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共议绿色复苏

快关注👉 联合国 2021-01-31

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保罗·M·罗默威廉·D·诺德豪斯,前一位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贡献了知识和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后一位则将气候变化纳入到宏观经济分析中,研究环境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恰逢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两位专家的理论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根本也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创造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于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经济绿色复苏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年6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2020 年全球增长率预计为–4.9%,预计复苏将比之前预测的更为缓慢。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在2020年预测GDP可保持正向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由于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尚不明朗。虽然目前已经有75%的全球经济开始重启,但各国还在积极寻找后疫情时代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全球还面临着经济逆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洪水、长期的空气污染、干旱和野火正在摧毁生命、商业和生态系统。食物和水资源的短缺正在加剧武装冲突,如果不采取更加强有力的举措,情况可能变得越来越糟。


图/秘书长《携手实现更高质量复苏》致辞


2020年7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出席清华大学2020全球暑期学校课程“气候变化大讲堂”,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实现更高质量复苏》的致辞,他指出,实现更高质量复苏的唯一方法就是携手合作。如果处理得当,我们可以引导复苏走上一条更具包容性、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


在疫情席卷全球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绿色复苏的经验相信将对全球的应对提供借鉴。在安全防控的前提下,政企联手探索了诸多疫情时代的数字化抗疫方案和新经济增长点。


在过去的九个多月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渗透到了诊断辅助、防疫抗疫、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社区检测、工厂生产、机器人运输等多个场景。政府和企业的“数字防疫地图”在防疫的同时,还为精准复工提供了指导。


10月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携手与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打造的首届“NexTus创新者之夜”就是这场绿色复苏征程的一个缩影,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承前启后,找到可被规模化复制的有效经验。



图/ NexTus创新者之夜专家寄语,来源:iNED


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念融入到了行动中,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工业创新发展”、“清洁能源与公园城市”等四个主题,中国新经济领域的20位创新者齐聚成都,共议绿色解决方案。

图/NexTus创新者之夜现场,来源:iNED


NexTus创新者之夜的20位新经济代表的组合多元而生动,恰恰代表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涉及到的诸多新经济方向,既有新能源和环保科技领域的领军者们,也有国家级遥感研发平台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类脑计算芯片的发明人,有来自一线互联网企业的AI专家和经济专家,还有来自区块链、城市大脑等领域的女性创业者。这种组合催生出了创新的化学反应,也为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提供了不同视角的声音。


视频/ NexTus创新者之夜现场,来源:iNED、刘飞



疫情后的未来城市

疫情后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的?今年恰逢联合国成立的75周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十年”于今年正式启动,也是自2010年联合国宣布将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后的第十个年头。这样的追问更具价值。


当翻开现代城市跃迁的每一页,究竟什么是城市获得活力,取得持续性增长的关键要素呢?这个问题在寻找一个中国版本的答案。


2020年2月13日,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城市领域最高盛会——联合国第十届世界城市论坛在阿布扎比圆满落幕,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城市化是当今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将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时隔八个月后,2020年10月30日,由联合国人居署主持,联合国环境署、牛津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英国研究和创新基金、微众银行等多家单位参与的《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城市: 新经济与共享城市繁荣》研究特刊中文版在成都成功发布。


在英文版的基础上,绿色复苏和数字化抗疫成了这本中文版特刊在特殊时期给全球的一份献礼。整本报告从城市面对技术变革、数字孪生城市与持续迭代的新基建、场景营城、城市商业模式与可持续金融等多个视角回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重点议题。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林毅夫等以视频寄语方式祝贺特刊发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顾行发、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杨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lex Pentland、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永恒、WWF中国区首席代表及CEO LO Sze Ping等数十名专家也特别撰写寄语支持。


图/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

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寄语


“期待看到成都在“公园城市”战略下推广更多的模范做法。希望成都在发展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方面,能够继续走在前列。” 


 “怎样又实现工业化,又能够有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有绿色的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


——图/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林毅夫寄语


图/《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城市: 新经济与共享城市繁荣》特刊截图


图/特刊发布现场,来源:iNED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们。” 



监制:程浩

供稿:联合国人居署 


实习编辑:刘立婷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