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光明日报》整版聚“交”!
《光明日报》整版聚“交”!
4月29日,《光明日报》第七版“光明视野”整版以《弘扬“西迁精神” 把爱国主义融入灵魂、写进行动》为题,报道西安交通大学,展现交大西迁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交大人坚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光和热”
讲述人:西迁老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潘季
“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讲述人:西迁老教授 卢烈英
“西迁精神”闪耀爱国奋斗光芒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中心研究员 燕连福
在传承“西迁精神”中绽放青春芳华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唐敏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
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把一所当时新中国最好的学校从上海迁到西安,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布局、工业布局等产生了重要影响。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回信,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交大西迁博物馆,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并就“西迁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光明智库特邀两位西迁老教授讲述当年的故事,并邀请两位中青年学者代表畅谈如何当好“西迁精神”新传人,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光和热”
讲述人:西迁老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潘季
交大西迁之时,我23岁,是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当时中央电话通知我们,学校立即召开了校务委员会,大家热烈拥护迁校。学生得到消息后,发动长跑表示拥护。说起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电机系主任钟兆琳教授。钟先生在迁校过程中非常坚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在校务委员会上第一个发言拥护迁校,表示“好男儿志在四方”,并带领学生唱毕业歌:“同学们在校是桃李芬芳,毕业后做国家栋梁”。
1954年潘季在徐家汇校园图书馆门前
1956年9月2日,“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从上海出发,向西安“进军”。专列上挂着大横幅,写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火车经过奔腾的长江黄河,年轻的师生们一起唱响《歌唱祖国》。
1955年5月,交通大学校领导彭康,朱物华等一行在西安选址
在彭康校长的带领下,学校17名党委委员,除了一人因工作需要留于上海外,其他16人都来到了西安。
初到西安,印象中似乎只有一家面粉厂和一家很小的纺织厂,电力也还没有发展起来。当时国家有了新的工业布局,仅西安周围就有20多项:东郊是纺织城,西郊是电工城,北郊是国防工业的飞机制造厂。交大就规划在距西安古城两公里的地方,当时是一片麦地。我们夜以继日搞建设,不到一年时间,师生宿舍和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
迁校初期西安交大校门
当时校门口只有一条比较宽的泥路,公交线路也只有一条,每隔二三十分钟才来一辆公交车。路上尘土飞扬,下雨天时,公交车几乎是在泥浆里前行。即使条件艰苦,也没有对我们的工作情绪产生丝毫影响。一些教师一周要上四五十节课,大家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
1989年,潘季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我刚到西安后不久,学校便派我去留苏。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会见我们留学生时说的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回国后,我就一心一意扑在课堂和科研上了。那时候很少考虑个人问题,我大学毕业时开始谈恋爱,我到西安后,她还在南京,后来我又去了苏联。我们谈了6年恋爱,聚少离多。
斗转星移,60多年一晃而过。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学校来考察。他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当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5位教授中的一位,我心里非常激动,也很自豪。
多难兴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年轻一代表现不俗。交大两家附属医院的几百位白衣战士逆行到武汉,为抗击疫情作出很大贡献,让人感动。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起来的。我们这些老同志相信,年轻一代交大人会比我们干得更好。
60多年前,我们来到西安,在一片麦地里建起了这所以理工科为主,规模大、基础好的著名大学;60多年来,我们在西部生根发芽,在黄土地上成长,贡献着心血和汗水。最让我们骄傲的是,交大西迁后培养了27万多名各类人才,其中40%以上扎根西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未来,将有更多交大学子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我想,这就是对“西迁精神”的最好传承。
西安交大兴庆校区
“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讲述人:西迁老教授 卢烈英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交大看望我们,让人备受鼓舞。对我来讲,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我们当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习近平总书记很快给我们回信了;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提到我们;三是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专门看望我们,并对“西迁精神”作出高度评价。
年轻时的卢烈英在给学生上课
我听了以后感触很深。每个西迁人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都经历了一场“大我”与“小我”的博弈。对每个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付出,还影响到以后的几代人,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让我想起在西迁时,交大校园里流传着三句感人至深的口号。第一句是“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第二句是“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第三句是“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这三句口号对我影响很大。迁校过程非常顺利,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爱国情怀,也是因为我们听党的话,怀着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回忆当时迁校的情景,我觉得用“争先恐后,积极踊跃”八个字来形容最合适。
1956年,西安交大校园基础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迁校不仅是“迁”,最难的其实是“建”。把交大这棵在上海生长了60多年的“老树”迁到西部艰苦陌生的环境里,并且不能损伤根系,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不仅如此,这棵“树”还要扎根在西部土壤里,尽快适应水土,茁壮成长,造福一方,我们也努力做到了。
西迁以后,我们没有耽误一堂课,也没有影响一次实验。按照国家要求,我们要扩大招生,还要筹建一些新的专业,比如核能、计算机和力学等。在生活方面,刚开始我们有些不适应。南方人不习惯吃馒头,每顿都想吃米饭,但西安面食居多,大米很少。当时西安市政府照顾我们,每个月给我们增加了几斤大米。
我1953年参加工作,迁校时24岁,还是一个年轻讲师。在迁校过程中,有几位老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
钟兆琳教授指导青年教师
钟兆琳教授当时已经56岁了,身体不太好,家里也很困难,他的爱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离不开床。但他坚持来到西安,带领我们继续搞科研,全身心投入到交大建设里。交大东门口有一个钟兆琳实验室,那是他亲手为电气学院建起来的。除了教学以外,他还深入西部基层实地考察,给国家提了很多关于开发大西北的建议。像他这样的老前辈还有很多,他们的行动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我想,知识分子的一生,只有跟党的事业、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对党和国家有所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已耄耋之年的卢烈英教授
在创新港给同学们讲述西迁往事
扎根西部64年,交大取得了辉煌成绩。“西迁精神”不仅是我们交大的宝贵财富,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财富。希望这笔财富能持续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增值。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更多文章
敬请长按二维码阅读
近期热文速递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 王斯敏 张哲浩
通讯员 景辉
图片 / 朱建欣 尹承龙
历史图片 / 西安交大档案馆
版尾设计 / 刘鸿翔
责任编辑 / 谭金巍
点击“在看”,给交大一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