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积极向上、拼搏协作...交大这个团队很暖心!

































  他

始终以学生为重

全力托举学生到更高处


是学生科研道路中的严师

也是课余生活的益友


就是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前沿院教授何刚

跟着交小童,一起走进何刚教授教书育人的故事~


学生永远是主角


何刚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人文关怀,以学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思想素质提升和创新实践指导,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科研任务与教学工作排满了何刚的日程,他总是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致力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每次出差,他都选择能避开学生上课的时间段的航班,这样就可以及时答复学生的问题,尽可能有更多时间去跟学生交流。

在他眼里,获评“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称号比过去所取得的科研成就多了一层别样的含义。

“科研往往是一群人一起追求一个极致的结果,而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价值的反馈。这项荣誉不仅仅是学校给予我的表彰,更是广大学生对他的充分认可,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做好教育这件事。”何刚表示。



托举学生看不一样的风景


有问题才会有答案,有追寻才有结果。于何刚而言,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

“人类探索未知事物的脚步永不止息,而这种核心能力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回答。”

他希望能够培养出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渴望与执着,让学生以好奇心为驱动力,打破知识的藩篱,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行动力,在团队中体会到真诚可靠的协作力,从而获得“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学习力。


学业中的严师

“我在开组会的时候非常严肃,因为科研本身就意味着高标准高要求。”

何刚坦言在学术方面,他是实打实的严师,对学生要求极高,时刻关注着学生的科研进展。

“希望他们能拿出最认真的态度面对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课题中去。”


生活中的好友

“积极向上”与“拼搏协作”是他描述课题组氛围的两个关键词。他将课题组视为一个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大家庭,力求让学生在并不轻松的科研之路上孕育出一颗强大的内心,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挑战,让学生从团队协作中挖掘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中共同进步,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从而携手完成从“行业小白”到青年学者的转变。

科研之外,何刚和学生是朋友: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关心他们是否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如若需要,他会竭尽所能地帮助。

“在学习上引导,在生活中关怀,希望他们都能快乐地成才。”亦师亦友,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何刚希望自己能做一棵高大的树,托举着学生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做一个问心无愧的老师


被问及学生从自己身上学到了什么,何刚说:“学会如何做一个老师。”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位毕业学生的信息,“毕业多年,才发现上学的时候太不懂事,如今做了老师才明白您为师的不易。”

他慢慢念出信息的部分内容,再度重温了收到信息时心底涌动的那份感动。他说他明白求学之路的艰苦,他要做问心无愧的老师,换位思考体会学生难处,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何刚看来,学生是可爱的,他时常欣慰于见证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与生活中的幸福,也时常动容于学生对他的支持和关怀,这种永不断流的师生情感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前,何刚已培养多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带着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继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突破自我。

学生从他身上学到的,不仅有勤奋踏实的科研习惯,也有乐观积极的克难精神,而他最想传递给他们的,是那份为人师表的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

“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是何刚在教育生涯上的新起点,他会以这份代表肯定和鞭策的荣誉为桨,继续带着学生向更远的彼岸航行。



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评选活动旨在探寻优秀导师的教研智慧,传承并发扬其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育人理念,发挥优秀导师在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期热文速递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文字 / 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学位办

仙交小融 薛子晨 程懿博 罗焜元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版尾设计 / X工作室  方柯淳

责任编辑 / 朱凡煜 徐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安交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