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之城”高铁站、海上高铁来了,你想去体验吗?→

瞭望 2023-01-13

 高铁建设频频传来喜讯,被称为“云之城”的超级高铁站杭州西站即将开通运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也实现了全线铺轨贯通

◆ 这一站、一线有何独特之处?一起来看看 ↓↓↓


“云之城”超级高铁站

杭州西站


站房酷似巨型云朵
候车大厅布满“太空舱”
内有“云厅”,外有“云门”
全高架站场,11台20线
地上5层,地下4层
这座被赋予“云之城”理念的
超级高铁站——杭州西站
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杭州西站是合杭高铁湖杭段最大的新建车站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相当于70个标准足球场
目前该线路已进入按图试运行阶段
即将开通运营
从空中鸟瞰
这座气势恢宏的特大型铁路客站
就像一片云朵
巨大的空间以白色为主基调
蓝色天窗宛如一颗“海洋之星”
镶嵌在站房屋顶
白天屋顶在阳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辉因为这里铺设有1.5万平方米装机容量3兆瓦的单晶硅光伏组件


杭州西站采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模式
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31万千瓦时
可供车站广告、商业、空调等使用
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30余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00余吨
有效降低车站用电成本

杭州西站的外窗

可开启面积比例在35%以上

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在10%以上

使得室内能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


通过感应器
智能电动开启扇还能对
风力、风向、雨量、温度、
湿度、PM2.5、噪音等数据
进行实时监测分析
进入候车室
仰头望去
以“云端候车厅”为设计理念的屋顶
仿佛几片超大云雾在屋顶流动
站房整体以“云之城”为设计理念
造型独特的检票口
仿佛科幻大片中的太空舱
旅客进站乘车时
会经过一道华丽的金色拱门
然后乘扶梯直达高铁站台层
“云门”夜景效果图
“云门”
位于杭州西站站房南侧
这座以“云”为意象的大门
方正厚重、方中取圆
在细节上
每一层建筑的棱角都有所不同
采用圆角、曲线、转角切割等手法
和玻璃材质立面
体现了良渚玉琮纹饰繁密细致的特点
顶部呈现“虫洞”式空间结构
更显神秘莫测的科幻气质
站城综合体效果图
根据规划方案
“云门”内将汇聚
商业、办公、会展等多种业态
“一站式”满足
商务、旅游、购物、会展等需求
这意味着
现代客站将从功能单一的交通枢纽
演变成满足旅客复合型场景需求的
城市综合体
未来,旅客可通过“云门”
快速进出站房、南北综合体
消除了车站与城市的割裂感
是“站城融合”的关键一环

设计时速350公里的

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后

杭州西站、富阳西站、桐庐东站

将对优化杭州铁路枢纽客站功能

进一步完善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

具有重要意义


穿山越海的高铁线路

新建福厦铁路

8月30日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
新建福(州)厦(门)铁路
全线铺轨贯通

据了解

福厦高铁预计在2023年具备通车条件

届时

福州、厦门两地

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三角”

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这条铁路

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

安海湾三个海湾

海上风大浪急

途中山地丘陵连片

桥多 隧道多

要频繁穿山越岭

这条铁路越海穿山

是如何保质、保量、

确保安全的呢?


这是2021年11月30日拍摄的新建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泉州湾跨海大桥
是国内首座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
跨海高速铁路桥
全长20.29公里
其中仅海上桥梁部分就将近9公里

泉州湾地处沿海高风速带
海上风况和水文环境复杂
全年8级及以上风力天数平均为48天
最多达84天
每年7月到9月是台风季
秋冬季节则是季风期

面对风大浪急的恶劣作业环境
见缝插针施工便成为工作常态
每天都要提前收集海水涨退潮时间、
海上风力等级和浪高等数据
以便将施工时间精确到某个具体时间段

8月30日,施工人员在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施工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在高墩、复杂环境下作业
塔吊司机往往
难以看清吊钩下的具体情况
只能在地面司索工的指挥下作业
业内将该现象称之为“盲吊”

这是2021年11月13日拍摄

为消除“盲吊”带来的安全风险
负责建设湄洲湾跨海大桥项目的
中铁十一局利用物联网技术
开发了塔吊安全管理监控“云视界”系统
可实现对塔吊的可视化管理
为塔吊装上了“千里眼”

的建设中的新建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建设中的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越海之余
新建福厦铁路建设
还要面对穿越重山的考验。

以位于福清市与莆田市境内的
碧峰寺隧道为例
该隧道全长8.4公里
是新建福厦铁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
重点控制性工程
施工过程中
该隧道需要穿越8条断层破碎带、
8处节理密集带480米强富水区
经常出现涌水、涌泥等现象
施工难度大

2021年1月21日,施工人员在新建福厦铁路一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
施工人员综合采用了地质雷达、
超前水平钻探、三维激光扫描等
先进的科学探测手段
全面推行凿岩台车、混凝土机械手、
多功能衬砌台车等全工序机械化装备
在参建单位的通力合作下
该隧道已于去年5月10日顺利贯通

新建福厦铁路全线桥隧比高达84.3%
存在长大隧道通信困难、
车辆定位与车速监控难等技术难题

为此,建设与施工单位运用了
目前国内领先的
铺架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并将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功能
集成到调度系统中
实现了调度指挥智能化、
信息化、可视化管理

正线全长277.42公里的
新建福厦铁路
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
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
预计将在2023年开通运营
对促进东南沿海城市群快速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9月2日拍摄的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无人机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综合来源:新华社、中国铁路

延伸阅读

☞ 我国高铁对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超过95%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奔跑,交通“先行官”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