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输在不像自己,而你胜在不像别人

2017-08-06 嗟尔 新东方 新东方

你这么优秀,一定会关注我↑↑↑,对吧~


12

小新说


林语堂说:“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自知,正是给了我们做自己的自由和胆量。心里学有几个概念,自我、本我、超我。跨越各种假象认知自己,认知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是生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只有你自知了,才能不自负,不卑微,最舒服地做自己。

来源: 拾遗,ID:shiyi201633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


1


作者羊仙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她高中时觉得做设计的堂哥特别帅,于是大学报了设计专业,后来才发现设计远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简单,因此也没在设计上有什么进展。


毕业后,她又觉得姨夫当摄影师特别酷,于是存钱买了照相机,看了不少关于摄影的书籍,结果也没能达到姨夫的那种境界。


前两年她觉得朋友做手工很有趣,也去凑了个热闹,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做成。


那段时间她变得特别沮丧,因为什么都想做,可又什么都做不好。


她跟朋友说了这事,朋友讶异道:“难道你没发现,你对这些事情的本身并不感兴趣吗?”她这才恍然大悟她一味地期待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却从未问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歌手梁博在《一刻》演讲时说:“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但是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前面那几个字,就是我们要做‘更好的’,可是你们做的是自己吗?”


是啊,往往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只是成功丢掉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如愿活成了他人的影子。


2


身边大多数人过的生活是:7岁上小学,22岁大学毕业,找一份工作,最好是公务员和老师,26岁左右结婚生子,40岁左右工作升至中层。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


上学时要像XXX一样上个好大学,毕业后要像XXX一样找个稳定的工作,还要时不时“看看XXX孩子都这么大了”。


偶尔想要与众不同的时候,就会被责备“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慌张中,我们都努力看清楚别人是如何在成长,却恰恰自觉或不自觉无视了“自己”的成长,然后我们成为了一样的人。


涅槃乐队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嘲讽那些不去自知的人:你们觉得我很奇怪,我是如此的不一样;我觉得你们很奇怪,你们怎么能都一样?



3


心理学上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指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把一种笼统的人格描述当成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曾经有心理学家为了证实“巴纳姆效应”,精心设计了一个著名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了人格特征测验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实验对象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


第一份是实验对象的真实结果,第二份则是将多数人的回答平均后的结果。最后绝大多数的参与者都认为,第二份结果更精确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星座分析、性格分析这么准?正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常常对号入座,错把别人当成了自己。


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人难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很难。



4


一个画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邀请一群互不相识的女士过来,为她们画两份素描。


这两份素描,都不是面对面所画,其中一份,是隔着帘子,由本人描述所画。另外一份,则由他人进行描述所画。


简单来说,这个实验就是验证镜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难道会有不同么?


从参与者看到两幅素描时的表情来看,很不同,有些人甚至眼中泛起了泪花。因为,显然他人眼中的自己比自己描述的自己更漂亮。


往往,我们生活在观念的迷雾中,而辨不清自己要走的方向,甚至,荒谬的观念会让我们活得狰狞。


譬如,多少人听从要活得坚强的观念,一味坚强,却未意识到这其实是种残忍的教养。又有多少人为自己贴上成熟的标签,于是懂事了,也不爱闹了,但,也不爱笑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自知的第一步——“不做观念的囚徒”。我们终须知道:我们是观念的操作者,而不能成为观念的囚徒。



5


心理咨询师苟渝解释何为自知之明时举过一个例子。


假设给你一个目标,一年赚100万。


“哇,这个目标实在太大了,我这辈子都不要想了!”


这叫自卑。


“王二狗做大排挡居然赚了100万,原来晚上做夜宵这么赚钱啊,他那个程度的菜我也做得出来,不如我也开一家!”这叫自大。


季羡林曾言:“在花花世界中,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直如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是自高自大,自己把自己看得超过了真实的水平。间亦有患自卑感者,这是过犹不及,都不可取。”


那如何才是自知之明?


苟渝给出答案:“赚100万有些难,但以我目前的店铺一年10万的收入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要赚到100万,我需要把交易量扩大10倍。那我先开一家分店,把交易额翻倍试试。


要是能行,我明年再开2家分店。”


这就是自知的第二步——“平视自己”。平视自己,就是既知道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不夜郎自大;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和潜能,不给人生设限。



6


自知的第三步——“自我对话”。


陈坤曾在节目里提过他人生的一段迷茫期。2010年,他和原公司合约到期,许多公司纷纷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名望,财富,每一个公司开出的条件都很诱人。


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他无法入睡,每天都在纠结跟惶恐中度过,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选择什么。


有一天,他在凌晨时分醒过来,他站在窗台,俯瞰着安静的城市。他问自己:“陈坤你心里到底想要什么?”


他开始认真和自己对话。


“你想要钱吗?”——“我想”。

“要多少钱你才开心?”——“要更多的钱。”

“你要更多的钱是为什么呢?”——“我要买更多房子,这样会让我安全。”

“那安全带给你的是什么?”——“安全带给我的是心里的平静。”

“那平静带给你的是什么?”——“平静是让我知道,我真的想要什么。”


于是他拒绝了所有公司的邀约,自己成立了东申工作室,室内设计、动画制作、慈善公益,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他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很容易被别人带走,被环境影响,被得与失改变心情。就是很少问自己在意什么,想要什么?”


自知之明最重要的,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是向外去问询别人想要什么,而是向内去探索自己想要什么。



7


林语堂说:“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自知,正是给了我们做自己的自由和胆量。


歌手梁博在参加《中国好声音》时,导演要求他换下一身寡淡的黑衣黑裤,加点logo和酷炫、年轻的元素,他却坚定地拒绝说:“那就不是我了。”


作家刘同在书中写道:“我已经不在意被友人称为伪装得可怕,道行特深,耍纯情,或者别的什么了,我太清楚自己了,清楚到我也不需要任何人告诉我,你必须要怎样,你不能怎样,你还能怎样。”


自知,方能保持自我。


假如你很感性,就不必去模仿别人的理性;假如你很率真,就不必去模仿别人的世故;假如你很随性,就不必去模仿别人的拘谨。


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就无需活在别人非议或是期待里。


8


第一次看到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在众生中》,就再也忘不了这一段:


我就是我。

一个总是比他人,

更为费解的偶然。

我也许只是我自己,毫无惊人之处,

也就是,

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每个人天生就与众不同,但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就像河面上漂浮的无根之木一样随波逐流,活得越来越像别人。


刘同在书里写道:“所有的与众不同都源于自知之明。


只有你自知了,知道自己是谁,才能不自负,不卑微,最舒服地做自己。


太多人输在不像自己,而你胜在不像别人。”


我们所做的努力,无非是想让自己过得舒服,而最舒服的事,其实就是自知之后做自己。


成长杂谈

有哪些瞬间,让你更了解自己?


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一起来聊一聊吧~

优秀留言将有机会登上精选哟~




还有好看的:

一年时间快速提升格局和眼界,我做了这四点

华尔街人一年读完68本书、40万字报告,如何做到的?

吴京逆袭记!致每一个为了生活死磕到底的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版权声明: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已取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xdfzhenggao@163.com)


想和新东方一起变有料

就快关注新东方吧!


我是cwo,你的小新

每日为你奉上成长干货

长按二维码关注新东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成长干货。多多留言,小编就来勾搭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