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想起:参与见证女同文化十余年互联网浪潮 | 三明治访谈
这是中国三明治成立四年来发布的 第1005篇 故事
我们想报道的三明治人物包括:
• 曾经和正在做出创新改变的三明治
• 在各种压力中,计划做出改变的三明治
• 尝试失败,正在总结思考的三明治
• 身处于大众媒体平时不常注意到的领域和行业的三明治
• 地域不限、国籍不限,年龄通常在25-39岁之间
★欢迎自荐和推荐受访者
(邮箱:webmaster@china30s.com)
文/阿少
陈想起(Echo)
同志公益组织“上海女爱”创始人;
女性主义戏剧《阴DAO多云》制作人;
上海地铁拒绝性骚扰艺术行为《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发起人;
上海女性艺术咖啡空间rooms创始人;
半个咖啡师;
同志精彩生活的APP创始人……
与陈想起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14年11月第二届上海民间女性影展上,中国三明治参与支持了此次影展。作为影展的媒体组组长,陈想起贡献了极大的热情和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在上海乃至全国,“想起”这个昵称对许多同志特别是拉拉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同志公益人、活动策划人、IT资深从业者、咖啡师、创业者……一系列身份的叠加背后,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知性女子,与她的对话,让我如沐春风。
辞去体制内
对陈想起来说,最初的起点是1998年与互联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一年,中国的上网计算机不过74.7万台,上网用户数仅仅210万,在当时连红绿灯也没有的南方小城,陈想起是第一个去电信局开通互联网的女生。翌年即1999年,陈想起决定开一个网吧,尽管在此之前,她从未去过真正的网吧,只是从网络上了解到这一新鲜事物开始在大城市出现。这也是当地的第一家网吧。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发展风起云涌,对陈想起来说,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格局,通过互联网的资讯和结交网友,她对同志身份有了很好的认同,重新定义了她所追寻的生活。不久,她就辞去体制内的工作,前往女朋友生活的城市。
“花开的地方”
2001年,陈想起建立了国内著名的女同志网站——“花开的地方”。这是一个集结资讯、交友、聊天室、论坛为女同志提供资讯服务和精神依托的互动社区,2003年是“花开的地方”最鼎盛的时期,拥有6万多会员,每天新注册人数有300多人,每天保持同时在线人数100多人。2006年在著名的天涯社区上有人写了一篇关于当年女同志网站的分析,提到“花开网站”时她认为所有同类网站中最有规划性、最具发展性及富有创意性的一个网站:“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花开的地方’华人姐妹网,由一对les情侣创建,同时开创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女同网络电台;在网上开设了第一家LES商店,开创‘花开’品牌;第一个制作具有LES特色的宣传T恤;又精心打造‘花开三周年’纪念饰品;并在上海成立‘花开1088酒吧’,为广大女同网友在现实中也有自己的交流场地;更难得的是‘花开’网站多次参与并组织有关女同方面的公益活动,为了在社会上宣扬女性同性恋的真实健康形象作了积极的推进。”
上海女爱
2005年的夏天,陈想起创立了她的第一个公益组织——上海女爱。上海女爱的豆瓣小站上写着这样的介绍:“上海女爱由女性志愿者自发成立于2005年,是上海目前唯一独立的专注于女同性恋议题的非营利公益组织。我们长期持续开拓拉拉社群内部的交流,以及在更广泛的公众活动中传播拉拉文化,促进自我认同和公众认识,倡导社会平等多元和谐,减少基于性和性倾向的歧视和偏见。”
女爱成立那天,陈想起和新老朋友在火锅店欢聚一堂,相谈甚欢。最初,她们开通了一个同志热线电话,那时候没有固定热线电话,只能用一个手机号码,在每周五的晚上由志愿者轮值接听热线,这个热线维持了两年左右。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女爱的关注者和参与者不断增加,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志愿者培训、各类文化沙龙主题活动、参与大学同性恋公选课课程、开展骄傲活动、编撰口述历史书籍《她们的爱在说—上海会爱上女人的女人》、承办“拉拉影展-上海站”活动、拉拉电影沙龙、女爱书房、周年庆、女爱旅行、团体运动项目。
女爱的活动一般通过豆瓣、微博、QQ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有时会和多家同志组织发起联合活动。陈想起一直很重视与各地的交流联结, 曾多次受邀赴港台地区拜访相关的公益机构,参加相关议题的公益活动,收获颇丰。2012年4月29日,上海草莓音乐节上,她策划了一个互动活动,让代表LGBT的彩虹旗首次登上国内音乐节舞台,这也是国内音乐人、乐队首次在音乐节舞台上公开支持多元的爱。
上海女爱在上海草莓音乐节的互动
2012年6月,上海地铁发布了一条微博,告诫女生注意穿着以免受到性骚扰,引起了社会热议,想起惊讶地发现很多国人甚至包括女性都装着男权的脑袋,决定做点什么,打电话给好友同时也是国内著名女权心理咨询师“千千和风”,组织发起了一个拒绝公共空间性骚扰的行为艺术《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呼吁人们反对性骚扰,反对变相为性骚扰者开脱。通过两位持牌女孩的行为艺术引起地铁乘客的围观,受到很多现场观众特别是女生的赞同。
陈想起将活动照片发布到微博上后,瞬间引爆了线上线下的全民大讨论,连续一周占据了微博热门头条,各种@给想起的微博内容,每隔几分钟最少有几千条,包括央视在内的国内外媒体,各种类型的平台如网站头条、视频网、报纸、电台,就连公车上的视频TV都播放了相关报道。关于性骚扰议题,这个事件产生的影响力、引发的互动性几乎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媒体人、社会学者都参与了评论和发声。
与传统的公益组织不同的是,女爱并没有系统完整的组织架构,而是一直以活动项目带着人走,注重志愿者之间的交流,由志愿者群策群力是比较常见的活动方式。这些志愿者的年龄总体偏年轻,在25岁左右,主要由学生和上班族构成,和其他类似组织一样流动性比较大,但能量相当强大。例如2013年女爱在创智天地剧场上演的原创女性话剧《阴DAO多云》,从剧本创作、宣传策划到演职人员都是上海的志愿者,出于对女性主题话剧的热爱而来,吸引了许多关注女性戏剧的观众,在300人的小剧场演出了三天,场场爆满。2014年,上海女爱接受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资助,完成了第一份《上海同志职场调研报告》,研究企业对同志员工的态度和同志的职场现状。
阴DAO多云定装照
转身,不是告别
2014年10月,苹果CEO蒂姆·库克公开出柜引发关注,这使他成为了商业领域最受关注的同性恋者。借着互联网“沸腾年代”到来的东风,同志人群的社会认可度逐渐提升,国际上同性恋群体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和壮大,由此催生的“粉红经济”也逐渐浮出水面。见证并参与了互联网发展浪潮的陈想起,已经退居上海女爱的顾问角色,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决定将精力投入到时下最in的新角色:创业者,做一款最贴近同志生活的app。
她说:“目前市面上的十多款同志app产品主要是纯社交,功能应用也非常同质化。两年前我有这样的感觉,今天我仍然这么认为,除了约炮,我们还有非常丰富的需求。我们即将上线的app,是打造同志细分人群的精品生活平台,在基于生活和服务的平台里形成更广维度的社交关系。”
名词解释
同志——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从此开始,在中文地区,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
拉拉——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百合、蕾丝边(Lesbian),简称LES。女同性恋是指女性间对性与爱的欲望(a woman who is sexually attracted to other women)。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
三明治化妆工作坊第七期·杭州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欢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