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控制蓝藻的"滋生"远比杀灭蓝藻水华的"暴发"更为重要!

刘文俊 水花鱼 2023-11-22

水花鱼公众号,专注水产养殖适(实)用技术为主题宣扬,文章严谨求是,又力求通俗易懂。欢迎提出你的宝贵意见!欢迎你的投稿!欢迎转载和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第一线实践养鱼深知水产养殖从业不易

"水花鱼"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

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如果饲料投入量大于池塘自净能力,必然引起池塘水体逐渐富营养化,可以说,绝大多数池塘水体养殖中后期都处于“营养过剩”状态。此外,饲料的营养组成是根据养殖对象设计的,不是根据池塘生态系统中健康藻类组成设计的,因此,对于池塘生态而言,水体的营养组成又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

一、蓝藻的危害

根据蓝藻的生物学特征,在“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条件下,蓝藻具有独特的生存生长优势。环境越是恶劣,蓝藻就越有优势。所以,如果池塘管理者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池塘滋生蓝藻就不可避免。

滋生蓝藻对池塘养殖的危害不仅仅是加速了养殖水体的老化速度、形成水华、阻断光合作用和隔绝空气中的氧向池塘水体扩散、大量死亡藻类的分解引起池塘严重缺氧、产生藻毒素和还原性毒性物质(如硫化氢)。其实,只要蓝藻滋生,即使池塘生态还没演化到水华形成,池塘生态系统还处于“正常”的情况下,蓝藻的危害已经开始了。蓝藻在生长过程中会合成一些致嗅物质(如引起土臭味的地霉素和2-甲基异2-茨醇以及引起泥腥味的2,4-庚二烯醛、2,4-癸二烯醛、2,6-壬二烯醛、2-辛烯醛、庚醛、己醛、壬醛等)在体内积累或分泌到水体中。鱼类摄食或接触这些物质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异味——“泥腥味”或“鱼腥味”。

每年由于蓝藻引起异味而导致水产品质量降低甚至不能出塘(特别是加工成肉片的鱼类,如罗非鱼、叉尾鮰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许比由于蓝藻导致水质恶化所造成的损失更严重。所以,控制蓝藻的滋生远比控制蓝藻水华更为重要。当然,控制蓝藻滋生自然也就能够避免蓝藻水华。

怎么样才能避免滋生蓝藻?必须也只须破坏蓝藻具有优势的那些环境条件,使蓝藻不具任何优势,自然就能够维持池塘生态系统中藻类组成的多样性。

二、所谓“有益藻”或“有害藻”是相对的

池塘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态系统中包括藻类在内的生物组成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谁适应,谁生存。因此,所谓的生态养殖,就是通过对环境条件的调节,达到抑制某些“有害生物”的生长,促进某些“有益生物”的生长,以维持池塘生态系统处于一个相对健康而稳定的状态。

但是,必须明白,所谓“有益藻”或“有害藻”是相对的。“生态”的本质是平衡,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里,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没有一种藻类叫“有益藻”,也没有一种藻类叫“有害藻”。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也就是说,某些藻类越来越多,而某些藻类越来越少。那些越来越多的藻类,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麻烦(如蓝藻),我们就希望控制它们,杀掉它们,这种藻类,我们就称为“有害藻类”;而那些越来越少的藻类,我们总希望它们多一些,甚至通过人为添加来提高它们的生物量,这种藻类(如小球藻),我们称为“有益藻类”。所以,对于一个具体的池塘,一种藻类是“有害”还是“有益”,取决于它在生态系统中是“过剩”,还是“不足”。

(小球藻单细胞绿藻)

凡是搞生态养殖的人,都必须明白这一点,只要“平衡”,就没有好坏之分。所以,池塘中没有一种藻类是“多多益善”的“有益藻”,哪怕是小球藻,任何藻类,一旦大量繁殖、失控,都会引起水华,都可能造成池塘生态系统瘫痪,都是有害的;同样,池塘中也没有一种必须彻底“清除干净”的“有害藻”,哪怕是蓝藻,只要它平衡,“不捣乱”,都是正常而健康的。

此外,生态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对于出现过多的藻类,上策是通过生态条件调节,使之失去优势而降低数量,回到平衡状态,这就是日常“水质调节”的任务。如果我们采用“药物杀灭”的方法而没有改变环境条件,药效过了之后长出来的还是这些藻类。一方面,可能由于药物对其它本来就不具备优势的藻类的伤害,更加失去生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想杀掉的藻类也会逐渐产生对化学杀藻药物产生抗药性。其结果就是越杀“有害藻类”就越多。

三、蓝藻水华的生物学特性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老化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蓝藻已经处于濒死状态,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长时间出现缺氧或亚缺氧状态,会使水体持续恶化,进一步破坏水质,水生生物窒息而亡,造成生态失衡。而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某些有毒蓝藻死亡释放大量的藻毒素,使养殖动物暴发病害或中毒死亡!

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蓝藻水华的出现是水质恶化的结果,不是水质恶化的原因!当然,蓝藻的暴发也加速了池塘生态系统的恶化,尤其是老化、死亡的蓝藻释放的藻毒素对所有养殖动物都有剧毒。因此,应该从源头上防止蓝藻水华的出现(不要让水质恶化),而不是纠缠于蓝藻水华用什么药物能处理(没有一种药物能处理恶化的水质)。一旦出现蓝藻水华,不是杀了蓝藻就完事,而是必须重建池塘生态系统。

蓝藻水华是池塘水质恶化的最终表现,也就是说,在池塘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中,蓝藻逐渐占了上风,单藻独大并最后导致自身老化和崩溃。虽然目前蓝藻水华大多归咎于水体的氮、磷和有机污染,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蓝藻水华的出现也不尽是富营养化所造成的。有些水质属性本身就更容易生长蓝藻,但只要蓝藻不老化,不形成水华,不产生藻毒素,池塘中蓝藻数量的多少并没有任何问题。

四、削弱蓝藻的生存生长优势的措施

一般认为:在高温、静水、透明度低、光照强或磷高氮低的情况下容易爆发蓝藻水华。如果这些条件叠加起来就更容易爆发蓝藻水华。

高温:水体容易分层;

静水: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

透明度低:藻类密度高、受光深度浅、营养消耗快而可供应营养素的水体范围小;

光照强:藻类营养素消耗快而表层水温高,水体容易分层,长期强光容易导致光氧化;

高磷低氮:蓝藻可固氮。

1.机械“消层”

尽管整个水体各种营养素含量都比较合适,可是一旦水体分层,加上太阳光出来,局部营养素很快就被消耗,所有藻类的光合作用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必然导致局部营养素缺乏,此时蓝藻的高二氧化碳亲和力、比表面积大、具固氮酶系、抗光氧化等优势全部得到发挥,其它藻类无法生长,只剩下蓝藻可以持续生长。

例如,池塘水体深度2米,而透明度只有20厘米(光补偿深度40厘米),一旦水体分层,可利用的有效营养素只有40/200=20%。虽然池塘整体藻类营养素丰富,但只要出现分层,就可能发生局部营养素缺乏。

因此,只有保证光合作用期间表层各种营养素的持续供应,才能使各种藻类得以可持续生长,从而避免蓝藻一藻独大。所以,采用机械手段“消层”,使底层的营养素连续不断向表层提供,同时使具伪空泡占据表层的蓝藻能被水流带到底层,让所有藻类都获得同等的光照条件,才能避免蓝藻爆发。

具体方法:在晴天光合作用强烈时采用叶轮增氧机、涌浪机、耕水机等等一切可以“消层”的设施,促进水体上下流转,持续不断地将营养素缺乏的表层水打到底层,将底部营养素丰富的底层水打到表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蓝藻爆发,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整个水体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池塘的承载能力。

2.生物"消化"

前面说过,蓝藻水华是池塘生态系统恶化的一种外观表象,也就是说,任何水质恶化,都有可能以蓝藻水华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从本质上讲,只要池塘生态系统平衡、健康,自然就不会发生任何水华了。

在高密度养殖的池塘中。水中营养盐类丰富,能促进蓝藻、铜绿微小鱼藻、螺旋藻等等大量繁殖。大千世界中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从生物学食物链来说,如果此时专门猎食这些藻类的花白鲢、罗非鱼、鲴鱼、日本白鲫等滤食性或喜藻性鱼类没有投放或者数量放少了,则大量浮游植物特别是蓝藻会在水中老化直至死亡腐烂。因此,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特别是白鲢)是根治蓝藻暴发的首选措施。

目前,蓝藻的暴发既普遍又确实忧人,对于蓝藻的处理方法,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十分有效的办法,水体配养滤食性或喜藻性鱼类当然才是最好的方法。在现实中我们可见:池塘养鱼以白鲢,花鲢鱼为主养的,蓝藻就不会大量产生;主养其它鱼的,只要白鲢混养合理(一般每亩100-300尾),一般也没有蓝藻暴发的现象。如果池塘混养有白鲢、花鲢而仍然严重爆发滋生蓝藻,证明你有可能花白鲢鱼的混养比例失调,应稍加提高白鲢的混养比例。因此,千万不要因嫌弃白鲢鱼的价值低廉而不套养。

3.生物"竞争"

蓝藻与一种或一类细菌在对生存环境上的营养元素的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泼洒有益藻菌生物制剂去与蓝藻竞争。一旦有益藻菌占了优势,蓝藻就会成为弱势种群,并且还可能会被有益藻菌分解掉,就不会产生蓝藻毒素,不会对水体和养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

 (小球藻)

蓝藻生活在水中,受到外界环境和其它藻类的影响,如果水体中小球藻、硅藻、绿藻、隐藻等藻类多了,水体藻相均衡,蓝藻基本上就不会大量繁殖。蓝藻大量繁殖时,培植其它藻菌,其它有益藻菌一旦繁殖起来,蓝藻就会慢慢减少,直至其消失。

采用培植有益藻菌的方法比上文说的生物"消化"的效果要差得多,但只要在平时搞好水质调节和培藻育菌工作,防患于未然,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果不出现蓝藻大量死亡,不用给水体解毒和改底,用有益藻菌处理蓝藻,是要与蓝藻共生的竞争斗争,这是一个生物竞争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见效会比较慢,变化是缓慢的、温和的。

五、化学消灭蓝藻的方法

使用杀藻药剂消灭蓝藻是迫不得已的一种方法,治表不治里,可能今天消灭了它,又可能十天半月后又会复发,并且还会引起水质一系列的"动荡"应激反应,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因此不可取。

化学消杀法主要是指利用能够杀藻的消杀类产品,如强氯精,硫酸铜,络合铜,漂白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或者市面上销售的蓝藻分解类产品。采用杀藻剂灭藻的处理方法往往会造成蓝藻大量集中死亡,会引起鱼虾大量的不适应甚至死亡,所以原则上不提倡这样处理,在迫不得已时杀藻后必须解毒,增氧,加水。

下面就使用杀藻药剂消灭蓝藻的种类作一简介:

(1)蓝藻分解类药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蓝藻分解类药物大多以"蓝藻分解精(素)"为名,说明书上主要成分大多没有注明,使用后有一定效果,购买时在详细了解后可以使用。

  (硫酸铜)

(2)化学杀藻类药物

常用的杀藻类化学药物有:
卤素含氯类比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
重金属盐类比如硫酸铜、络合铜;
强氧化剂类高锰酸钾等。

化学药物杀藻法有效果,但缺点是对鱼虾蟹的刺激性大,尤其是用硫酸铜等重金属盐类进行杀灭时犹应注意。由于硫酸铜(用量0.5-1克/立方米)是一种重金属盐类,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在泼洒硫酸铜药物后必须开动增氧机以防严重缺氧翻塘。

(3)聚合氯化铝

现在市面上的调水改底类药物大多含有硫代硫酸钠或聚合氯化铝,是一种良好的调节水质、解毒、杀灭蓝(绿)藻的良药。其实,很多渔药厂家的"杀藻剂"本身就可能含有聚合氯化铝的成份,该品在渔药店或化工试剂商店有售。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高效净水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城乡自来水的净化剂,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能除菌、除臭、脱色、除氟、铝、铬、酚、除油、除浊、除重金属盐,除放射性污染物质,在净化各种水体中有广泛的用途,效果甚佳。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时,其水溶液的浓度为3克/立方米,用于杀灭蓝藻时可以参考此用量。

聚合氯化铝具有吸附、凝聚、沉淀等性能,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强,所以可以絮凝引起水体发粘的胶体物质,暂时性沉淀有机物(包括蓝藻),对一些重金属离子或是药物毒性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性的并非永久去除或转化分解,只是把养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暂时性的存贮(沉积)在了塘底。因此,将聚合氯化铝用于杀灭蓝藻时效快速,但容易产生反复性。

(4)红霉素

红霉素,本来是现行的禁用渔药。红霉素系列有渔业用硫氰酸红霉素、人用红霉素肠溶片和罗红霉素胶囊等。红霉素对鱼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肾脏病、细菌性感染、败血症有治疗效果。因为蓝藻有70S核糖体,在细胞壁中含肽聚糖,这就是使用红霉素能够杀灭蓝藻的原因所在。

硫氰酸红霉素(水产专用):

硫氰酸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素的硫氰酸盐。本品为合法兽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的感染;更多的作为初始原料用于合成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防控蓝藻用法与用量:

单用硫氰酸红霉素(0.35-0.70克/立方米)进行泼洒有效,如果硫氰酸红霉素+粗盐(食盐,每亩2-5斤,多用无妨)效果将会更好,因为食盐对蓝藻有抑制作用,用后须增氧和解毒。使用硫氰酸红霉素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反复,并有杀菌的作用。

人用红霉素肠溶片:

本药属"人药兽用"范畴的禁用药,仅为参考。单用人用红霉素肠溶片进行泼洒有效,如果人用红霉素肠溶片+粗盐(食盐,每亩2-5斤,多用无妨)效果将会更好,因为食盐对蓝藻绿藻有抑制作用。

本品用量为一亩1瓶,将药片碾粉后化水即可,人用药店均有出售,单价每瓶为10-14元不等。此药比硫氰酸红霉素效果还要好一些。备注:本品属禁用药,仅为参考

( 刘文俊 2019-11-15)


更多信息请登录水产专业网站:西南渔业网http://www.yc6318.cn/


重庆永川水花渔业会社欢迎您的光临!
供苗预告:重庆“永川水花“2019年水花(鱼苗)鱼种供应品种和价格

本号关注方法:搜索微信公众帐号ID:ycsh6318,或者点击长按下面图中本号的二维码并识别予以关注!将为你精诚服务!重庆"永川水花"欢迎您的光临!

 

请其他媒体和公众号尊重本号原创或者本号文章首发的辛劳!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水花鱼"或留言申请白名单授权转载即可。

养鱼人(非渔人士请勿进入)要进水产微信群或QQ群的请加微信号yc6318或QQ号469764481并注明"进群(微信群或QQ群)"即可。

"水花鱼"号属公益性非盈利公众号,内容及图片大多数源自于网络,有时不知也未署名来源也没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如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或予删除。联系方式:文末留言或联系微信号yc6318,即可!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内容可能有变更请点击"阅读原文",商务合作推广请留言或加微信号yc6318即可!觉得本文有益,请点击右下角“在看”以示对"水花鱼"的支持!有感想或有看法亦请"留言"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