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论坛
日前,联合国城市发展领域的全球最高级别论坛——联合国第十届世界城市论坛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 “城市机遇:联结文化与创新”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68个国家的18000多位代表,75位部长、15位联合国机构高级代表和近70位市长出席。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开场致辞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尽管中国多个代表团因疫情原因无法按计划出席,但世界与联合国并没有忘记中国,中国各方力量也在以各种方式参与世界城市论坛一系列活动。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强调了第十届世界城市论坛的特殊意义,她指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世界城市论坛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城市化理念引领者和实践推动者的顶级聚会。她在开幕式致辞中特别指出,请允许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特别是向我们的武汉的朋友表示敬意,他们继续非常努力地工作着,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保障了地球上其他地区的安全。这段讲话也得到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第十届联合国世界城市论坛开幕仪式
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城市领域最高盛会,世界城市论坛由联合国人居署设立举办,每两年召开一次,本次论坛也是首次在中东国家召开,联合国系统今年第一个有关SDGs的重大活动。汇集包括各国领导、地方政府团体、国际组织、顶尖学术机构、商界领袖、社会团体、民间社团在内的全球城市发展领域代表,是交流分享全球城市发展最佳实践、创新思路以及城市科学前沿理论等内容的世界顶级会议。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进行分享
阿布扎比酋长国王储、阿布扎比执行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斐济共和国总理弗兰克•拜尼马拉马等各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了开幕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视频方式致辞,他指出城市化是当今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将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联合国系统已经启动了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SGDs)的10年行动计划。在此过程中,全世界的城市、城镇和社区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阿富汗总统表示,在全球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应对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挑战需要采取紧急、系统和全球性的行动。他认为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全球组织文化应该有所改变。
斐济共和国总理指出,城市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这种进步是以全球变暖为代价的。他认为,旧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我们继续依靠碳密集型产业来实现城市化,世界城市将陷入不平等和极端脆弱的困境。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在论坛期间还分享到:“文化不只是艺术或遗产,文化具有广泛的含义,文化代表了你对待世界、对待未来的态度,决定了你怎么行动、怎么推动改变。文化体现在教育中,体现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体现在规划里,过去我们说分区制,住宅和产业分置,现在我们说紧凑城市、说密度,过去我们说运输,现在说流动性,这就是文化。”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商业峰会对话环节
在商业峰会环节,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基索布表示,创建运转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需要大量资金,这应成为投资者的机会,作为可持续城市化的全球领导者,人居署正在利用其独特的地位召集广泛的合作伙伴来创新未来的城市。探讨“全球性的技术与创新共识”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人工智能如何与应用场景结合,数据如何更好地驱动城市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决策者、城市规划师、技术科学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在论坛期间将2020年称为“实施的年份”。她强调从我做起,希望发挥信息、技术和创新的作用,整合各种思路和方案,真正行动起来。中国多个代表团积极发声,分享通过技术力量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新城市议程的创新实践。
联合国图片 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年行动已经全面开启
随后,由联合国人居署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城市: 新经济与共享城市繁荣”主题研讨会暨特刊发布会召开。联合国人居署知识与创新局高级经济学家MarcoKamiya、联合国环境署企业解决方案局局长Saiful Ridwan、牛津大学未来城市项目主任Michael Keith、苏黎世理工大学与新加坡未来城市联合实验室主任GerhardSchmitt教授、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吴海山博士、清华大学付志勇教授、卡耐基梅隆大学认知环境实验室主任PeterScupelli教授、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涛教授等针对数据驱动的智能治理展开热烈讨论。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人居署创新项目经理郭蕾主持研讨会圆桌讨论
可感知经济学与AI及卫星遥感驱动的ESG分析、人本城市与城市开放实验室、数据驱动的智能治理与敏捷城市、自动驾驶城市、复杂城市系统的技术变革等跨领域的分析,科技、人文与文化相融合,给整个论坛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冲击。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人居署新设立的知识与创新局统筹安排,旨在通过汇聚全球顶尖的知识力量,以创新驱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布了由联合国人居署主持,联合国环境署、牛津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英国研究和创新基金、微众银行等多家单位参与的《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城市: 新经济与共享城市繁荣》研究特刊。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城市: 新经济与共享城市繁荣》研究特刊截图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女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为特刊撰写序言,一经推出多国专家为特刊撰写寄语。处在城市要素可被全面数字化的时代,基础设施的含义不仅仅再只是以钢筋水泥代表的高楼大厦,而是延伸成了诸多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建筑、街道乃至整座城市被技术重新赋予活力,描述城市的语言体系及决策体系随之改变,这就是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未来城市。数字孪生将成为城市一种新的成长模式,实体城市与数字城市相互映射,共同成长。
联合国图片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
答案就是遍布城市的各种应用场景。从实体层面的角度,场景是人与城市接触的入口,从数字层面的角度,场景是数据生成及应用的中心。实与虚,人文、艺术与科技在场景中探寻融合,也成为驱动新经济与共享繁荣的动力。
特刊从多领域的专业视角出发,覆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重点议题,包括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数字孪生与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演进的应用场景以及科技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可持续金融创新及ESG投资,记录了来自成都、新加坡、苏黎世、东京、牛津郡等城市和地区发展和治理的创新实践,数据驱动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成都首创的城市机会清单给在场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多渺小,技术的边界就在哪里。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教育及文化问题等都是席卷全球的挑战,而科技创新将成为链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