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升级的战略纵深
■ 差异化且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战略纵深。这一升级经验,对开拓全球新兴市场颇具价值
在互联网深度改造传统产业之时,各国纷纷重新定位自己的制造业,比如德国工业4.0,比如美国鼓励制造业回归等,《中国制造2025》,即出台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
制造业能力离不开需求拉动。相较于欧美或其它新兴制造业市场,中国需求呈明显的多层次、差异化且规模潜力巨大等特点,这恰与我国梯次性发展的制造业现状相吻合,将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战略纵深。
中国制造业需求特点:
规模大、潜力大、差异化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22.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35.85%,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5,位居第一。
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且在新竞争形势下面临巨大压力。
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促进高端制造业回流;二是中低收入国家开始以更低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三是在上述“双向挤压”下,中国经济又进入了“三期叠加”的艰难爬坡期。中国制造业要行稳致远,助力“稳增长”,必须在把握需求差异化的基础上,构筑转型升级的战略纵深。
从全球视野看,庞大而多层次的国内市场需求是中国制造业不可比拟的优势,细化其特点可概括为:规模大、潜力大、差异化。
需求规模大潜力大,源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和迅速扩张的中产阶级数量。
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7575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京沪两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有研究预计,未来7~8年,中国的中产阶层家庭数量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其消费能力年均增速将超过21%。中高收入人群的增加,为消费需求提供了总量空间。
此外,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5%左右,仍明显低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其他国家,城镇化的推进,无疑会极大促进新一波消费升级。
其次,发展的梯次性,决定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态势还将持续。
作为幅员辽阔、城乡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我们与经济具有均质性、消费结构单一的小规模经济体不同。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元,其中城镇为28844元,农村为10489元,城乡差距明显,而且从现有发展情况看,整个社会温饱型消费、小康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还将长时间并存。
除日常消费领域外,针对企业的装备制造业需求同样具有上述特点。
经过新中国六十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体系已形成规模巨大、体系完整、水平多样的特点,现代工业体系可分为39个工业大类,525个小类,我国的制造业,则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占有全球制造业20%左右的份额。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但各领域水平参差,层次结构差异很大。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中国制造业“刚刚完成机械化,正在实施自动化,眼睛望着信息化,耳边听到智能化”。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中国的制造业在未来10年内都会转型、升级,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升级不可能“一二三、齐步走”,而将是“各按步伐、共同前进”,成波次地次第推进。中国的制造业对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将长时间同时并存。
中国多层次市场需求,
为产业转型提供战略纵深
旺盛又具差异化,这样的市场需求,将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战略纵深。那些天然熟悉本土市场的中国企业,将在一波一波的需求渐次释放中,抢占制造业升级优势。
首先,中国各领域的巨大市场,将为企业新技术的孕育提供所必需的规模门槛。
欧洲的移动电子商务几乎不太可能孕育新的技术,主要原因是单一国家市场规模太小;腾讯如果没有上亿的用户规模,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持续和有价值的创新。与此类似,任何技术领域的新发展、新应用,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用户基数,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技术的产业化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就不能收回,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就会犹豫踌躇。所谓小池子里养不出大鱼,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制造业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为任何有价值的新技术提供产业市场,容纳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其次,需求差异化将提供多样化使用场景,可用于试验不同的技术产品和升级路径。
以今年以来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讨论为例:
一种思路认为应从生产端出发,借鉴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思路,把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融合在一起,重构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的全过程,通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另一种思路则是从消费端向生产端推进:即利用中国电商高度发达的优势,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走所谓“互联网+”的道路。
而在笔者看来,中国市场需求规模大、差异化明显,上面无论哪种路径,都能找到试验和应用的环境土壤。
比如机器人在珠三角电子制造业的大规模使用,便是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后,针对“招工难、招工贵、难管理”而出现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应用案例,而在国外,由于尺寸和精细度等原因,机器人很少用在这一领域。与此相对应的是,原为OEM企业的青岛红领集团,十年前开始向大规模定制转型,走出了一条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顾客到工厂)转型升级之路。
所以,与其执拗于不同路径之争,莫如把问题交给市场,发挥企业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走出适合自己的升级之路。过去二十年我们的企业家能将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做到全球第一,未来他们在发展中也能通过创新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走出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
第三,由于市场需求差异大,技术创新和扩散在行业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企业将面对接力式的需求浪潮。
在消费品领域,今年一线城市流行的产品,也许要时隔一两年才会流行到县城和乡镇,企业因之可以梯度规划创新策略;在工业品市场,由于中国产业发展不均衡,对先进制造装备的需求会在不同行业梯次展开,这为企业提供了学习、试验、调整、改善的时间和空间。
在考虑制造业升级的时候,人们往往担心中国企业会因技术水平在竞争中落后,但中国企业熟悉客户需求,本地市场又提供了战略纵深,因而往往能在错过一波后,赶上下一波。比如上世纪90年代处于劣势的中国电子制造业,现在已成为全球这一领域的主要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市场,可以孕育如此多样性、成规模的创新。
中国的市场纵深,具有全球价值
中国市场需求的战略纵深,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还会超越中国市场本身。
人们常说,在消费市场上,中国发达地区像美国和欧洲,落后地区像非洲;在工业市场上,我们有些行业在工业2.0阶段,有些在3.0。以先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做标杆,我们相对落后,但从全球看,门类齐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国制造业,恰如全球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微版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中国市场中发展的技术、产品和业务模式,往往具有全球应用前景。
所以,中国市场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是全球市场竞争的前哨战;从赢在中国起步,可能会赢得全球。在通讯设备领域,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结合本土市场的特点,发展了自己的产品、技术和业务模式,取得经验后,移植到与中国相似的新兴市场,进而成为国际电信设备市场的领头羊。
可以预期,基于中国需求多样化、动态化特征发展出来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经验,将来也能够应用到全球其他市场,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全球产业升级的重要贡献。LW
作者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研究员,文章刊于《瞭望》2015年第24期
欢迎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