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丨李万起执着弃钢

2016-06-17 记者/王民 瞭望

◆ “稳住脚跟,不急功近利,照着七八年的时间去打造,靠土地收益和物业出租增加集体收入,让村民家门口就业增加个人收入,把觉道庄发展成小城镇,重新恢复生机”


  一座建在高岗上的欧式小楼,墙面斑驳,颜色脱落,门窗暗淡,偶尔有几只鸽子飞进飞出。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尔夫练球场是河北一个钢铁村——觉道庄曾经辉煌的最好见证。

  

  远近闻名的觉道庄最红火时,2300多人的村庄吸引来两倍的外来人口,积累了24亿元资产,累计纳税9亿元,历年“纳税大户”奖牌挂满了一面墙。钢铁厂实行股份制,日产1000吨钢材,纯利润30万元,村民月均工资收入四五千元,每年还能享受村集体分红。钢材市场辐射三北地区,每天几百辆大货车进进出出。

  

钢铁已是过去的辉煌

  

  觉道庄位于津冀交界,远离青县县城,一条东西向小公路通向这个“世外桃源”。村庄四周城墙环绕,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墙内,村民公寓、美食城、宾馆、饭店、洗浴中心、家电城、商业街、KTV一应俱全;城墙外,分布着一座钢铁厂,六座轧钢厂,还有青云观、老君墓、老子湖、八仙阁、乾坤塔、丰收台等旅游景点。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觉道庄2座高炉、2座电炉、8条轧钢线全部停产。即使后来钢价上扬,“领头羊”村党总支书记李万起仍拒绝诱惑,力排众议,“绝不再干钢铁!”“钢铁厂停产后,全村年产值从84亿元萎缩到不足2亿元。数十个百万元户、千万元户外出经商,不少人血本无归。480多户村民少了集体收入,长年吃着老本。今年钢材涨价,现在继续干钢铁还有利可图。眼瞅着这些,您感觉失落吗?”本刊记者问。

  

  “怎么不失落?!”78岁的李万起脱掉运动鞋,盘腿坐在椅子上,沉思片刻,“不后悔,停了就停了,为了保蓝天,多好也不能再干。跟国家捣乱的事一辈子不干,讨人厌的事一概不干。”

  

  钢厂倒闭,失去支柱产业,但觉道庄元气尚存,瘦死的骆驼仍比马大。“除了鸡刨狗蹬,还剩下几十亿元资产。账上没有一分钱债务,还有1.5亿元存款。”李万起说,“村集体每年靠土地、物业出租等各项收入1200多万元,每年能保证700万元分红发给村民,存款基本动不着。”谈话间,李万起不时地闭目养神,一会起身走走,一会用毛笔空比划两下,一会用木棍杠一杠后背。

  

  守着沉寂的村庄,古稀之年的李万起像一个孤独的将军,无时不刻不在想着重整旗鼓。曾有一家公司来觉道庄开发房地产,扔下几十万包装推销,无果而终。曾有人盯上觉道庄的巨额存款,高息集资,他断然拒绝。任何不靠谱的人、不靠谱的生意都骗不了李万起这个“老江湖”,“可以骗我的心,不能骗我的钱。往外掏钱,伤害集体利益的事,我从来不干!”

  

  觉道庄传说是老子修性成道、羽化重生之地。李万起任党支部书记40年,觉道庄其实已不止一次转型、重生。改革开放后,当多数村庄还在“土里刨食”时,觉道庄1979年建成砖厂,10辆自有大货车拉砖供应天津、沧州,每个工分分值从0.43元涨到1.15元;砖厂不景气时,建设8座冷库储藏海鲜、鲜果,赚错季钱;1992年,没有任何资源的觉道庄成立钢铁公司,抓住了15年的发展机遇。

  

  弃钢“腾笼”,“换鸟”转型。李万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觉道庄响应国家提出的钢铁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政策,2座炼铁高炉、2座特钢电炉列入2014年河北省压减过剩产能序列,目前正准备转移到非洲的尼日利亚。“这些旧设备作价1.1亿元,其中5000万元现金交给村集体,另外6000万元入股尼日利亚新建钢厂,村里原有的技术工人将来还能去非洲做技术指导。”


▲河北装备制造超越钢铁成为经济发展第一大产业

  

果断腾出空间引凤

  

  觉道庄前两次转型轻松自然,这次转型也底气十足。李万起介绍说,“当年,我们没有完全分田到户,办了40年企业,留下了8500亩建设用地。旧厂房、旧设备,能拆的拆、能卖的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要为新产业腾出空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超千家家具企业因为发展受限,将按规定时限外迁。去年10月,北京·青县合作建设家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户觉道庄。基地负责人李博介绍说,觉道庄位于北京东南200公里,距天津只有1小时车程,是承接北京家具企业转移的理想之地。目前,已经有11家福建籍家具企业落户,另有60多家北京家具企业已达成入驻意向,未来将形成近百家家具企业集群。

  

  李博说,这次家具产业的规模性转移,不是简单的搬迁。为引导转移企业升级,这里将统一建设集尘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水性漆密封喷涂工区等,实现环保设备共享与产业整体升级。

  

  正午阳光下,当年砖窑厂仅存的大烟囱静静矗立,俯视着觉道庄的一切。曾经喧嚣红火的钢材市场原址上,挖掘机正在进行拆除平整作业,迎接入驻家具企业。与钢材市场一路之隔,村委会委员李力田指着钢铁厂区内黢黑生锈的设备说,“这些都将转移到非洲,洽谈对接已基本完成。”觉道庄南门外一片工地上塔吊徐徐转动,家具展厅一条街正在建设。

  

  年近八旬的李万起满头银发,镜片后的目光如炬,他生活简朴,不坐好车,不用手机,依然有一股劲头,处事果断,精力十足,大智若愚,“还想耍吧耍吧,在觉道庄打个样儿出来。”

  

  按觉道庄规划,发挥区位、交通、土地优势,吸引除家具之外建材、轻工等更多绿色高效企业聚集。“稳住脚跟,不急功近利,照着七八年的时间去打造,靠土地收益和物业出租增加集体收入,让村民家门口就业增加个人收入。”李万起信心十足。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24期


相关阅读

☞ 怎样打赢去产能攻坚仗?

☞ 钢企去产能一线观察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