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读】系统的ctDNA分析揭示早期肺癌的进化
本研究利用肿瘤特异性的系统进化途径分析了TRACERx病人的ctDNA。研究鉴定了ctDNA释放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分析肿瘤体积的检测限制。通过对术后血浆的盲分析,观察到了辅助化疗的耐受性,并能确定出可能复发的肺癌病人。该项研究对ctDNA的系统进化分析跟踪了肺癌转移和复发的亚克隆性质,为ctDNA相关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文章题目:Phylogenetic ctDNA analysis depicts early-stage lung cancer evolution
研究人员:多家机构联盟研究(eg.Cancer Research UK Lung Cancer Centre of Excellence London 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Cancer Institute)
发表时间:2017.05.26
期刊名称:Nature
影响因子:40.137研究背景
肺癌的致死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目前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不能通过系统的化疗治愈,临床研究表明,只有5%的患者能够在术后的辅助化疗中获益。获益的患者可能是由于手术残留比较小体积的肿瘤组织,使得肿瘤内部的异质性降到了最低。
基于ctDNA监测的液体活检技术与早期肺癌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建立。类似的研究在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中已经开展,研究表明术后ctDNA跟踪能够早于临床发现复发,从而在早期为病人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研究概览
研究手段:
100 例TRACERx (Tracking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volution Through Therapy (Rx))(其中有一例病人:从一开始患病到尸检各个阶段取样)
肿瘤组织:M-seq exome
ctDNA:multiplex-PCR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术前和术后多时间点取样)
研究内容:
ctDNA释放的因素预测;
ctDNA早检的限制因素:肿瘤体积;
发现联合化疗耐药的证据和易复发的人群特征;
ctDNA profiling 跟踪研究,揭示肺癌复发和转移的本质;
分析
1. ctDNA profiling
1.1 测序分析:
100例NSCLC: 肿瘤组织 : M-seq(exome); ctDNA: multiplex-PCR NGS
每一个病人的肿瘤组织:M-seq(exome)建立进化树
每一个病人基于肿瘤组织的主克隆和亚克隆SNVs建立每个病人的multiplex-PCR assay panel,然后合并在一起,用于在液体活检中跟踪肿瘤的一个进化过程(见Figure1)。
1.2 血浆中检测SNV
SNVs突变频率>0.1% 时,灵敏度为99%以上
Call snv 阈值:突变数目>=2
Figure 1. ctDNA跟踪研究过程
2. 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浆中检测到ctDNA的决定性因素
2.1 样品量和样品
96例NSCLC术前血液样品(4例没有通过质控或者缺少血液样品)
2.2 Individual assay panels设计:每个样品平均18个snvs(range,10-22),包括平均11个主克隆snvs(range,2-20)和平均6个亚克隆snvs(range,0-16)。
2.3 芯片panels结果
早期肺鳞癌患者中有48%(46/96)检测到至少两个SNVs,在外加组的12例样品中能够检测到一个SNV(见Figure2a)。
ctDNA的释放和肿瘤的组织亚型密切相关:97%的肺鳞癌和71%的其他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都是ctDNA呈阳性(>=2 个SNVs),相比之下肺腺癌只有19%呈ctDNA阳性。曾有报道被动的释放ctDNA到外周血中可能和细胞坏死有关。在本次研究中也确实如此,LUSC(肺鳞癌)的坏死程度明显高于LUAD(肺腺癌)。而在LUAD中ctDNA检测呈阳性的样品也是坏死程度比较高的一个亚型。
预测ctDNA detection:细胞坏死,淋巴结入侵,淋巴血管侵犯,病理上肿瘤大小,Ki67标记指数,非腺癌组织和所有cfDNA分别用单因素分析来预测ctDNA detection的情况。多因素分析揭示非腺癌的组织学特征,淋巴血管侵犯和高的Ki67扩增指数可以作为非腺癌ctDNA detection的预测指标。
Driver events:在LUAD样品中KRAS, EGFR 或 TP53突变和ctDNA detection没有显著相关性。
Figure2 a. ctDNA检测的临床病理预测因子
2.4 主克隆和亚克隆突变在ctDNA检出阳性样品中的分布(见Figure 2b)
主克隆(100%样品检出率):46个ctDNA阳性的样品中均检测到主克隆突变,平均94%(11%-100%)的芯片panels位点被检出。
亚克隆(68%样品检出率):46个ctDNA阳性的样品中有40个是设计了亚克隆芯片panels的,其中有27(68%)个样品中能检测到亚克隆突变。在每一个ctDNA阳性样品中,平均有27%(0-91%)的亚克隆SNVs能被检出。
结论:主克隆SNVs的平均突变频率比亚克隆的高,用主克隆突变作为ctDNA检出的方法比采用亚克隆突变的灵敏度高。
Figure2 b.在三种类型样品中主克隆和亚克隆的分布
2.5 在ctDNA阳性样品中,肿瘤体积的大小和克隆SNVs 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的关系
46个ctDNA阳性样品中的38个选出来做CT检测,肿瘤的体积和血液中主克隆突变的VAF,数据经过log转换之后,呈线性相关(Spearman’s ρ = 0.61, P < 0.001,n = 38)(见Figure3a)。
Figure 3.肿瘤体积预测血浆中VAF
基于以上建立的线性模型,预测ctDNA检出肿瘤突变时,肿瘤的体积大小。例如肿瘤体积在10立方厘米,能够检出VAF为0.1%的克隆突变(见Figure3b)。如果说一立方厘米的纯肿瘤组织含有9.4x107 个细胞,检测血浆里VAF为0.1%的突变大概要有326百万个肿瘤细胞。(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肿瘤纯度的问题,用肿瘤的纯度乘以肿瘤的体积来排除基质细胞污染影响)
亚克隆的检测和亚克隆的肿瘤组织体积有关:将找到的亚克隆突变比对回组织M-seq exome构建的进化树上,在57个多位点肿瘤里共有的亚克隆突变中有35个在ctDNA中被检测到(61%),而单位点特有的亚克隆突变有33%被检测到(26/80)。
3. 发现和描述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特征
3.1 目的:长时间多点的跟踪研究,分析亚克隆分支的发展变化是否是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的诱因。
3.2 样品:24个病人术前和术后血液。在整个检测期间,有10例没有复发,另外14例是有确认复发。
3.3 芯片和方案设计:筛选LUAD和LUSC中主克隆和亚克隆突变位点。 LUSC中平均18.5个突变,包含平均8.5个主克隆SNVs和9.5个亚克隆SNVs。LUAD中平均28个SNVs,包含平均20.5个主克隆SNVs和6个亚克隆SNVs。
随访:前两年每三个月随访一次,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临床评估和胸片检查。
Figure 4.术后ctDNA监测情况
结果:
在复发前或复发后有13个(93%)NSCLC样品检测出至少两个SNVs。但是在临床上显示没有转移的样品中只有1个(10%)检测出至少两个SNVs。
ctDNA突变检出比临床上CT确诊复发早,平均时间间隔在70天(range,10-346days)。
除此之外,ctDNA profiling还能够显示辅助化疗的耐药性现象(见Figure 4a-c)。
通过比较术后ctDNA上检测到的亚克隆SNVs和多位点取样的原发癌SNVs,可以预测亚克隆突变是否参与肿瘤复发。在四个NSCLC复发病人的术后ctDNA发现其某个特定进化树分支上的亚克隆突变VAF和主克隆VAF相似(见Figure4b,f-g),这意味着该亚克隆突变在肿瘤复发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4. 验证进化特征,展示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肿瘤进化特征
结果:患者CRUK0063(IIa期术后椎旁复发)在术后的231天里连续四次ctDNA检测到亚克隆突变(OR5D18),这个突变在原发癌进化树中存在。在术后467天CT发现转移组织,对转移组织进行外显子测序,推测包含OR5D18突变的亚克隆簇可能导致转移发生(见Figure5a)。
Figure 5.原发和复发系统进化树
5)ctDNA在转移样品中的追踪研究展示
样品:CRUK0063
取样过程如下:
第0天:5个原发癌组织样品,M-seq;
第467天:一块复发转移肿瘤组织样品;
第857天:死亡,24小时进行尸检取样,取了6块肿瘤组织样品,M-seq;
分析内容1:三个不同时期的多个样品一起构建肿瘤发展进化树
结果:七个转移区域样品都是来自于同一个亚克隆簇8。其中6个转移的区域来自同一个稍晚一些的进化簇12。这个没有包含进化簇12的样品是尸检中的主动脉旁的转移样品,他有一个特别的亚克隆簇9(见Figure6b)。
分析内容2:设计ctDNA芯片panel追溯转移亚克隆的情况
20个主克隆SNVs + 9个转移亚克隆簇,每个平均数取8个的亚克隆SNVs(range,4-15);芯片panel一共是103个SNVs
术后151天:检测到2个主克隆SNVs;
术后242天:检测到一个在进化簇8出现的亚克隆SNV;
术后466天:临床上的表现是脊椎旁转移的时候,在共有进化树簇8,11,12中的20个SNVs有18个被检测到。其中特有的亚克隆簇5和9里也有snv被检测到。而这些亚克隆突变并没有在CT指导下的活检组织中被找到(第467天,见Figure6b)。
结果:
ctDNA的检测结果中的亚克隆VAF基本上和M-seq构建的进化树里的主克隆簇一致(见Figure6a,c)。而主克隆VAF由于受到放疗和化疗的影响在术后初期是减小的,在767天开始升高。
死亡前90天,ctDNA里检测到1个SNV在进化簇5和9中出现,2个SNVs在进化簇2中出现。这三个进化簇反映了大动脉旁转移样品的亚克隆特性。在患者死亡前112天,CT影像并没有发现大动脉旁转移。
Figure 6.CRUK0063样品中致命性亚克隆突变的追踪研究
结论
1、多阶段实时ctDNA检测和靶向测序panel的设计,可以分析肿瘤中主克隆和亚克隆的进化情况,进一步揭示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2、多重PCR NGS平台在SNVs频率>0.1%时,敏感性>99%,特异性99.6%。
3、肿瘤的体积和ctDNA中克隆SNVs的平均VAF突变频率相关。肿瘤体积在10 立方厘米大小时,ctDNA中VAF的突变频率为0.1%,检出率为99%以上。当体积为0.034立方厘米的时候,能够检测出VAF为1.4x10-4%的概率为95%。由此可见现在的技术, ctDNA检出的灵敏性主要受限于肿瘤的体积。
4、ctDNA可以用于监测肿瘤进化,反应化疗耐药及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Abbosh, Nicolai J. Birkbak, et al. Phylogenetic ctDNA analysis depicts early-stage lung cancer evolution[J].Nature, 2017, 545:44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