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惠安百岁阿婆长达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2016-09-30 惠安小鱼网

惠安小鱼网微信号:huianfishcom

20万关注认证微信 日35万阅读数

惠安、泉港、台商区新闻、房屋租售、招聘每日更新

点“逛街”看新闻、叫餐;找工作、找房子、找娘子

输入关键字找你想要,例:单间

主营:微站建设、推广;亲子活动;影视制作电话:18959777896


在社会动荡年代,她孤身踏上求学之路;她还冲破世俗阻挠追寻真爱,与丈夫战乱中辗转多国讨生活,一肩挑起农活支撑家庭;九旬高龄,她仍登上华山望远——

儿孙满堂,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老人的脸上。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童年的她为自己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在旧社会世俗偏见下,年少的她勇敢冲破禁锢寻得真爱;兵荒马乱中,她随丈夫辗转多个国家讨生活;回到故乡后,她又依靠勤劳双手撑起半边天,过上幸福生活。

《诗经·卫风》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父母当年为她取名琼琚,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她带来好运气。而今,惠安净峰镇莲峰村的邱琼琚阿婆已103岁,勇气和乐观始终伴随她的人生之路。悲欢离合,百年沧桑,重阳节将至,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位老人长达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去汲取她的生活智慧。

闲暇时,老人会坐在门口拿着放大镜看书。

慈祥开朗,阿婆爱读书写字

秋高气爽,在惠安净峰镇莲峰村一处装修精致的两层小楼,已是103岁高龄的邱琼琚阿婆坐在轮椅上,靠在卧室窗前一张方桌前,左手轻轻按住书页,右手拿着一面放大镜缓缓移动,完全沉浸在书中。

“阿婆,有人来看你了。”净峰镇老年协会工作人员黄水法笑着向阿婆喊道。此时,她才回过神,慢慢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并合上书本,转过身好奇地打量着到访的客人,很快脸上就露出开心的笑容。“你们来啦,快到客厅坐。”她双手转动轮椅移出房间,热情地与众人一一打招呼。“现在老了,眼睛有点花,耳朵也不好使了。”她笑着说。

清瘦的身体,梳得整齐的头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老人慈祥、精神。闲聊时,她喜欢微微倾斜身体,让自己能更清楚地听到聊天内容,兴致高时还会边说边比画。对记者听不懂的一些字句,她直接拿过笔和本子,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起来。字体比平常大,字迹整齐有力。

1913年,邱琼琚阿婆出生在金门。那一天,恰是农历七月初七,闽南民间的“七娘妈诞辰”。那时的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她的父亲邱振德年少时信奉基督教,从南京一所神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传教士,只要闽南地区有地方新建基督教堂,多数时候他都会过去帮忙。

《诗经·卫风》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琼琚即精美的玉佩。“就叫她邱琼琚吧,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她带来好运气。”邱振德小心翼翼地抱起刚出生的女儿,转身笑着对妻子说。

邱阿婆与丈夫的合影,他们一生恩爱,相敬如宾。(邹绩辉 供图)

为了读书,10岁离家孤身赴厦门

在父母的抚育下,小琼琚健康地成长着。3岁时,因为父亲工作需要,他们举家搬到了漳州。在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女孩子读书是不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浓烈。“男孩子可以读书,凭什么女孩就不能?我也要读书。”她听说有个舅妈在厦门一所学校当老师,于是暗自下了决心,要跑去厦门找舅妈。10岁时的一天,她瞒着家人偷偷离家出走,一路跋涉来到厦门舅妈所在的学校。她找到舅妈后,向舅妈说明原委,希望能有机会和别人一起上学。发现女儿突然不见踪影,邱振德夫妇急得四处寻找。最终,得到消息的邱振德夫妇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同意让她在厦门跟着舅妈一起读书上学。

几年时间,她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无奈身处动乱年代,16岁那年,她所就读的学校停办。此时,父亲也希望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惠安净峰镇赤土尾村老家,到邻村山前村的教堂里工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于是,她也跟着回去了。

儿子孝顺,体贴入微,发现老人感觉到冷,马上给母亲添上衣服。

追寻真爱,冲破世俗阻挠结连理

16岁,正是青春少女的花季,邱琼琚也早已出落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亭亭少女。每逢周日,她都到山前村基督教堂做礼拜,在一次做礼拜的时候,邱琼琚遇到了后来的丈夫,来自邻村莲峰村邹锡朋。

邹锡朋自幼聪慧,少时毕业于泉州培元中学,后来成为一名教师。早年在老乡帮助下自学泰语,前往泰国教书。当时的他刚从泰国教书回乡,他帅气的长相,新潮的穿着,不凡的谈吐一下子就吸引了情窦初开的邱琼琚。她回家后跟奶奶说了心事。家里的长辈极力反对:“他比你大了十几岁,已经结过一次婚。虽然他老婆在生孩子就不幸病逝,但有个女儿都快10岁了。”

“我一定要跟他在一起。”她坚定地说。此时的邹锡朋也对她一见钟情,托媒人上门提亲,做她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在他们的坚持下,长辈们选择祝福这段看起来不太符合世俗的婚姻。在她18岁,他32岁那年,他们喜结连理。

90多岁时,邱阿婆身体依然硬朗,爬山都不在话下。(邹绩辉 供图)

战乱之中,辗转多国艰难生活

为了能长相厮守,婚后不久他们就一起到永春五里街的一所小学教书,后来在老乡介绍下前往泰国一所名叫北汶浪平民小学的学校教书。很快,他们的大儿子伯英就降生。几年后,他们又辗转来到马来西亚的一所小学任教。漂泊在外的日子非常艰辛,每天邹锡朋在学校里教书,邱琼琚则一个人边照顾孩子,边打点零工补贴家用。有一次,邱琼琚在一处工地清理东西时,意外被一块突然掉落的大石头砸中胸口,肋骨断了好几根,养了许久的伤。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东南亚不少国家陆续沦为战场。1940年,他们搬到了更偏僻的地方居住,一边教书一边养殖家禽讨生活。物资紧缺时,邹锡朋利用早年所学的化学知识,用椰子油等原料制作简易的肥皂。1941年,日军进攻马来半岛,多次派出军机空袭。只要防空警报响起,当地所有居民都只能放下手中工作,涌入狭窄的防空洞中。然而不幸的是,在日军的一次空袭中,一枚飞弹恰好落在防空洞口,强大的爆炸力产生的冲击波将洞口不少人掀翻在地,邱琼琚年仅3岁的二儿子被气浪掀翻倒地时后脑勺着地,不幸遇难。

老人的字迹仍整齐有力

回归家乡,沉重农活一肩挑起

二儿子的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后来她又陆续生下几名子女。“在外漂泊这么累,经常要担惊受怕,不如回家吧。家乡至少还有亲人可以互相照应着,再怎么困难顶一顶也会过去。”1948年,邱琼琚与丈夫带着子女回到老家净峰镇。

常年在外生活,一开始回到老家的她并不适应。那个年代物资短缺,要养活一家老小并不容易。虽然丈夫在当地学校教书,但微薄的工资在这个大家庭里显得杯水车薪。为了帮丈夫撑起这个家,婚后从未碰过农具的她开始向其他有经验的村民学习务农技巧。由于她身材瘦小没有干农活的经验,起初用扁担挑东西时都不怎么熟练,两侧肩膀都磨破皮仍选择坚持,挑东西时怪异的走路姿势也惹得众人笑话。即便如此,她也不以为意,每天仍然勤劳地耕作着几亩田地。很快,辛勤付出的汗水得到回报,她开始慢慢熟悉各种农事,到后来,即便是农忙时节她也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村里,她还是个有名的热心肠,无私地帮助别人。一次,邻居一个老人上山砍柴不小心摔倒受伤,医生说要吃点西洋参补补身体。当时的西洋参还是很贵重的东西,她听说后毫不犹豫把女儿送给她的西洋参拿出来给那位受伤的老人,帮他早日康复。

邱阿婆现在与孙子邹绩辉一家生活在一起(邹绩辉 供图)

登高望远,九旬高龄登上华山

邱琼琚与丈夫邹锡朋几十年来彼此尊重,从未干涉对方,恩爱如初。在她77岁那年,90岁高龄的他驾鹤西去,她伤心不已。84岁时,她远在西安的大儿子退休后,将她接去一起生活,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当时的她身体还十分硬朗,90多岁时还出门旅游,先后登上华山、泰山。95岁时还能自己下厨煮饭。96岁那年,她从西安回到惠安老家。

97岁那年,她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卧床躺了两年。幸运的是,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她开始慢慢好了起来,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现在每天早晨七点左右,她就会起床,洗漱完毕后泡上一杯热茶,偶尔也会泡上一杯咖啡。早餐多数时候是一杯豆浆配一个馒头,有时会喝粥或者喝牛奶配小饼干。饭后,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会书,在她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日常的饮食》《荒漠甘泉》《圣经》等书籍,有时还会在纸上做些笔记。午餐和晚餐她通常会吃干饭配点鱼汤。平日里,她喜欢吃些蛋糕等小零食和香蕉。晚饭后,她会打开电视看新闻或者一些电视剧,八点左右就准时上床睡觉,作息十分规律。

虽然年纪大,行动不便,但她从小养成好习惯很讲卫生,房间里东西摆放整齐,没有任何异味,平时吃饭喝牛奶或者菊花茶剩下的盒子,她会收起来剪开当垃圾盒。她觉得“这样环保又卫生,可以废物再利用”。如今的她,儿孙满堂家庭和睦,享受着幸福时光。

幸福要靠自己追

古人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百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除了长寿秘诀,每个老人独特的经历,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邱琼琚阿婆的百年人生里,她曾反抗过重男轻女的偏见,追逐求学的梦想;她曾不顾世俗眼光,追求自己的爱情;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家人一起坚守着希望,含辛茹苦支撑起家庭、抚育儿女。阿婆的一生都在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生活。

生命不仅要在乎长度,更要看是否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否为追求理想和幸福努力过。“幸运可能会从天而降,但幸福一定要靠自己去追”。

来源:泉州网9月30日讯(记者 许文龙/文陈晓东/图(除署名外))


手机维修就找培煌通讯,正品.快速,苹果屏100元起,三星S6曲屏350元起,小米、vivo、oppo屏幕立等可取。

恵安店:东桥信用社向东100米。

泉州店:涂门乔乡商品街2楼199号

微:653730321 电话:15605950899


↓↓↓戳这里 看小道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