培养医学人才这一特色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联盟”;与雅安市人民医院持续深化校院合作,打造“川西医学教育中心”;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合作,打造“川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对接“健康中国”战略,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健康产业学院”;创新“中高本”职业贯通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办学层次,2022年成功获批联合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现了学校医学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今,学校正加快建设四川省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努力成为业内认可、百姓信赖、地方离不开的职业院校。


瞄准应用育人才

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

干得好、留得下”


四川省基层卫生人才不足,经济欠发达的雅安尤为如此。

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人才招聘难、留人难、成长难“三难”困境。基层、农村全科医生的匮乏,成为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从解决全科医生下不去、用不上的问题着手,近年来,学校创新探索“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政府补贴、学费返还、进入编制(乡编村用)”的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的“雅安模式”,逐步完善3年专科学历教育、2年脱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人才培养路径。

目前,已面向雅安、眉山等地培养了500余名临床医学、中医学的普通专科学生。近5年来,学校还培养藏彝“9+3”护理等专业学生2000余名,与阿坝、甘孜职业学校联合培养“3+2”医学影像技术、护理专业学生,每年近千名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就业,夯实基层卫生网底。

如果说,立足地方是学校发展之“根”,那么,着眼应用能力、着力培育“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便是学校发展之“魂”。

“培养质量高,学生出口好,才是硬道理!”不仅是临床医学专业,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组建“双师”队伍,对接岗位技术标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对接职业精神要求,实施“三教”改革,不断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实训车间,学生正在进行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而教师则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以项目导向多模块化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新模式,得益于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新机制。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充分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协同育人,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产业依托不足、育人成本不足、师生实践不足的必由之路。雅职院扎根西部办教育,除了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校企互利共赢,更与地方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学院、社区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持续推动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雅职院每年有5800余名学生参与实习,分布于省内外近300个企事业实习基地,存在学生安全监管难、师生互动难、实习过程性评价难。为此,学校深化实习管理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基于“信息化、片区式、双师制”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多部门、多方位共同参与实习管理工作,构建起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校企双主体实施、家长参与”的多部门联动实习管理机制。

学校创新使用信息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远程式、多角色协同实习管理;始终坚持校企双向考核评价,制定多样的毕业考核要求,实现了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科学考查。多措并举逐步破解了实习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学生实践实训实效不断提升。


初心永不改

服务经济社会开新篇


2022年4月,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红色的桃花和白色的苹果花点缀其间,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忙碌,一派生机。

“这个地方适合种植川牛膝、天麻等中药材,这次我们要带回土壤进行分析后再给出相关数据……”雅职院教师正匍匐在田野中,挖出一株川牛膝。

一行人继续在高山的田野里取土、分析,未来,他们将为当地产业规划、群众增收致富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

智力服务、就业孵化、产业赋能……2022年4月10日,雅安乡村振兴学院(挂牌于雅职院)组织相关种植专家来到汉源县皇木镇,帮助群众找寻适合其发展的种植作物,助力乡村科学发展。

当日,雅安乡村振兴学院(汉源分院)产学研基地在皇木镇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基地正式开启了校企合作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了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富民增收上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雅职院正尝试面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构建以学历教育为主体,定向培养、长期专修、短期培训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1年,雅安乡村振兴学院在雅职院正式挂牌成立,一所面向广阔农村、服务广大农民、助力发展农业的社会化、开放式学校已初具雏形。

作为四川省首批以地方高校为主体成立的聚焦乡村人才振兴的服务平台,雅职院致力于搭建决策咨询服务的“站台”、培养能人队伍的“讲台”、联络交流合作的“平台”,形成开放式、全覆盖的办学网络。

“一所好的职业院校,绝对不是封闭的!”学校除了与校地共建“乡村振兴学院”,聚力服务乡村振兴,还先后与地方、企业携手创建“社区学院”,开创社区教育与服务新模式;医教协同组建“川西医学教育中心”,培养乡村健康守门人,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校企共建“数据湖学院”,助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打开校门办教育,服务地方开新篇,雅职院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



往期推荐


全省唯一!!!

雅安市委书记李酌来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 并开展座谈调研







喜讯!又双叒叕获奖了~


END


雅职官微 | 2022年第280期 总第1370期

素材来源  |  宣传统战部

排版 | 全媒体中心  黄丽霏

责编 | 鲁玉

审核 | 唐娜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