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导干部要懂得“穷人经济学”

2015-03-09 文/楚东 瞭望

我们不能只懂得“富人经济学”


转自瞭望微信评论公号【国是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老乡”,难点则是仍生活在贫困线的7000万人的脱贫。这本该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可现实中,是不是所有的党政部门、各级干部都把这当成事儿呢?

  

  习近平总书记把这当成天大的事儿。从就任之初到羊年春节的多地访贫中,他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指向明确,心情急迫,语气坚定,无出其右。

  

  “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在第一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不小康,谈不上全国全面小康,特别是如果到2020年时,还有数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说得过去吗?必须续上一句:“全面不全面,脱贫是关键”。

  

  两年前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剩下6“老乡”的小康,是躲不过去的决战,而让贫困人口脱贫则是这一决战中的攻坚战,需要提前打响,而且必须打赢。

  

  “决定性阶段”是什么?说白了,就看这6年干得怎样。干好了,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干得不好,到日子可就有些悬乎了。干得好还是不好看什么?就看做到没做到“全面”。

  

  “全面小康”的要义至少有两点一是目标实现要全面,二是覆盖人群要全面。这两点,说起来挺轻松,干起来很不易。


  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数据说,按人均年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这一减贫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可观的。

  

  7000万对13.6亿多,5%左右,看上去比例不高,但比法国全国人口还多。简单算一下,如按每年减少1200万人计,7000多万人全部脱贫大致需要5.8年。也就是说,只有照这速度,到2020年底才能完成这7000多万人的脱贫,那时的全面小康才会是一个没有成规模贫困的小康。千万不要忘记这关键的5%。

  

  而农村的“全面小康”与“全部脱贫”还不是一回事。脱贫着重看温饱、看收入,全面小康则是看综合指标,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即便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可比目前的脱贫标准高几个台阶。对不少农村地区而言,全面小康的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或近在咫尺,而集中连片扶贫地区、“贫困角落”,仅收入一项就是老大难。

  

  遗存老问题要解决,发展新诉求要满足,梦想新目标要实现。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若无真刀真枪之举,恐怕是有些一厢情愿的奢望。改革开放37年中,中央一号文件农字头就占17次,2004年以来连续12年以“三农”为题,既是重中之重的体现,也是难上加难的注脚。

  

  “老乡”这块短板,“脱贫”这个难点,靠几个月、一阵子资源集中、全要素上阵,难以奏效。既要狠狠发力,更需久久为功。施重拳出巨资、短时间旧貌换新颜的,多是道路、房舍之类,可这些只是“外面光”,难与“全面”划等号。要全面,就得逐项对标。人,一个不能少;指标,一项不能落。不能用平均代表个体,不能用个别典型抹平多数一般。

  

  “老乡”的小康,农村的“脱贫”,任务重,绕不开、躲不过,就6年时间,拖不起、慢不得。怎么办?没捷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打响“老乡”的决战、“脱贫”的决战。

  

  一场六年期的决战,得围拢目标,死盯不放。越早盯难点围攻越主动。要以非常之魄力、集非常之资源、举非常之措施、下非常之功夫,聚而歼之。不求一年速胜,但求六年见效,抱必获全胜之决心,连年进攻再进攻。

  

  年年是关键,前景看今年。只有今年稳妥布阵,兵临城下,后几年就好一个冲锋接一个冲锋,依序梯次推进,攻克山头再占高地,直至全胜。


  今年重点做什么?一要有管用见效的施工图,二要有分门别类的指标清单,三要有件件抓落实的责任制。

  

  “老乡”要全面小康,领导干部就得卷腿下乡。按经验,要办成一件大事,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一把手”。


  这方面,应该“有样学样”。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怎么做:在河北正定,跑遍所有村;在福建宁德,到任3个月跑遍9个县,后又跑遍绝大部分乡镇;在浙江,一年多跑遍了90个县市区;在上海,7个月跑遍全市19个区县;担任国家副主席之后的6年多,走遍31个省市区。


  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必深入基层,尤其是老区边区灾区贫困区。“看真贫”“访苦瘠”“新年访贫”,面容凝重,透露出治国理政的庄严承诺之重;阜平盘腿上炕、定西拉手老农唠家常、湘西村里倡精准扶贫、镇江看村民就医、大理进农家院、梁家河拍肩膀……像走亲般的真诚自然。


  

  下去了,就能了解社情民意,知道该抓什么重点;蹲下来,就了解百姓的苦辣酸甜,知道该帮民众解哪些难题。如果,一个省的主要领导在任期内没到过自己管辖的县、一个地市的主要领导没到过自己管辖的乡镇,一个县的主要领导没到过自己管辖乡镇的主要村庄,能说真真切切的“心中有数”吗?

  

  各级领导干部得像总书记那样真把农业当回事、真把农民当朋友、真把农村当故乡。要打好这场“老乡”的小康、贫困人口脱贫的决战,各地方的领导就要走出办公室,就要到田间地头,一把手就得以“提头来见”的勇气披挂上阵。

  

  我们不能只懂得“富人经济学”,更要懂得“穷人经济学”。提出“穷人经济学”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他发现,城里人很难理解农村人的行为,富人难以理解穷人的行为,于是就认为穷人大概以另外的逻辑在生活,其实又有什么不同呢,穷人对子女命运的关心和改善愿望,一点儿也不会亚于富人。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更懂得农村、更懂得农民、更懂得穷人,要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呕心沥血,就要为“老乡”的小康、特别是那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寝食难安。


附:全国31省市区据全面小康发展差距一览

转载请署名:来自瞭望周刊社评论微信【国是论】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国是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