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5岁中国女药学家获诺奖 成果源于东晋中医古方

2015-10-05 北京青年报


离85岁生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提前得到了生日礼物,这礼物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到的——诺贝尔奖。

中国女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屠呦呦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是谁?她为什么能获得这项重要的全球奖项?

38岁开始研究中草药抗疟疾


屠呦呦在工作中

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小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看到了屠呦呦的简介:

屠呦呦(1930.12~),女,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最突出的贡献是带领科研组创制了具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这位到年底就85岁的女科学家是浙江宁波人。她的名字十分独特,也颇有古意,来自于《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名字或许寄托了父母对她人生的期待和憧憬,而她,也终生与天然植物结下不解之缘,更因为对“蒿”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今北京大学药学院),屠呦呦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

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疟原虫对奎宁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任命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了2000余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从东晋药书中获得启发磕下难题

研究抗疟药的过程,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还要大。屠呦呦开始筛选出的样本并不如人意: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此后,她在重新温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想到,“绞汁”的方法可能是为了避免高温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果然药效明显提高。在190次的失败之后,第191次试验成功了,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有100%的抑制率。

现在如你所知,屠呦呦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其科研成果的取得,源于东晋年间的中医古方。

那么,葛洪是谁呢?

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小编查询到,葛洪(公元284~364年),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是现在江苏句容县人。葛洪是世界上第一个纪录狂犬病的人,在他的书中,史上第一次记载了天花。而西方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医生雷撒斯,比葛洪晚了500多年。

葛洪与《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也称《肘后方》)是葛洪一本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书名这样断句:肘后,备急,方,意思是备在手边的应急药方。书中收集的大量救急药方,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找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们现今所说的急性传染病。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我们都知道,急性传染病是微生物 (包括原虫、细菌、立克次氏小体和病毒等)引起的。这些微生物起码要放大几百倍才能见到,1600多年前还没有发明显微镜,当然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而葛洪却早早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

有关青蒿素的争议和“离诺奖最近的女人”

葛洪虽然被世人称为“小仙翁”,但他肯定也没有想到,他的医药学成就在一千多年后仍在治病救人,而且还被发扬光大。
受到葛洪典籍的启发而获得成功后,1972年3月,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

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这项研究成果的受益者遍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据世卫组织2009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被夺去生命。

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小编了解到,关于青蒿素发明者究竟是谁,争议也一直存在。当初的“523项目”汇集了来自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的500多名科研人员。而有段时间,我国的论文、文章发表时几乎都不标明作者,要么不标,要么用集体的名义。

但美国拉斯克奖评委会在2011年把临床研究奖授予屠呦呦时明确:屠呦呦获奖因为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018b1v26k&width=500&height=375&auto=0
而在这么多年里,屠呦呦一直保持低调。曾有媒体电话采访她,她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屠呦呦说的那本书是《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媒体曾评价,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在这本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屠呦呦为挽救疟疾患者作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她以81岁高龄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研究奖”。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拉斯克奖作为一项国际医学大奖,被称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此,屠呦呦当时也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今天,她与诺贝尔奖之间,没有距离。

编辑|傅凝

资料来源 | 新华社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官网 中国新闻周刊 医学与哲学 中国青年网 凤凰网等 图片|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