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构调整:未来五年主攻方向

2015-09-15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迟福林:“十三五”倒逼结构性改革张占斌:把准“转方式”六大着力点殷德生:结构调整四大主攻方向多位参与“十三五”规划研究的专家为瞭望撰稿或接受采访,就未来五年十大发展重点进行深入分析;此为十大重点中“结构调整”三篇,有删节,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迟福林:“十三五”倒逼结构性改革

作者为“十三五”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课题负责人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全面上升。如果结构性改革能取得重大突破,就能获得经济转型升级的持续动力;如果不能啃下结构性改革的“硬骨头”,就很可能面临系统性的经济风险。

  

  首先,经济转型升级对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全面增大:

  

  • 一是对财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实现增长模式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需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使财政支出结构适应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以财政体制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和地方政府转型。尤其是扩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需要加快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改革。

  

  • 二是对税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走向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需要通过消费税改革来鼓励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发挥税收对社会消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释放中低收入者的潜在消费需求,需要加快具有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直接税改革,扩大直接税比重,促进税收公平。

  

  • 三是对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促进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配置,需要打破金融业的国有垄断,改变以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民营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形成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而且,大力发展互联网+,需要打破在支付和零售等领域的金融垄断。

  

  • 四是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的人力资源结构,需要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从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端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看,尤其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固有理念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等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次,“十三五”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空间约束全面加强。

  

  随着产能过剩、地方债、房地产、通缩等风险的不断上升,依靠政策刺激增长的回旋余地大大缩小。如果结构性改革不到位,矛盾不断积累,将给经济运行和长期增长带来更大风险,甚至触发经济社会危机。

  

  因此,“十三五”必须啃下结构性改革的硬骨头。“十三五”抓住经济转型的最后窗口期,打破既得利益藩篱,加快财政、税收、金融和教育领域的联动改革,以此带动经济领域的全面改革,在化解结构性矛盾中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


张占斌:把准“转方式”六大着力点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展望“十三五”,要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换,“十三五”期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其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调整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挖掘好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充分发挥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在稳增长中的支撑作用。

  

  其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解决对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着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紧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端化方向迈进。

  

  其三,加快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厚实培育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土壤,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


  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坚持开放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发展合作大网络。

  

  其四,加快推进经济体制重点领域的改革。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和打破垄断为重点,进一步放开市场,引入竞争,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有利于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高效运行、审慎监管和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

  

  其五,加快实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继续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走集约高效发展之路。

  

  其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农村地权制度的建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体制、卫生医疗体制、养老服务体制等改革的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力争就业增速不放缓、就业质量不降低。


殷德生:结构调整四大主攻方向

作者为“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研究课题负责人


  新常态下,“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主要集中于四方面:

  

  其一,在完善市场体系中充分地利用市场“无形的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就交给市场,政府的作用就是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放开民间资本的行业进入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等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其二,在完善市场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

  

  一方面,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作为政府简政放权的边界,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另一方面,将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作为政府的补位边界。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其三,效率与创新双轮驱动工业高端化与服务业现代化。

  

  工业高端化与服务业现代化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仅要追求“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是追求要素配置效率的优化。


  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前提条件是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尤其是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制度创新。要素不仅要在国内自由流动,而且要实现全球化配置。


  没有哪个现代国家的工业化是在封闭条件下完成的。开放是获取新知识、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手段。

  

  其四,效率与创新双轮驱动高效城镇化。

  

  土地稀缺和规模经济决定了大中城市要选择相对集中式道路,而不是扁平化城市体系。


  对于中小城市和城镇而言,要走分散式城镇化道路:

  • 一方面实行分布式增长,产生较多的中小城市,这种情形在中西部地区更为常见;

  • 另一方面依托县镇形成大量人口50万到150万,甚至少于50万人口的小型城市。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突破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论农村的“二元分割式”思维,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LW

 

刊于《瞭望》2015年第37期

本文略有删节,全文请见文章下方【阅读原文】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