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东北幽默讲悬疑碎尸案!这次咱东北又“文艺复兴”了

毛蛋 辽宁最生活 2023-08-24


图据|@网剧《漫长的季节》

🔸🔸🔸
所有东北人
都在这部剧里
闻到了自己的家乡味儿


解封后的第一个春天,不光火了淄博,还有网剧《漫长的季节》


“弗洛伊德分房了吗?”

“打个响指吧,吹起小喇叭,滴滴答滴答。”

“彪子,你太爱学习了!”


听了会心一笑,说明你没有错过今年的这部国产剧佳作。


这部用一起碎尸案串联起来的悬疑片,凭借接地气的表演东北式的幽默,让所有观剧的老铁们都倍感亲切,豆瓣评分也一路飙升至9.5分,口碑爆表。



高分实至名归,因为整部剧把东北还原得太生动了。

东北其实是挺矛盾的城市,它既有着乐观幽默的人间烟火,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悲悯苍凉的时代挽歌。

图据|毛蛋


但《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就是实打实的东北人,他恰如其分地平衡了以上两点,展现出的东北既真实又地道。

剧中复原了上个世纪末东北厂矿地区的生活状态,无论场景、人物、方言还是美食,几乎所有观剧的东北人,都在一帧帧的画面里闻到了自己的家乡味儿。


PART 01
大场景
打破人们对东北的刻板印象


以往的影视作品中,东北几乎都是冷冽肃杀的苍茫雪原;

图据|电视剧《人世间》

而《漫长的季节》虽然讲的是沉重的碎尸案,但整个故事发生在东北的深秋,始终镀着一层金黄的色调,温暖又明亮,就像所有东北孩子记忆中的童年。


比人高的玉米地、瓦蓝色的天空、轰然运作着的工厂、忙忙碌碌的市井,一点儿也不像悲剧即将降临。

贯穿整部剧的大场景有两个,一个是代表了黑土地的大片玉米地,一个是代表了重工业的国营工厂

剧中多次出现的玉米地,是独属于东北农村的美景。



“大姑娘美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那青纱帐”,这个青纱帐,指的就是田地里长得又高又密、绿油油的大片玉米。


东北人管玉米叫苞米,灌浆后的苞米鲜嫩多汁,趁新鲜劈下几棒用火一烤或是搁水一煮,香甜的味道融进东北人的血液里;

图据|水响叮咚

成熟的苞米会变成茬子粥、棒子面饼,美妙的滋味非东北人不能体会。


收割下来的苞米杆子、脱了粒的玉米棒子,都会用来烧炉子烧炕,暖融融的空气里有属于阳光的清香。
另一个大场景,就是国营工厂、工人村。

剧中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东北的一座钢铁小城“桦林”,其中早已远去的工厂文化,是大多数东北人的共同记忆。



当年的东北,有许许多多像桦林一样的重工业城市,一个城市就是一座工厂,工厂也是一座城市,城市的居民,要么是工厂的职工,要么跟工厂是家属或沾亲带故。


一座座工厂,是一个个大型的封闭社会,制定了毕业工作包分配,分车分房,以及代代相传的继承制。



这里也会建设自己的厂办幼儿园、小学、中学、澡堂、舞厅、电影院、医院等,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当年我们的父辈们,最光荣自豪的工人阶级们,骑着二八单车、挂着铝皮饭盒、拨弄着叮当作响的车铃,鱼群一般穿梭其中。

图据|《铁西报》

剧中描写的,正是国营工厂倒闭、下岗潮,由盛及衰的低迷时期。



而现实中,以沈阳铁西区为代表,当年轰然运转的钢铁巨兽,终于也带着时代的烙印画上了句号,藏在照片回忆里。



图据|小夏

历史的车轮总是波浪前行,当年的东北人就和剧中的桦林人一样,在痛苦中抉择,在守望中担承,在困境中绝地再起。

图据|毛蛋




PART 02
人物
有血有肉太亲切

这部剧中,对东北人的性格塑造也是一绝。

下岗潮时期发生碎尸案,怎么想都觉得压抑和绝望,但偏偏被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和乐观化解了。

《漫长的季节》的主角是三个搞笑的东北老头,他们组成了“老年破案三人组”


每一个东北人,都能在角色中找到某位朋友或亲戚的身影。


范伟饰演的王响,就像咱们身边的某位叔叔、大爷。国企大厂辉煌时代的风云人物,即便厂子开始没落,他依旧带着劳模的小骄傲和主人翁意识,偶尔流露出不合时宜的自命不凡。



秦昊饰演的龚彪,是从20多岁的帅小伙到40多岁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男,他好像就是那个人群中的甲乙丙。满嘴叭叭地跑火车、吹牛、做事不靠谱、说不到三句半就能上手、天生“社牛”,日子过得不咋地但最乐观。


陈明昊饰演的马德胜,是一位退下来的老刑警,退休后养条小狗,沉迷拉丁,和老太太在舞场驰骋。沈阳的观众们眼尖,一眼就能就看出,原型活脱脱就是火爆网络的劳动公园舞王大爷。


剧中的老马

现实中的沈阳劳动公园大爷 图据|毛蛋


不仅仅是主角,大时代中浮沉的小人物们都被打磨得极其精准,桦钢大厂家属区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王响爱唠叨的病秧子老婆、家属区翻垃圾的老太太,开饭馆的风骚小媳妇,每一个小人物都是鲜活的。

他们都操浓重的东北口音,嘴里蹦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憋不住笑的段子;他们乐观、热情、好相处,不管下岗还是退休,都保留着工人阶级热情豪迈的性格,"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PART 03
美食
个个经典,太馋人了!

剧中频繁出现的东北美食,也让人倍感亲切。


锅包肉


剧中出现过好几次的锅包肉,可是东北菜的门面了。


地道的老式锅包肉,得是糖醋汁儿,葱姜丝儿,每一片儿都够大。


图据|毛蛋


外面裹的糊得不厚不硬恰到好处,一口下去甜香酥脆,咔嚓作响。


里面的肉不柴不干,配上酸甜口的汁儿,绝了 。


图据|天阔


烤肉


三个老头吃了好几集的烤肉,也是东北人喜爱的小聚美食之一。

图据:小可爱


围着炭火炉子,把鲜嫩的肉块肉片烤得滋滋作响,香味四溢;蘸着麻酱或者干调,美味又热闹。


图据|小可爱


烤串



剧中同样频繁出现的烧烤,是东北人的骄傲。

尽管现在淄博烧烤很火,但在东北烧烤面前也得自称小弟。

图据|小夏


不夸张地说,因为烧烤,已经融进了东北人的血脉里。


满东北只管去问,每一个男人的愿望清单里面,肯定有一条,是跟几个铁子一起开一家称霸街头的烧烤店。


图据|毛蛋


高兴的时候,东北人愿意撸串。

伤心难过的时候,东北人愿意撸串。

招待朋友的时候,东北人愿意撸串。

睡不着的寂寞深夜里,东北人愿意撸串。


就单说沈阳,是全中国烧烤店最多的城市之一超过了10000家。


要按你每天吃一家来算,能连吃30年都不带重样的。


图据|毛蛋

图据|毛蛋


酸菜



剧中范伟饰演的王响一直要说给儿子炖酸菜大骨,这酸菜,也是东北的招牌硬菜之一了。

图据|天阔


酸香可口的酸菜热乎又解腻,大骨炖得烂糊入味。再加上点嫩滑的血肠和肥瘦相间的白肉,蘸着蒜酱一起吃,咸香过瘾。


图据|小红同学

总之,《漫长的季节》高分收官了,但现实中的大东北,依旧热闹着。

这部剧让更多人了解东北,也让我们东北人更爱东北。没看过的老铁们,真的可以去刷剧感受一波“东北文艺复兴”了。

幽默搞笑的人物,触目惊心的碎尸,鸡零狗碎的生活,充满悬疑的情节,加在一起是真的好看。

央媒评价说:东北不是“宇宙终点”,而是“生活起点”。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知道东北的历史,还会有多久的频率再度刷新,但不变的是,依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定居于此。

而他们,也依旧会带着对东北的热爱,出生、长大、结婚、带娃,续写着新的故事。

 图据 | 小夏


这部剧你刷了没?
一起来唠唠剧情呀

作者丨毛蛋

网剧图片丨腾讯视频、@网剧《漫长的季节》

本文系腾讯“辽宁最生活”官方稿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