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虹教授研究报告在京发布:培养和塑造中国金融企业家
——聚焦“双一流”⑧
陈彩虹先生
陈彩虹先生(1957- ),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77级基本建设财务信用专业校友。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校友会联席会长,曾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
德勤中国公司治理研究中心7月30日在北京发布《紧迫的历史重任—培养和塑造中国的金融企业家》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银行原董事会秘书陈彩虹担任研究项目主持人和研究报告主笔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德勤中国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管合伙人吴卫军担任项目组组长和技术指导。
项目主持人陈彩虹教授指出,培养和塑造金融企业家是当下中国金融业刻不容缓的历史重任。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金融行业来看,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度发展,预防和应对下一场金融危机,引领全球金融科技的前行,都需要数量足够、品质优秀的中国金融企业家。然而,相对于走向未来新的需求,中国的金融企业家是短缺的,存在绝对短缺和相对短缺叠加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也出现了一些金融企业家,但大多是自发的、个体的,缺乏社会、行业、企业和个人以培养和塑造金融企业家为目标的自觉规划和实践安排。
报告遵循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国内走向国际、从自发走向自觉三大主线,旨在为中国金融企业家的选拔、培养和成长提供一些方向性和系统性的建议。报告采用了“金融企业家”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而不是遵循常规,称金融企业的董事长、行长、副行长和其他高层管理者为“金融家”或“银行家”。对此,陈彩虹教授作了解释和说明。他认为,金融家、银行家并不是“以钱生钱”、坐食其利的经济价值分享者,而是在金融企业中投入复杂脑力劳动的“特殊劳动者”,他们主要依靠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本参与金融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承担风险并获取收益,和实业企业家并无二致,称他们为“金融企业家”是名副其实的。
陈彩虹教授强调,“金融企业家”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确认“金融家”或“银行家”的企业家身份,有利于消除附着在金融家、银行家身上的传统偏见,使国家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激发或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可以名正言顺地适用于金融家、银行家。另一方面,承认金融企业中管干部(或省管干部、市管干部,下同)的国有金融企业家身份,有利于相关党政部门在金融企业中管干部的培养、选拔、调任、激励和监督活动中遵循金融企业家的成长规律,服务于为国家培养和塑造强大金融企业家队伍的目标。
报告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约6万字,涵盖金融企业家的角色与价值、成长和作为的环境、选拔与培养机制、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针对金融企业家培养、选拔、成长中的关键问题,报告一共提出了24项建议。报告可为相关党政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完善金融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与政策,金融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改进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项目组组长吴卫军先生总结了报告的五大亮点:
第一,金融企业家应有稳定的、足够长度的任期
国有金融企业家在金融企业、党政机关和监管机构之间的调动较为频繁,任期一般较短。这种调动的实质,是将行政官员职位的“通用性”替代了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性。以六大商业银行为例,现任董事长中,有4位是2019年以后任命的,截至目前任期最长的也没有超过4年;现任行长中,有5位是2019年之后任命的,任期最长的也只有3年多一点时间;现任副行长,近些年变动也很频繁,2018年和2019年分别有10位和6位副行长出现工作调动。
国有金融企业家任期偏短,不利于他们形成稳定的职业预期,选择职业金融企业家的发展道路,也不利于他们规划重大的创新和变革,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上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为此,研究团队建议国有金融企业的中管干部在任期安排上,应当有长度相对稳定的履职时间要求,可考虑建立任期为五年,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制度。
第二,内部提拔和外部“空降”的金融企业高管应维持适当的比例。
内部提拔的人才具有熟悉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势,内部提拔方式有利于核心人才的保留和企业文化的传承;外部“空降”的人才往往能够带来新的战略理念、经营思路和管理模式,外部“空降”方式有利于防范高管在同一企业任职过长的职位风险。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六大国有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和副行长的选任采用外部“空降”方式的比重明显高于国外对标银行,也高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
内部提拔和外部“空降”各有优点和不足,两种方式的结合运用值得推崇。金融企业转型变革时,可考虑偏重于外部“空降”;常态发展时,偏重于内部提拔,并稳定“内外比”的比例,7:3或6:4较为有利。鉴于目前国有大型银行高管的选任“空降”程度较大,有必要提高内部提拔比重。
第三,将党管干部原则和金融企业高管继任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金融企业中管干部的选拔和任命由相关党政部门负责,与企业董事会建立高管继任计划之间,是存在紧密制度关联的。大型金融企业一直未能建立高管继任计划,和两者制度关联的缺失相关。《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2018)的颁布实行,明确了中央企业开展董事会选聘经理层成员试点工作的要求,这就为大型金融企业董事会探索高管继任计划提供了制度依据。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围绕高管继任计划,调整党政部门的工作方式,理清党政部门和企业董事会各自的基本定位,以及相互之间分工合作的关系。
从实践操作来看,党政部门的干部“后备库”可以考虑具体化为两种形态:一种为综合形态的“总库”,一种为企业形态的“分库”。“总库”由党政部门建立并管理,“分库”则由党政部门和金融企业共同掌握,它同时又是企业高管继任计划安排,可以考虑主要由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来建立,党政部门行使把关认可的职责。鉴于现职金融企业家在制定高管继任计划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应考虑明确他们在高管继任中的角色定位,从制度上规定他们推荐优秀人选的职责。
第四,补齐中国金融企业的女性领导力短板。
国外领先金融企业都非常重视女性在企业领导层的特殊价值,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选拔女性企业家。这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目标,体现金融企业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取女性领导力的优势,优化高管层结构,对外提升竞争力,对内和谐管理氛围,改善治理效果。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外六大对标银行高管层中女性占比平均为31.7%,摩根大通的占比最高,达到50%。
在中国金融企业家中,女性占比明显低于国外对标银行。以六大行和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六大行董事长、行长和副行长中仅有2名女性,占比为6.25%;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和副行长中仅有4名女性,占比为6.56%。在上述女性金融企业家中,仅有一位女性董事长,其余最高职位为副行长。
中国金融企业高管层女性占比极低,不仅未体现女性平等发展的社会要求,更是让金融企业失去了女性领导力的特殊贡献。鉴于制度力量的双重性,明确的制度安排既可以直接提升女性高管层的占比,又可以潜在激励更多女性萌发金融企业家的理想,当下提出“硬性”比例要求势在必行。具体可以考虑,第一步要求所有的金融企业高管层至少有1名女性;当条件趋于成熟时,根据不同类别的金融企业情况,建立高管层女性最低占比的制度要求。
第五,建立金融企业家“脱轨”行为的系统性和长效性预防机制。
中国金融企业家的“脱轨”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它带给金融企业、行业和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巨大。从“脱轨”金融企业家个人的共性特征来看,心有贪念、缺乏高尚道德追求,意志力薄弱,以及价值观不正等“内核性”因素扭曲,是“脱轨”的主要原因;从“脱轨”的体制和文化原因来看,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系统性失效,以及对于权力之为不加思考而服从、配合和支持的企业文化,起到了“助纣为虐”,给“脱轨”行为帮忙的作用。
研究团队提出预防金融企业家“脱轨”的三大措施,分别是高薪养廉,结合“负面行为清单”的薪酬扣回机制和金融企业家退出机制,以及体制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约束。吴卫军先生指出,体制和文化的双重约束属于长效和治本机制。一方面,企业外部的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应当常规化地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金融企业,推动企业在体制“三个完备”(完备的制度建设、完备的程序流程和完备的分工担责)方面的最佳实践;另一方面,对于约束类企业文化的建设事项,金融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组织保障,通过足够多“有形的”文化活动,催生和巩固强大的“脱轨”约束文化。
陈彩虹教授认为,培养和塑造金融企业家是一项投入巨大、回报更高的社会系统工程。有志于成为金融企业家的人士,应及早进行个人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自我培养与修炼;高等院校,应为具备金融企业家潜质的“苗子”,提供思维、知识、技能上丰富的滋养;金融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善于“相马”,为金融企业家的“种子选手”创造公平竞争、脱颖而出、早担大任的环境与机制;相关党政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应支持金融企业建立有利于金融企业家成长和作为的公司治理机制、创新和包容的企业文化,并为引入和发挥女性领导力创造条件。
“我现在是我的母校金融学院的教师,我时常在想,在培植金融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方面,大学应当做什么?又能够做什么?我以为,大学是培养不出任何企业家来的,包括金融企业家,也就谈不到培植出“企业家精神”来,但大学可以培养学生一些优秀的品性,使他们具有未来成为优秀的金融企业家基因。
中国的儒家讲教育,三句话,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就整体的教育而言的,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一般的要求。如果具体说到金融学科的教育,说到培养未来的金融企业家,我以为,有三个方面对金融企业家的优秀基因或是习惯的培养,至关紧要。
一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所谓“三思而后行”就是这个习惯,我提倡课堂交流式的教学方式,讲座拿出四分之一时间,甚至于三分之一时间用于问答,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兴趣和习惯,而不是中国传统式的“满堂灌”,这种习惯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面对复杂的金融世界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去成就金融企业家的大业。
二是培养专注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就是那种每天专注地重复做一件事不厌烦,还乐于其中并发现其中奥妙的人,这种人没有不成功的道理,这其实就是科学的精神。袁隆平研究一粒种子,一辈子,造福天下苍生;屠呦呦看一根蒿草一看一辈子,看出了个诺贝尔奖,都是最经典的例子。培养我们的学生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习惯,未来必定有益于学生在金融领域里,专注而富于创新意识,创造职业生涯的辉煌。
三是培养学生经常反省,经常总结走过来的路习惯。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经常性地总结自己的生活、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发挥长处,发现问题,调整自我,必将培植起学生“审视人生”的良好习惯,去伪留真,去粗存精,为未来成为金融企业家准备好基本的品质;这一点,不只是有益于学生未来成为金融领域的优秀者,也将使学生未来过那种苏格拉底讲的“值得过的人生”。
概括起来讲,虽然大学培养不出金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但大学可以培养那种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审视的习惯,或者说是金融企业家的基因。这种习惯或基因,将有助于学生们走出学校后,在金融企业的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去自我培植“企业家精神”。要知道的是,任何意志和情怀都是需要源头的,任何气质和形象都是需要积累的,大学就是金融企业家意志和情怀、气质和形象培植的最佳出发地。
在这一点上讲,作为大学的教师,作为金融学科的教师,作为培养未来金融企业家良好习惯或基因的教师,我们任重道远。”
end
推荐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 | 朱腊梅审核 | 崔桢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