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遭遇技能人才困境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这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长期以来,除个别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可通过独立招生从中专招来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流”进高职院校,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高考无望的无奈之举,这也成为我国高级技能人才长期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在当前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高级技能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的绊脚石。受社会观念、招生制度、投入不足等影响,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级技工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目前正在推进的现代学徒制也遭遇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政策、投入等多方面入手。
产业升级遭遇技能人才困境
郑州一家复合材料公司急需两名高级焊工,但公司招聘人员两周内跑遍郑州各大人才市场,始终未能招到符合要求的人。“有时一天都没有人来应聘这个岗位。5000元的月薪在郑州也不算低呀,可人都跑哪去了呢?”该公司人事经理程女士纳闷道。
“我们也到一些高级技工学校去招过人,但学校告诉我说都被南方的大企业‘订’走了,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招的人少,而且不固定,很难跟职业院校签订单培养”,程女士说,“招不来高技能人才产业怎么升级?产品档次怎么提高啊?”
长期以来,就业市场一直存在着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高薪也聘请不到高技能技术人才,这种现象已影响到了部分产业的升级转型。
人社部一项统计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严重缺乏;而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人社部2013年对全国104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前三个季度均超过2,第四季度略低于2。
“技能人才正在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郑州浪潮信息技术公司人事部经理刘明芳说,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其产品升级的速度越来越快,但高技能人才却很难招到,这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这家软件开发公司近两年将主要产品放在了手机软件的开发上,但招聘到基于安卓系统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却很难。“一些职业院校刚开始这方面的课程,教学水平、实践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刘明芳说。
河南工业大学应用经济学副教授霍清廉表示,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却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且已经持续多年,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多因素制约职业院校发展
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纷纷与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实行“订单式”培养,解决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但高技能人才整体匮乏的现状依然没有缓解。年轻人不愿做“蓝领”的思想观念、缺乏系统的职业技能人才选拔模式、政府对职业院校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陈志红说,市场上对高级焊工、钳工、车床工的需求是很大的,但这些专业恰恰不好招生,一年能招40~50人就不错了,而且入学后好多学生要求转专业,都愿去学汽车、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的专业了。
“他们不愿意到传统行业当工人,认为那样的工作很累,社会地位也不高。现在的‘90后’很少能吃得了苦了,都想当白领。”陈志红说。
全球500强企业、圣戈班陶瓷郑州公司的运营经理梁岳认为,这是教育和社会观念出了问题。他说,一些实习生来到工厂不愿意到一线工作,说明很多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愿意当工人。“社会上对‘蓝领’还是存在一些偏见,‘蓝领’可能收入不低,但社会地位却不高”,梁岳说,“观念、职业偏见的改变或许比制度改革更难”。
陈娇是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她所在的专业共有30名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都到服装店或商场里当了导购员,每月拿着2000多元的工资,却没有人愿意到工厂里从事收入较高点的打板师这个职业。
“我们在大学的课程里学过打板,工资是高点,但这个工作太累,而且大学毕业了再回去当工人接受不了,又不可能一毕业就当服装设计师,所以还是先在服装公司上班,积累一些经验,或许几年后能当个时尚的‘服装买手’。”陈娇说。
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系统的职业技能人才选拔模式也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目前急需打通中专向高职高专升学的通道,从中专开始就应当确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储备技能人才。另外,政府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以促进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完成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投入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报告称,在高职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中,虽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在2012年上升到了54%。但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各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仍明显偏低。从全国水平看,地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只有普通本科学校的56%,有15个省区低于这一水平,有些地区甚至低于50%。
以国家级重点技师学校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为例,目前的学费标准为1996年国家制定的每人每年1500元至1700元,由于大量设备、易耗品的投入,满足学生的基本实训都捉襟见肘;而同时,按照国家16:1的职教技工院校师生比例,该校应配备教师1000名左右,但实际上,学校的教师仅有345人。
建立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境
实践表明,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校企的深度融合,需要企业加大投入,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就是增强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但记者调查发现,现代学徒制正面临“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
长期研究职业教育的中原工学院副院长董丞明认为,典型的学徒制培训应该有几个要素: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能力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学徒制培训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学徒制培训同就业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学徒工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大部分学徒工结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如爱尔兰和德国的学徒工大部分被原企业录用。但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试点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要问题是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企业培养学徒的积极性。”董丞明说。
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徒工的安全和管理问题。专家认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学徒身份及相关保障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只是原则性提出工学结合的建议,没有明确学生进入企业成为学徒后的待遇、劳动人事保障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条文。所以,一旦发生事故,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按照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方式来执行等问题就摆在了企业面前。
二是企业认为学生对个人期望较高,导致流失率较高,企业承担培训成本,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三是政府提供的激励机制不够,企业得不到实惠。再加上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本身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梁岳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让技校的学生到工厂当学徒,会给企业增加管理上的成本,一对一地培训学徒工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企业看重的是效率;另外企业还要承担安全上的风险,还要支付工资。如果政府不给予政策支持和足够的补贴,恐怕很难吸引企业。
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江西省新余市也同样遭遇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尽管校企签订了合作合同,但企业并不积极配合,不愿意招收学徒工。
对此,董丞明建议,要首先明确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联合办学的管理模式、监督部门和有关法律责任等。其次应当将学徒工纳入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范围,以减轻企业的负担。第三,政府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收学徒工,如政府补贴、减免税费、奖励等。
“建立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学生、政府、企业4个方面共同努力,找到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才能很好地推行。”董丞明强调说,“在推进现代学徒制之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推动校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大力推进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等,以实现优势互补。”□(《瞭望》2014年第16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订阅和分享:
我们的微信号是outlookweekly1981
回复“目录”,可获得瞭望微信刊文目录
瞭望微信,给你有营养的深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