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良渚肖像之3 | 郑芳:良渚最具人气咖啡馆是怎样炼成的

2014-12-17 季麟媛 纪奕 中国三明治

左边为郑芳


文/三明治杭州写作工坊学员 季麟媛、纪奕


郑芳,杭州良渚文化村第一家咖啡馆——云端咖啡馆的老板。


很多人都梦想着“开一家”心目中理想的咖啡馆,但现实是“很多人”只是“想”,而郑芳“想”完之后就去“做”了,并且做得很成功。


2013年5月25日,万科良渚文化村“新街坊商业街”开街仪式的那一天,郑芳心里暖暖的,因为她的“云端”早在一个月前便已经开始营业。随后,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将“云端”打造成村里最有人气的咖啡馆,这个月,预计圣诞节那天,第二家“云端”将正式试营业。


如同故乡的名字浙江“丽水”一样,美丽、温柔、亲切,江南女子的温儒尔雅,笑容时刻挂在嘴边,向往自由,爱交友爱旅行,80后,典型的三明治一族,这就是第一次接触郑芳后给我的感觉。


郑芳原来的工作是做活动策划和企业宣传,“当初的计划是40岁以后开,但2009年搬到良渚文化村后,发现这里的环境比较适宜生活,于是就想慢慢沉淀下来。后来又由于怀孕了,觉得家庭更重要,也想把家庭摆在第一位的。”于是,“云端咖啡馆”诞生了。由最开始的“咖啡菜鸟”,到需要车程两个小时去参加咖啡培训,再到最后做出来自己的配方豆,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一切又都是那么随性和真实。



“我梦想的咖啡馆不是纯粹地卖咖啡为主,其实原来的工作就是喜欢搞一些和别人一起玩的活动,也很喜欢交朋友,这样小社区的感觉特别温暖。”,“我的咖啡馆从色调上,从桌椅摆放的距离上,都给人温暖的感觉,慢慢地,云端的朋友们也把自己一些杂志和物品都搬过来‘堆’在云端,满满的到处都是。也有一些老朋友会自带咖啡杯,每次来就用自己的咖啡杯……”


“我的第一家店是以意式咖啡为主,第二家店准备教客人一些手冲咖啡,或者是用摩卡壶做咖啡。只要是客人觉得好,觉得温暖就可以了。”


她一直强调“温暖”的感觉,直到真的迈进咖啡馆的一瞬间,你才能领会到这种“温暖”。


在云端有一种很特殊的咖啡——邻里咖啡。邻居之间或者朋友之间,如果相约之后因为临时有事没有过来,便可以由已经到店的客人提前支付,然后用便签为朋友留一杯温暖的咖啡。



“刚开始推出这个活动的时候,墙上贴满了客人留给友邻的咖啡。并且这种温暖的方式不仅仅只限于邻居之间,还有远方的朋友们如果彼此想念了,也可以远程电话为咖啡馆附近的朋友留一杯思念的咖啡。”


云端是一个“公共客厅”


近些年来中国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生长。既有传统的咖啡馆(早期的Starbucks,麦当劳的McCafe);还有以咖啡馆为平台的创业模式(3W咖啡,车库咖啡);以及近两年异常火爆的韩国连锁咖啡迅速入侵中国(如漫咖啡,café bene);加上精品咖啡概念由国外传入国内,越来越逼格的咖啡馆异军突起(以单品,咖啡杯测教学,咖啡师培训为主的咖啡培训学校)。


社区咖啡馆,这样一种形态还属于萌芽期。


郑芳对于咖啡的业态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她认为除了她的社区咖啡还可以分成四种业态:1)CBD咖啡,也就是写字楼里面的咖啡;2)shopping mall里的咖啡,如星巴克,漫咖啡等;3)商街上的咖啡;4)景区咖啡,如丽江古城里,厦门的曾厝垵等


“相比较那四种业态的咖啡馆,社区咖啡馆就比较少。我住的这个良渚文化村社区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小镇式社区。在这样一个社区,人的组成是比较奇特的,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虽然整个社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但刚刚那四种形态都是客人作为个体或是在工作时,也或者是外出旅游等。工作上可能就是提神或者是为了便捷,他们的诉求点是不一样的。



但是社区不一样,家本身就是很温暖,很放松地方。而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4-2-1模式,就是四个老人和一对夫妻加上一个孩子,他们的生活模式太固定了。但对于我的咖啡馆来说,可以作为各个家庭的一个公共客厅,有这样的一个咖啡馆平台提供给邻居,朋友等。在这边经常是邻居约邻居来聊天谈事情,所以云端仅仅是想做到在咖啡馆中邻居约邻居聊天,更舒服些。仅仅在这一小块满足社区的客人就可以了。”


“社区这个群体太特殊了,但是感觉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是需要这种温暖的感觉的。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的地方,不同领域的人通过这么一个平台,特别容易成为朋友,因为大家都对对方的领域是特别陌生的,来这里的人的求知欲都特别强,想了解彼此涉猎的领域。”


“当初开店时候的初衷就是特别想交朋友,只是希望认识一下就好了。但是慢慢发现这里面的牛人特别多,良渚文化村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有很多能人成为了村里的文化和意见领袖。”


良渚文化村的业主们彼此之间既是客人,又是朋友,郑芳说:“他们还是云端的未来潜在的主人,第二家店就是朋友们一起的店,他们可以摆放自己的书,可以放他们自己的画,我只对摆放的位置和方式做一些管理。”


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在社区这样有家的氛围的环境里面有认识的朋友,彼此会喜欢的朋友就好了。借助这个公共客厅建立一些各类人之间沟通的平台,介绍彼此认识。“住在这里去到哪里都会遇到熟人,开咖啡馆后认识的人更多,别人会更认识你,他们直接叫我云端。”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云端已经成为文化村里最受欢迎的咖啡馆,据她统计,“云端”的客人有80%都是已经认识的社区里的邻居们,其他20%是看到网站上的团购券或者一些来观光的游客组成。老顾客在双休日的时候一般是不过来的,而是在游客们走后再过来。



“店里的女客人会很多,但真正喜欢喝咖啡,对咖啡特别依赖的大多数是男客人,他们基本都是点一杯美式咖啡,喝完就去健身,很少有长时间泡咖啡馆的。”


“这里80后比较多,也许由于本身是这个年代的,所以眼里感觉都是80后的朋友们。偶尔也有一些90后的小朋友,会来找“姐姐”聊天,讨论一些问题。还会聊到婚姻观等话题。彼此分享不同时代的观点。”


技术员先生的支持


作为典型的三明治一族,郑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公原来是做技术开发的,现在也搬到文化村这边做自己的工作室,而工作室的方向和理念也都是在咖啡馆这样的平台上聊出来的。郑芳说:“老公有天晚上问我开咖啡馆累不累,我和他说也许有很多累的地方,但是能够认识戴佳等一些朋友,好像开咖啡馆就值了,这些朋友都是我愿意用咖啡馆去换来的朋友,这样的友谊即使不要这个咖啡馆也值得的,哪怕咖啡馆不存在了,但是这些朋友还是在的。”


当问到有没有想过把老公的计算机专业和咖啡馆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她说未来特别希望她老公做一些APP的内容能和二手交易进行结合,那时可能更依赖那个平台,她想云端咖啡馆的会员系统都需要她老公去做,这就可能需要他未来用一两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个梦想。


“我老公特别喜欢咖啡,早中晚都要喝。有一个好玩的现象就是,他自从在我开了咖啡馆后,就开始比较各个咖啡馆的口感等等,给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包括咖啡味道和其他事情也会给很多建议。两个人的信仰和兴趣爱好都一样,我们都是信仰基督教。”



郑芳说他一直奇怪文化村中怎么有这么多这么厉害的人,觉得良渚文化村这个社区和原来住过的社区是完全不一样的。慢慢地她发现可能是由于万科打造的这种氛围特别好,村民公约里面就包括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行为准则等,并且由所有的业主签名,由业主代表去一条一条确认。如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斥责自己的孩子,还有坐公交车必须要排队,汽车是必须要让行人的。


村民们都觉得能做到就是合格的村民,自己会很有自豪感,村民们都会把文化村当成一个大家庭,自发的捍卫着。特别是最早的一批入住在郡北的居民,特别热爱文化村的邻里氛围,很多人敢于站出来指责那些新入住的邻居做的不好的地方,会通过制作一些讽刺性的影片去讽刺不好的东西,也会为一些好的东西进行宣传。


云端的经营之道


早在第一家云端开业之前,郑芳也做过一年的咖啡馆市场调研,在杭州的整个咖啡行业能生存两年的咖啡馆很少,虽然那些店主人很好也有很多新鲜的想法,但是他们面临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成本,开店成本很高。市区的商铺都是经济商铺,出租人主要靠收取租金来盈利,所以承租人的成本就会提高。而云端开在社区里,文化村主要的盈利点是房产,社区咖啡或其他业主的店只是作为一个商业配套,地产商招商咖啡馆不以租金为盈利点,就不会收取很高的租金,他们仅仅是为了配套出售房产的时候为买房人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而已。


而在杭州市内的咖啡馆,店家普遍觉得很累。“也许他们并没有亏损,但是都是薄盈利,有些店经营一年以后,店主们对比一下还没有工作时候赚的多,就觉得不值得,不想做了。而我是坚持开自己喜欢的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欲望少一些,只要不亏就可以,养活自己还是可以的,出发点不一样。很多时候压力大不大,累不累的根源可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在我认为咖啡馆绝对不是赚大钱的手段,我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不像其他那些做餐饮的,咖啡只是他们配套的饮料,已经不是存粹的咖啡馆了,但是他们还是会称为咖啡馆。”



“我觉得他们倒不是说亏很多钱,还是有一些人因为有梦想支撑着,哪怕不赚钱,只要能够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但市区店就是会遇到很多问题的,除非改变自己的模式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就是增加一些品种,做很多氛围。就像咖啡馆卖火锅的都有,我会很好奇那味道不是很大吗?在云端有时候客人带牛排进来我就觉得不适合,味道会影响到在店里的其他客人们。”


云端咖啡第一家店不足50平米,第二家店也只有70平米,都是典型的小而温暖的咖啡馆。别看店小,各种主题活动可不少。


“云端的客人都是一群喜欢玩的朋友们,我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但事实上,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人来挑战底线。



做咖啡馆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有很大的包容心,经常会面临很多挑战,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理念的人。有些人的习惯和作风可能不是太好,但是我们不能挑客人,不能把他们赶走。就比如前几天有一个男客人,来的时候感觉很累,整个人很不顾形象地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呼噜声非常大。我当下很生气也很难过,试图叫醒他,却没被理会。后来我过去把他轻轻摇醒和他说你要注意保暖,如果累了就早点回家休息吧,并且让他意识到他的呼噜声会打扰到其他的客人们。”


“像这种情况相对来说算是很小的挑战了,毕竟那也只是少数的人。最大的挑战还是觉得每个社区店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客源是固定的,总量基本也是不变的,流动量也比较少。


目前这小小的商圈有五家咖啡馆,对于云端来讲,能在整个商圈中做到营收持平或到现在来说没有任何压力,“虽然我店里的装修和硬件环境不一定比其他家好,各种设备也不见得好,其他店的装修投入的成本都比我高,但我觉得很多东西是无形的,虽然我的硬件投资会比别人少一些,但我对云端付出的感情和投入的心力会更多更用心,我的后期投入会更多一些。”


现在,良渚文化村已经有五家咖啡店了。 “我觉得2015年会是一个考验,会有一个整合淘汰的结果。文化村里能生存的咖啡馆会继续经营,而不适合的可能会放弃。其实我也挺希望做成一个咖啡一条街的,这样就吸引外面更多喜欢咖啡馆感觉的人。也是很不错的。”郑芳说。


在谈到未来的店是否接受投资的时候,郑芳说“我觉得可能还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很多咖啡馆都会有好几个老板,都是好朋友相约开起来的,但往往这样会关门很快,因为经营到最后会发现分歧的内容会很多,我很庆幸那些人面临的问题我自己不会遇到。虽然他们当时做咖啡馆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经营的过程中,欲望会越来越多,可能有些合作伙伴会觉得这样做了半年也不盈利,就想要改变经营思路,做的商业化了。我还是要以自己的思路为主。”



郑芳说未来有五年计划,是一年开一家店,但是目前没有想过在杭州以外的地方去开店,“我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是在卖咖啡,可能别的咖啡馆咖啡一杯大概在35元左右,我的或许只标价18元。每个人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我的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可以接受一些,我只是想让他们享受之后又放松的离开。”


我问她:“为什么你的咖啡馆叫云端?”。她笑一笑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原来的网名叫云端。”



学员介绍

季麟媛(媛媛):至今IT圈7年走过24省68市,自尊心强过金钱,胜过事业,典型处女座精神洁癖。自认为让一个追求完美精神世界的人能够继续自己的精神信仰,是对幸福最好的定义。


纪奕:80后。现居北欧,从事国际贸易。乐观主义者,热爱多样性。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




回复良渚肖像查看全部良渚肖像故事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报名,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


三明治热门故事

☞回复序号关键词查看往期热门故事

S1 Max庄伟麟:“苏卢”,一个人的发室

S2 猫力:我依旧感恩这个世界的美好

S3 “新媒体排行榜”背后的徐达内:我不是文化人,是一个生意人

S4 刘娴:正能量节目《开讲啦》背后的故事也有点很励志

S5 如何像IDEO一样拥有创新自信力?专访IDEO联合创始人Tom Kelley

S6 小雪:一个中产阶级移民澳洲的心路全程

S7 简里里:走下自己的悬崖后,让更多人走下心灵的悬崖

s8 雷畅:我怎样和心中那只小黑狗和平共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