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勤奋能解决一切,要天赋来干嘛

2016-09-19 国馆 新东方


小新说

不思考的盲目勤奋是不是也是一种偷懒呢?



图片作者:

有一则寓言。


一只啄木鸟见到一群鸬鹚俯冲下水,然后噙鱼而出,表情甚是自得。


啄木鸟心有不甘:“我的嘴强如直凿,不惧硬木,难道还不如这些家伙?”


于是乎,啄木鸟挥起翅膀,俯身向下,向水中的鱼群猛冲而去,不料,河水直灌而来,耳鸣目眩,差点晕死过去。


然而,啄木鸟并不甘心,它一次又一次扑向水面……


结果可想而知。


啄木鸟的形象有点像希腊神话中不断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石头还未推到山顶便又滚落下去,前功尽弃,不断重复,永无止尽。不同的是,西西弗斯的悲剧源于诸神的惩罚,而啄木鸟的悲惨却来自于自身的无知。


用勤劳去弥补自己难以胜任的地方,最后落得个南辕北辙,自取其辱。



用勤补拙,挥霍了大把的青春


而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例子。


我们的教育对全面发展有一种几乎变态的偏执,原本不擅长的领域,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弥补:明明学的中医,却要努力背单词;本来和编程扯不上半点关系,却在拼命考等级;本可以多读几本书,多走几里路,却被不断的证书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


甚至歇斯底里、头破血流、打破沙锅到底、最后却是越“勤”越“拙”,越“拙”越“勤”,不撞南墙心不死,徒然耗费了青春。


与其说是勤劳,不如说是盲目。



盲目的勤劳,成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这种盲目的勤劳,反成了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王小波回忆大跃进时,在山东老家的村里,人们竟将所有的驴子杀掉,完全用人力代替驴子干活,推一种独轮车运粪上山,每个人都元气大伤,叫苦不迭。


而荷兰人早在17世纪就已学会用风车的力量来拦海排水造田。


中国的农民自古就有一股老牛犁田的倔强和勤劳,可耕种了几千年,也没能摆脱半饥半饱最后落后挨打的局面。


其中原委,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勤劳:把元气用于弥补四肢的局限,相信人定胜天,只要勤劳就可以战胜一切。而西方人却在思考如何用工具提升生产力,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待英国将殖民地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候,中国依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耕国家,数亿炎黄子孙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苦挣扎。直到濒于沦亡,饱受屈辱。


所以,即便你很努力很勤劳,如果把努力用错了地方,最后依然是落魄江湖、满脸灰尘;不是你努力不够,而是用错了地方。




与其勤于补拙,不如扬长避短


勤劳和坚持本应被祝福,可与其用勤于补拙,还不如扬长避短,顺天赋而为。


徐复观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却是个怒发冲冠的爱国愤青,二十三岁时参加国民革命军,后求学于日本士官学校,抗日战争时担任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可谓官运亨通。


在1944年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影响其一生的抉择,弃武从文,拜入熊十力的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潜心治学,终成一代大师。


徐复观的成功,是因为找到了足以为之倾其一生奋斗不息的“长处”所在。试想,没有这样的转变,历史上不过是多了位无足轻重的机要秘书,而近代思想史上,将少了一位重量级的国学大师。青史留名与默然消逝,就在一念之间。



背烂了英语字典,摸透了考试真题,可真要用时却金口难开,满脸尴尬,不是你努力不够,而是缺乏语言天赋。但又能怎样呢?也许你照样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工程师、作家、导演……


人生有多种可能,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就看你能否攥紧某种稍纵即逝的天赋和灵感,然后顺势而为,不畏沿途风恶浪险,也不惮于冷眼流言,沉重的躯体,总能迎来柳暗花明。


|还有好看的|

对死者的敬畏,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找不到人生方向时,做好这四件事一定不后悔

没人了解我,包括我自己

别再崇拜“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了,那不真实也挺愚蠢的

那些轻松搞定沟通的高手,只比你多做了一件事


文章来源: 国馆 (ID : guoguan500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这么好的文章,赶紧点赞↓分享↑呗~

(版权声明: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已取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xdfzhenggao@163.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成长干货~以及,多多留言,小编就来勾搭你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