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长春路漫游半小时,她读懂了上海男朋友眼里的物价世界 | 555 Project

故事捕捉者们 三明治 2023-06-04


在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区社区样本展《多伦路 · 共生志》中,三明治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联合发起了“多伦镜像”四场系列在地工作坊,主题分别为 “虹口记忆讲述与写作”、“在时空中重新遇见鲁迅”、“多伦街巷故事捕捉者”、“多伦镜像艺术共创”。在之前的“虹口记忆讲述与写作”的工作坊,我们通过个体记忆重现远逝的虹口记忆。你可以在这些链接里,查看之前写作者们记录下来的虹口记忆,《四川北路的记忆碎片,藏在第七百货店的糖果蜜饯里》《在马路上拍老房子和路人的背影,是我最喜欢做的事》《邢家桥北路108号烟纸店,和阳台视线尽头的东方明珠》


11月13日,“多伦街巷故事捕捉者”工作坊在多伦现代美术馆进行,我们与十八位写作者齐聚线下,写作者们化身街巷故事捕捉者,闯入今日的多伦街巷生活,分头进行现场走访,实践观察和即时采访的在地挖掘形式。他们深入生活现场,与居民相遇、交谈,发现散落在街区的隐秘线索,捕捉街区里正在发生的生活点滴。


让我们跟随着六位街巷故事捕捉者的脚步,感受多伦街巷的生活气息和居民生活百态,你将读到多伦街巷的物价世界,了不起的飞行比赛健将,面面相觑的静寂荒芜与生机活力。如果你也曾涉足这片地方,欢迎你在文末留言,分享你行走的感受。



我在长春路漫游了半小时,读懂了我的上海男朋友眼里的物价世界

作者:Mia

坐标:上海

职业: 纪录片导演



PS:参加工作坊不久后,我们搬家到多伦路附近的鲁迅公园旁边住了下来。


我和我的男朋友经常为了钱的事情争论,不是那种已婚夫妻的争吵,只是争辩关于钱的观念。


我总说,不用拼命赚钱,因为有命赚没命花,永远不会满足,就不会给自己按下停止键;他总说,不管,先赚够两千万。但是,他现在给学生代拍电影专业的留学作品,一个短片只赚两万。


他是上海人,我不是。


我们经常走在上海的静安区,徐汇区,黄浦区,好像从来也只会待在静安区,徐汇区和黄浦区。在这些街上,浇头面40块,小乌龟50块,咖啡35块,鲜花70块,居酒屋里的几片和牛,500块。


我们为数不多对于金钱达成的共识,就是像所有无聊的人一样,站在宜家门口,一起吃两块钱的冰激凌。


他的钥匙串上有一个多伦路的手绘街牌,是多伦美术馆的纪念品,问起来他说是多伦美术馆扫码免费送的,当然了,有免费的好东西的地方怎么少得了上海市民呢。


于是现在换我来到多伦路,来到虹口区,长春路的街区,用一个写作工作坊的契机,独自在老上海人蔓延到街上的客厅里横冲直撞地漫步一会儿。


半小时后,我开始读懂了我男朋友的物价世界。


皮鞋80块一双,讲价后也许可以卖78块,久光百货50块的小乌龟,在这里只要8块;街边的店铺里,大闸蟹25块一只,玫瑰5块一只,上海青3块钱一大包。


我望着菜店里的人们,有附近的居民,有戴着建筑工地头盔的工人,还有一个戴着盒马生鲜蓝色头盔的人,正伸出右手抓了一叠香干放进袋子里。这个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蓝色头盔我很熟悉,在以前的许多个日子里,我以为用盒马买菜,做饭,就是一种修行式的经济生活。


盒马小哥说,自己从来不在盒马买菜,盒马的东西好,但是送得慢。我想,他还是宁愿自己在菜店里,像这样自己抓菜,抓面条,抓香干,一点一点,抓着对生活的控制权。


我花了45块,买到一块石英芯手表,配黑色的皮质表带,另打了两个配合我手腕的孔,上面恰好还印着Rolex,还有一本旧货摊的鲁迅杂文集,5块。



在长春路狭长的巷子,路边丢着一只叠起来的鸡蛋壳,走进去贴着一张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寻鼠启示,“白色大宠物鼠10.21号跑丢背面上有浅灰找到悬赏20元请大家帮忙留意谢谢大家”。白色大宠物鼠,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是悬赏20元,现在我要对这位丢了老鼠的人感慨:好多钱!



1751.8公里



作者:胥童

坐标:上海

职业:自由职业




鸽子刚从沈阳回来。


一只绑着银质脚圈的鸽子在阴沉的黑夜里四处冲撞,原本闪着灵光的绿豆小眼已经变得暗淡,被大风吹打的羽毛散乱不堪,本该是油量金属制般的色彩也没有了斑斓。一次次的俯冲,打转,疯狂的飞旋让过路的人都觉得惊叹。鸽子全力扑腾着翅膀,试图寻找自己的笼子。


从鸽子的视角进行鸟瞰,橙色的独栋小楼好像失去了踪影。稀稀拉拉的灯火和微弱的人声让这里变得残败。“那只鸽笼呢?一块不到3平米的空间,本该在小楼上迎接我回来,真奇怪。”它心想。“我记得是这里啊,和祖祖辈辈生活了这么多年。1751.8公里,我也就飞了两天。算了,我再找找吧,应该就在这儿吧。”


可它读不懂的是,它本来的小楼,也就是四川北路1831弄2-36号的御林小区,门口张贴着告示,大声宣布这里已经成了征收地块。


有过路的人刚去看,还看见一只鸽子在没人的楼顶打转,一圈又一圈,已经是好几个1751.8公里了。




曾经藏龙卧虎的英式联排别墅小院里有一个空笼子



作者:TUO

坐标:上海

职业:瞎忙人士



充斥着嘈杂、喧嚣、小吃、杂货铺林立的闹市一条街,四川北路上有一处凹陷的寂静地。茂密的松树遮挡了曾经藏龙卧虎的英式联排别墅小院。这里现在叫柳林小区,过往叫赫林里,是一个叫赫林的外国人命名。



如今只剩九户人家坚守着几乎无人问津且破败的房子,或为政府征收土地的官司纷争,或为这里饱含的过往回忆。他们如数家珍得以门牌号数字来直接称呼曾经的老邻居。“有蒋介石妹夫毛人凤的弟弟,有江主席的老同学,国民党中曾经出过两个,少将也有三个,小时候都一起玩。”这里仅剩的居民骄傲地说着。


院子深处的一棵松树旁坐着一位87岁精神矍铄的老人,戴着一顶写着“B”字的棒球帽,手里盘着佛珠串,淡泊平静,仿佛并不想介入子辈对于土地征收的纷争,只是习惯了住在这里。


在他面前放着一个高约两米的蓝色笼子,里面有二十来个三角呈现的木头架子,但空空如也。老人是上海信鸽协会的老会员,这个蓝色笼子原本就是这些信鸽的居住地,过往它们是参与上海——沈阳往返飞的比赛健将,最快两天就能返回,现在不传信了,但有奖金拿的。




从卫星图上看长春路,街区左右分成红黄两色



作者:贵溥健

坐标:上海

职业:建筑师


从卫星图上看,长春路的左侧红,右侧黄,红色是干净整洁的永乐坊社区,黄色是一片荒地,曾经是一片棚户区。


在红与黄之间是灰色的,长春路这里有一家旧货店,店主是一个衣着精致的上海老人。面对拿着写字板的我们,他不愿说太多,从只言片语中我们知道,曾经这是一条热闹的小路。十年前,旧城改造,路东侧的居民区因为建筑品质差而被拆迁,路西侧的永乐坊因为建筑美观得以存留。他经营的生意也变得苟延残喘。


他因为在路的左侧而免于搬迁,守住自己的地盘也许是一种胜利,但也许当初搬走对他更好吧。



相似的建筑被遗弃与被保护是两种模样



作者:阿因

坐标:上海

职业:商业研策&景观设计


从车水马龙的四川北路宽大街道,拐进了一处完全不同的荒废旧小区。在老城区,旧宅子并不是非常稀缺的存在,但这样的荒也有些格格不入。



再往里探寻,从房子里走出来了一个年纪约五十,但精神抖擞的男人。似乎对我们的到来没有感到冒犯,反而开始展示起他居住在这里。这些房子的历史纠纷,一段段话语,像是早已演练过很多轮一样,铿锵有力。我没有仔细听那些复杂的原因,不管什么样的故事,都能用一个“钉子户”来概括,诸多无奈、执拗、情绪,与房子一起荒芜了。


再走几步,又到了一个被完好保留的小区,这里被运营得井井有条,社区的生活,让人感到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居住区。明明与对面小区一样性质甚至外观相似的建筑,却因为被人为地保留和遗弃而完全变了样子。路过一个开着门的小房子,里面放满了书,坐在里面的奶奶满脸笑容地走出来,问我们什么事,交谈两句后,她又笑着走了。



两个小区的居民也许能有很多的相似,建筑也是,但又那么不同,他们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并无法控制的原因而改变了,被遗弃与被保护也仅仅是一街之隔。



仿古标语和摄像头之间,像我俩这样的外来人面目模糊



作者:陈皮

坐标:上海

职业:自由职业


正午,日头还没照进巷弄间的晾衣绳。陈妈麻利地撑杆举衣,站在恒安坊将够过三四人的走道上,漫不经心地朝我俩一瞥。


打听地价,体验市井,寻找新奇老故事,虹口区这片访街探巷的外来人太多了。我俩夹着记事板,一左一右排成一行底气不足地明目张胆,赶紧迎上前衔住陈妈这见怪不怪的一瞥。


陈妈二话不说,提杆便往右手边与走道垂直的里弄走。里弄不深,左右各两三户人家,不远处便是封死的围墙。我俩随着她,抬眼便瞧见一张深棕色的漆木方桌。方桌靠墙立于陈妈家门边,正对着敞开了窗门做饭的何叔夫妇。方桌上方至围墙之间的天井层叠搭了几张斑驳陈旧的透光遮板,遮出了一方“邻里亲邻里乐”天地。里座坐着张妈,紫色棉背心,衬着桌上一大袋皮色鲜艳的橘子,闲适懒散得像是在这儿坐了大半辈子。



的确,恒安坊是坐着的。敞胸露怀气定神闲,一坐便是百年。弄口曾在银行工作的大户在文革时期被抄了家,底层没收为国有,如今成了堆满纸箱的仓库。这仓库给红砖墙一围,围成了天干物燥时街坊邻居都怕一点就着的爆竹。何叔戏谑道:“没钱住这里,有钱不住这里。”转头便嘶啦一声拆了桌上不知也无人在意是谁买的橘子,给我俩一人塞了一个。


陈妈回屋裹了件黑红格子的呢大衣,紧挨张妈站着。张妈热情介绍:“她是我们这里的小组长,公关小姐,没有她办不成的事。上次谢霆锋来,只跟她照了照片。”无图无真相,陈妈也毫不扭捏地拿出手机开了抖音:“你看他跟着摄像机走,也是想来我们这边投资。老上海老小区,地段好呀。”跟着摄像机走的谢霆锋在热闹的背景音乐里路过坊里一栋接一栋的红砖墙,路过解放前曾是卫生排污高配置的粪管。刻意仿古翻新的社区标语分两行刻进水泥墙里,看起来像“小不要出,便许道入 ”。隔了几步,坊口落满灰的白壳摄像头一前一后耷拉着脑袋。



仿古标语和摄像头之间,像我俩这样的外来人面目模糊。张妈在一个即将下雨的午后给陈妈收了晾在外边的衣服;何、陈、张三家一同外出旅行又风尘仆仆地归来;曾在锦江饭店当厨师的李叔又给大家露了一手……


正午刚过,我俩分了一碗坊口的砂锅麻辣烫,又在新开的福福饼店买了两个菠萝油。甜爱路口,我俩怀揣着菠萝油互相道别,各奔东西。



·    ·    ·    ·    ·


关于「多伦镜像工作坊」




在今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三明治将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联合,通过立足社区的线上、线下工作坊活动,邀请曾经/现在生活在多伦路,或受到多伦路影响的创作者,接力共创,重现多个世代在多伦路的生活空间,让现在与镜面中的过去交叠,呈现出多个时空下多伦路上人们的生活轨迹。



·  ·  ·  ·  ·


「多伦路 共生志」展讯简介


上海的城市更新已经由城市更新、城市再发展的阶段逐步迈入“社区邻里复兴”的阶段。在政府的引导下,以社区微观层次为工作空间,协调机构、居民、工作者、在地企业以及艺术创新力量,围绕着“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公共空间和社会网络,营造宜业宜居的社区文化,共同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区社区样本展《多伦路 · 共生志》,展览将围绕社区培力与社区营造的理念展开,以展览为文化载体,记录、激发、畅想多元群体共生的理想社区愿景。通过“项目Project+展示Display+活动Activity”三条线索进行社会策展。展览呈现东照晓亭、李白烈士故居、恒丰里、木刻讲习所等一批社区微更新项目与案例,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艺术介入社区实践“行走多伦”计划,《声音碎片Acoustic Fragments · 15》录音系列作品,充分解读人与社区、生产与自然、公共与共有之间的社会关系。“共生志”学术论坛系列和《多伦镜像 Reflection of Duolun》写作工作坊系列将在展览同期举办,促进在地知识生产与交流。


展览媒体联系:media_susas@163.com




关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03年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它以 " 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 " 为办馆理念,具有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




- 近期活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