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最美奋斗者”: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



最美奋斗者





他们,63年前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西迁

他们,扎根西部改变中国高等教育格局

他们,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他们,铸就了爱国奋斗的“西迁精神”

他们,是最美奋斗者!


致敬!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




荣耀!最美奋斗者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最美奋斗者”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向已经逝世的“最美奋斗者”表示深切的缅怀,向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最美奋斗者”亲属表示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英雄模范。这对学习英雄事迹、培育时代新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要广泛宣传“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奏响新中国奋斗交响曲,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用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会见了受表彰人员和亲属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参加会见并在表彰大会上宣读了习近平重要指示。随后,他在讲话中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铭记由无数奋斗者写就的新中国70年光辉历史,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的崇高精神,凝聚起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力量。


 表彰大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张富清等278名个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以及中央军委委员苗华参加会见。

  “最美奋斗者”受表彰人员和已故“最美奋斗者”受表彰人员亲属代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首都各界干部群众代表等参加会议。

西迁老同志、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潘季代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赴北京领奖。

据悉,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共产生300名“最美奋斗者”,包括278名个人,22个集体。

“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经推荐报送、群众投票、审核公示、宣传发布、学习践行等环节组成,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

“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旨在引导人们永远铭记各行各业奋斗者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铭记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永远铭记英雄模范承载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

事迹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广场


1955年初,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

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交大西迁的洪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8月,中组部、中宣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弘扬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的崇高精神。


交大西迁人:家国情怀无私奉献

  2019年9月23日《光明日报》04版

2017年11月,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在信中吐露了师生们的心声:“听党指挥跟党走,几代交大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内涵,就是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同志走在今日的校园中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西安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总书记的指示在西安交大引起巨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和弘扬好西迁精神,继续扎根西部,守初心,担使命,为服务国家发展谱写新篇章

🔺交通大学接到党中央迁校指示当天,迁校工作立即启动;一个月后,完成西安新校址选址;半年后,全面施工建设;一年后,师生员工入住新校园


时光回溯到1956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学生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主动放弃黄浦江畔大上海的优渥生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开学典礼


他们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交大西迁中,学校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了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成进介绍说。

“交大有一句口号,‘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至今令人感动。”面对记者,西迁老教授胡奈赛翻开他珍藏的那本厚厚的相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述说着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彭康校长与青年教师研讨座谈


彭康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53年7月,他来到交通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西迁后任西安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为了支援西北建设,他亲自踏勘校址,组织迁校、建校,为西安交大建设和发展奋斗了15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时年已66岁的沈云扉是当时西迁的交大人中年龄最大的。得知迁校消息后,他当即表示,交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并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毅然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沈伯参夫人张秀钰不但自己加入了西迁行列,还把娘家的私宅无偿地提供给学校做驻沪办事处。

🔺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全力支持交通大学西迁,迅速组织2500余名建设人员,历时一年就完成了新校建设任务


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所新的交通大学在西安东郊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之快、建筑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到1958年暑期,交通大学全校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来到西安新校园。1957年至1959年,交通大学先是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国务院批准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1987年,已70岁高龄的交通大学西迁老同志们合影留念,他们中大部分人,已长眠在这片为之奋斗一生的黄土地下


如今,当年从上海迁来的教职员工中,健在的还剩下300余人,许多人都已长眠于这块黄土地。他们说:“亏不亏,要看用什么尺子量。我们在大西北为祖国贡献了一所著名大学,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陶文铨是交大西迁后的第二批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受西迁精神影响最深的一代交大人。“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教好书育好人,支持西部建设。”困境中,他悉心培养学生,手把手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成了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陶文铨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据统计,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了27万名大学毕业生。如今,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西迁以来培养了30多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奠定了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打造了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

🔺校西安后,重要科技成果达3万余项

“交通大学的西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和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正是交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没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局面。而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中,扎根西部的交大人,铸造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书写了交大办学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也为交大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说。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胸怀大局         无私奉献

弘扬传统         艰苦创业


做西迁精神新传人




近期热文速递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新闻联播   新华社

《光明日报》 / 张哲浩 杨永林 张航智

微信文字 / 张玥

微信历史图片 / 西安交大档案馆

 微信摄影图 / 谭金巍  王晓凯 

 邢鹏 李一鸣  @西域贤王

版尾设计 / 刘鸿翔

学生编辑 / X工作室 白和雯

责任编辑 / 张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