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菜篮子”供应,未来有哪些努力方向?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
▲ 2022年3月18 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瑞丰蔬菜产销合作社农户在育苗棚内劳作 杨植森摄
◆ 我部分蔬菜品种依靠进口并不影响我国蔬菜总体周年均衡供应,因为蔬菜品种之间的替代性非常高,在这些进口品种蔬菜上市期间,还有其他大量蔬菜可以替代供应
◆ 有可能某种蔬菜的某种特性、某个基因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邹学校
保障百姓吃菜安全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勉
蔬菜,老百姓餐桌上几乎顿顿不可缺。
我国蔬菜育种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现象,但由于蔬菜种类繁多,目前我国蔬菜育种呈现部分品种研发深度不足、重视力度不够、国家投入难以全覆盖等情况。一些老品种随着时间的流逝面临着淘汰消失的风险,对它们进行基础性的调查收集、保护研究迫在眉睫。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种类、口感和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老百姓“菜篮子”装下数量更多、品种更全、风味更佳、价格更低的蔬菜,成为科研工作者正在攻关的方向。
近日,记者就如何做大做强蔬菜育种和生产、保障百姓“菜篮子”,专访了邹学校院士。“‘大食物观’把蔬菜也纳入了进来,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这会引导未来蔬菜育种的政策制定以及科研投入的增加。”邹学校告诉记者。
蔬菜种业处于世界领先梯队
《瞭望》:如何评价我国蔬菜种业的发展现状?
邹学校:我国是世界上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蔬菜种类多,涉及50个科,29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种市场占有率较高,种植面积超过总播种面积的87%。我国蔬菜种业整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梯队。
也有一些食用量较大的蔬菜品种,主要使用国外进口种子,例如菠菜、青花菜(西蓝花)、胡萝卜、洋葱、番茄等。这些品种种源来自欧美国家,也是他们的主要食用蔬菜,投入研究多,种业水平相对较高。又如番茄在我国年种植面积有2100多万亩,属于主要蔬菜品种,但番茄也是欧美国家的主要蔬菜,他们投入研发时间长,育种水平高。我国也投入不少经费研究,育出了一些番茄品种,但在激烈国际竞争下,仍有不少国外优质番茄品种打入我国市场。还有一些品种,由于种植面积较小,主要使用进口品种。如胡萝卜在我国是配菜,年种植面积在600多万亩,高档胡萝卜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产业规模较小,种子主要从日本、韩国和法国进口。
此外,还有一些小类型品种主要依靠进口。比如长季节栽培辣椒品种和朝天椒品种、秋季栽培的甘蓝品种、耐抽薹的春大白菜品种、迷你水果型黄瓜品种等。这部分品种种植面积不大,品种不起源于我国,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种质资源,很少有专门的团队或科研人员去做研究。
部分蔬菜品种依靠进口并不影响我国蔬菜总体周年均衡供应。因为蔬菜品种之间的替代性非常高,在这些进口品种蔬菜上市期间,还有其他大量蔬菜可以替代供应。缺少这些进口品种蔬菜,仅仅影响到的是上市蔬菜的花色品种。例如日本的青花菜品种质量好,但我们可以用白花菜替代,同时我们的自主研发工作已经取得成效,国家西蓝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已经筛选出了中青16、中青319等一批苗头品种,有的具有替代国外品种的潜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辣椒种业发展潜力巨大
《瞭望》:辣椒在我国是一种较受欢迎的蔬菜品种。你带领团队推动我国辣椒种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核心技术突破?
邹学校:我们团队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开展辣椒分子育种研究。分子育种技术缩短了育种年限,提高了育种效率,能够增强蔬菜作物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目前蔬菜作物育种的主流技术。相对番茄、黄瓜等蔬菜品种,我国辣椒的分子育种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也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争取几年内赶上去。
二是研究适合机械化收割的辣椒品种。辣椒种植是在人力精耕细作下的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农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有的地方人工采摘辣椒成本达到了每斤一元钱,一旦市场行情不好,辣椒便无人采摘,培育适宜机械化收割的辣椒品种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传统食用的鲜椒存在多次成熟的问题,为适应机械化采收,我们通过品种选育,让辣椒集中在同一时间成熟,并且不影响它的口感,机械化一次性采收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一些适合机械化采收的加工型辣椒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初步估计已经有几百万亩。比如博辣红牛、博辣天玉等系列,在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实现了机械化集中采收。
三是进一步推动辣椒口味多元化和应用多元化。我国辣椒的产量已经有了充分保障,需要在风味、口感、应用上不断满足不同人群以及不同行业的多元化需求。只存在于辣椒里的辣椒素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例如应用到催泪弹、药物、保健品和生物农药等,甚至可以添加到油漆内用于喷涂远洋轮船外身,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船舶。研究表明辣椒在除湿、消炎、促进血液循环,驱寒解表,活络生肌中具有一定效果。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辣椒有镇痛止痒、降脂降糖、抗癌、抗菌、降压、调节内分泌系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的作用。
发力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
《瞭望》:我国蔬菜种业种质资源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难题?
邹学校:蔬菜供应种类的丰富多样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品质、高质量生活。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应当不断保证和满足老百姓的这种选择权,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也要确保我们的后代能享受到这种“舌尖上的幸福感”。
由于我国蔬菜种类众多,国家蔬菜育种研发投入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集中投入在大白菜、甘蓝、辣椒、黄瓜和番茄等百姓日常消费最多的几个大类中,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当下大宗蔬菜供应不被“卡脖子”。在科研经费投入有限情况下,部分蔬菜品种没有专门人员研究。例如紫苏、香菜、苋菜、芋头、茴芹、芦荟、百合、桔梗、西番莲、牛蒡等等,一些种质资源没有及时抢救收集便慢慢消失了。我国现有蔬菜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研究项目,但这个调查没有细分到专人,对一些小品种重视程度不够。这有可能导致我们后续想去研究这些品种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种质资源了。一些小众种质资源仅存于我国,保护好这些独一无二的种质资源对于日后研究这一类物种的起源和进化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研究视野可以更开阔,一定要将我国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可能某种蔬菜的某种特性、某个基因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首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组建专门团队来收集整理蔬菜种质资源。目前国际上对种质资源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有些国外机构和企业甚至派人来收集我们的种质资源,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很多蔬菜老品种都散落在民间,仅依靠农民的经验、喜好和习惯零散地种植,而且我国地域辽阔,对一些偏远地区独有的蔬菜品种,需要依靠专门团队尽可能地收集并且记录在册,详细记录这些物种的生长习性和表型特征。这种专人系统和持续地对某一类资源和品种的调查和保护形成体系,数年后我们可能从民间收集到不少有很高价值的种质资源。
再者,在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的资金投入方面,国家科研资金应起主导作用。因为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属于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短期内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很难纯粹靠市场获得研究经费。建议国家增加投入力度,强化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让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地做科研,为我国种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瞭望》:保障“菜篮子”供应,你认为未来有哪些努力方向?
邹学校:保障“菜篮子”供应,一是要提高蔬菜品种的品质。目前一些蔬菜生产缺乏优质品种,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部分蔬菜品种依赖国外种质资源。建议在蔬菜品种丰产性和抗病性大幅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如何降低蔬菜纤维素含量、充分发挥每种蔬菜的独特风味。
二是开展专项研究,例如生姜、大蒜等大众消费型的蔬菜品种培育研究。一个物种,它被人类驯化的过程和它自身进化的过程往往是矛盾的。这些大众型蔬菜如果没有科研的介入,最终可能导致品质下降。建议进一步开展大众消费型的蔬菜品种培育研究,以防品种退化。
三是提高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蔬菜采收机器的适应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性大,蔬菜产业的地域特征明显,不同省份之间的蔬菜生产模式存在很大不同。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已从起步转入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机械化水平还不到40%,还不能适应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需求。
四是加强蔬菜育种科研机构与合作社等蔬菜种植主体、蔬菜加工企业等的合作,让科研人员了解市场需求,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国家也应当出台更多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下沉到田间地头,为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增添科技动力。
刊于《瞭望》2022年第13期
延伸阅读
☞ 瞭望|我国小麦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如何?还有哪些短板?专访赵振东
☞ 瞭望|在水稻生物育种领域,我国处于全球什么位置?专访中科院院士种康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