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逐梦“星辰大海”!
热烈祝贺,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航天员、飞行乘组指令长,
交大校友蔡旭哲顺利出征!
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
航天员“太空会师”!
交大校友蔡旭哲与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航天员、飞行乘组指令长,
交大校友叶光富“太空会师”!
时隔22个月,
交大校友蔡旭哲再次执行飞行任务,
刷新了我国航天员重返太空最短用时纪录。
全体交大人,
期待你们凯旋。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王浩泽(左)、宋令东(右)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前排左为叶光富,右为蔡旭哲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中国航天,
翱翔星海,
共绘宇宙探索壮丽蓝图!
在我国航天事业中,
还有很多奋斗的交大人,
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交大校友 蔡旭哲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西安交通大学2014级工业工程专业硕士。
■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
■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 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 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 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 2024年10月,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交大校友 叶光富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西安交通大学2014级工业工程专业硕士。
■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
■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 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 2021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 2022年6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 2024年4月,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昨天,
2024年10月30日,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
交大校友“太空会师”。
今天,
2024年10月31日,
钱学森学长逝世15周年。
我们特别怀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两弹一星”元勋,
西安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钱学森。
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
缅怀,敬爱的钱学森学长!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缅怀!敬爱的钱学森学长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
1929年
钱学森与母校交通大学的情缘始于1929年。这一年他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求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钱学森学长在校成绩单
1934年
钱学森在校五年,其间因伤寒休学一年,于1934年以本院年级第一的成绩荣耀毕业,当选为斐陶斐学会会员。
多年后,他忆及母校仍觉恩师教导浸润心田,朗朗书声犹在耳际。他对母校的惦念关怀,终其一生从未停止。
解放前,他仅有的一次回国探亲,亦不忘回校拜访师友。钟兆琳、陈石英是他最为敬重的两位大师。
1955年
1955年,钱学森历经五年艰辛,终能回归祖国的当月,两次踏访母校,与师生欢聚一堂。
1957年
钱学森学长始终关心母校发展。1957年3月25日,钱学森学长写信给彭康校长说:“我的最高希望是明年能到西安参观母校新址。”
1959年
1959年,交通大学结束迁校工作后,钱学森专程来到西安的母校新校园实地考察。
1984年
1984年,四所交大成立校友总会,钱学森受聘为名誉会长之一。同年,西安交大举行全国系统科学、辩证法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钱学森极为支持与关注并来信加以祝贺。
1995年
1995年,新图书馆揭幕,钱学森亲自撰写《图书馆与钱学森》一文,祝贺新馆落成,文中写道“没有图书馆和资料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
2001年
2001年在他90岁生辰之日,特寄语母校师生要“继承和发扬母校优良传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在21世纪,努力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2009年
2009年,师生推选钱学森为最受崇敬的校友之一。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日、图书馆、试验班等已广为熟知。
如今,
中国航天人依然在用
一次次成功、一次次凯旋
向钱学森学长以及老一辈航天人致敬!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在这去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中,
有一批交大人,
驻扎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将青春年华无私地镌刻于浩瀚宇宙的
宏伟篇章中。
当“东风”遇上“西迁”
他们,
作为交大西迁新传人,
更是肩扛大国飞天梦想的勇士,
以凛然不屈的信念,
奋力托举起中国航天翱翔九天的
辉煌梦想。
让我们跟随仙交小融社会实践团队,
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扎根大漠,守望航天
陈建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指控中心某技术室主任,西安交大2008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校友、2014级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校友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发射前夕,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东风航天城忙碌异常。在东风指控中心某技术室内,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模拟测试。陈建友正忙于任务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2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的陈建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来到大西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已默默耕耘了整整12载。
东风指控中心,作为火箭发射上升阶段的核心指挥枢纽,是基地的“大脑”,承担着指挥调度、实时计算、数据处理、安全控制和信息交换等多重关键任务。
身处指控中心的核心位置,陈建友以全局视角亲历并见证了神舟载人飞船的震撼升空,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在此刻,我们仿佛亲手托举起航天员,护送他们穿越天际,迈向浩瀚宇宙。这份事业,于我而言,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无上荣光,它如此神圣,让人心潮澎湃。”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各行业对卫星的需求急剧增长,火箭发射频率也随之飞速上升。面对超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考验,陈建友和同事们讲科学、求效率,以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为宗旨,一丝不苟地执行每一次发射任务。
身处荒漠戈壁,陈建友难有闲暇与家人共度时光。陈建友的妻子也同样作为一名交大人,以自己的行动在后方为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
在交大求学多年,沐浴在西迁精神中,陈建友养成了踏实上进的作风。他说:“西迁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融会贯通或者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要把自己个人的事业融入到祖国的事业之中,就是要听从党的召唤,组织的召唤。”
源自黄浦江畔、扎根渭水之滨的西迁精神,出自大漠戈壁、翱翔浩瀚苍穹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交大航天人奋发有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点亮星途,赋能航天
王位高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能源中心技术部门负责人、西安交大2005级自动化专业本科校友
火箭发射、卫星上天,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航天城两万余名航天人和居民的生活起居,更需要稳定、充足的电力保障。作为大漠深处的孤城,航天城的电力只能自给自足,他们用智慧和坚守编织起了一张“东风电网”,点亮祖国的航天梦。
毕业于西安交大自动化专业的王位高是东风能源电力保障技术中心的总负责人,他和他的团队肩负着整个基地的供电、供暖、供水等重要保障工作。
王位高来到酒泉已经有15个年头了。最初,基地发电装备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自动化水平也比较低。24小时都要有人在噪音、粉尘里工作,以确保数据的万无一失。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同时改善工作条件,自动化专业出身的王位高开始思考一项课题——怎样对老旧的火电厂进行自动化改造。
王位高说:“我们回到了母校西安交大进行调研,从锅炉的整个控制系统到除灰除渣系统,与老师进行探讨,引入了一套最新的DCS控制系统和自动除渣系统。我们将岗位的六个人变为两个人,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王位高团队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三代发电机组的升级改造,节省人力的同时,还显著提升了电力供应品质,使电力系统成为保障发射的坚实后盾。
国家“双碳”战略提出以来,他持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提高基地的数智运维水平。
王位高说:“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增加多元的能源供应;拓展无人智能应用,引入无人智能手段进一步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在自动化和智能化上积极入手,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将所有的数据融入决策指挥中,提高我们的自动化运维水平。”
饮水思源,交大始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王位高诠释着西迁新传人的担当与作为,默默坚守在喧嚣时代的僻静处,以自身之萤火微光点亮祖国之航天星芒。
王位高说:“‘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深刻影响了我,更是我行动的指南。交大西迁人的家国情怀,始终如一地激励着我,成为我前行路上不竭的精神动力,引领我跨越重重困难,直至今日。我愿意为祖国伟大的航天梦,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牧星追梦,守护飞天
王帅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二室副主任、西安交大2005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校友
王党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工程师,西安交大2010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校友、2016级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校友
东风航天城有这样一群大漠“牧星人”,在沙丘峰峦间遥望星辰,于大漠戈壁之中坚守航天初心。
每天两次常规巡检、两次特殊巡检,24小时待命值班……让发射塔维持“零缺陷”状态,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工程师王党周的日常任务。
初来航天城时,面对从热能专业向电气专业的跨界挑战,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的王党周一刻也不敢松懈。紧张密集的工作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确的实地操作,对王党周来说,要想克服从理论到实践的阵痛,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一个个项目中学习并积攒经验。
在交大,是交大人;在东风,亦是交大人。早几年从交大毕业进入技术总体部、经验相对丰富的师兄王帅主动指点、提醒王党周,两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这对师兄弟携手跑现场、改方案,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中拿到了基地历史上第一份不同区域土壤电阻率的数据。
扎根一线、跟踪一线、覆盖一线,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抓实到位的真功夫,这便是交大人矢志不渝的报国初心。
面对高密度、常态化的航天任务,面对智慧发射场的创新性发展,王帅和王党周始终保持着百战归来、从零开始的心态,真正做到“火箭不点火,双想不停止”,他们是共传西迁使命,同筑航天精神最好的践行者。
王帅说:“东风精神和西迁精神都是相通的,热爱祖国、听党指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一种内在传承。”
王党周说:“每完成一次任务,我都愈加感到一份责任和使命感。扎根西部的过程也是将西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我为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风华正茂,
交大人奋楫扬帆,
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铸就中国航天新的辉煌!
近期热文速递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新华社 人民日报 人民网
西安交大博物馆、档案馆 校友发展部
文字 / 仙交小融·学生社会实践团 李凌瑾 刘嘉鹏
吴雪阳 丘宇茜
图片 / 仙交小融·学生社会实践团 李政欣
刘嘉鹏 范田俊 杨一帆
视频 / 仙交小融·学生社会实践团 石志成 牛作铭
王晓莉 范田俊 玛迪娜·萨吾列提 李沁雪
值班编辑 / X工作室 赵欣怡
版尾设计 / X工作室 方柯淳
责任编辑 / 王恺悦 屈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